汉元1836_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换衣冠(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换衣冠(三) (第2/2页)

态你们还见得少?他们这些人哪一个不是饱读四书五经,又有几个能够真正将其贯彻到底?”

    说着说着,罗永寿的语气变得更加恳切起来。

    “同学们,我就这么叫大家了,我以为,刘丞相之所以在报纸上发表如此言辞激烈的文章,为的就是唤醒我们这些国人,如果没有刺骨锥心之痛,哪里会有深刻难忘的记忆呢。”

    “你们好好想想吧,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朝政开始变得庸庸碌碌、党争不断,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吏之间贪赃枉法大肆横行,如今连关外的野人打进关内,让他们剃去发髻他们都答应下来了,我们此前所提倡的教育真的一点错误都没有吗?”

    “中原报上第一句便是‘微管子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维护一生的只有华夏文化,孔颖达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如今连我们的文化都要灭绝了,难道我们还不该反思吗?”

    州学内,只听得罗永寿悲呛的声音不断响起,包括于成龙等一帮学子全都沉默了。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其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现在我华夏民族已然面临大难,我们不去像孔子一样保卫文化,想的却是去保卫他那帮不要脸的子孙,你们自己想想,孔子他如果在世,会希望你们如此去做吗?”

    “呜呜呜”

    此诗一起,明礼堂内众生员无不动容,于成龙等人眼眶含泪瞬间哭了起来。

    罗永寿拱手朝众学子长施礼,面上饱含深。

    “同学们,请你们相信我,丞相是我最敬重之人,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是为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强盛,请你们理思考,再结合州内新政好好想想州里打算推广的大同论和格物新学,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获。”

    “请你们记住,你们所学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应该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为了我华夏的基业长青,文明永驻。”

    “我等必定痛定思痛,学成报效国家!”

    明礼堂内,于成龙为首的一帮学子纷纷激动抱拳。

    不止永定州,山西省内,太原府、大同府、潞安府等州府,甚至更远的河南、四川、湖广、江西等地。

    刘锡命派遣的众多官员全都按照统一的口径向地方进行宣传,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刘锡命精心布置这么久的局面终于起到了绝佳的效果。

    以梁益智、罗永寿等刘家人为主的官员团队凭借着刘家强大的商业体系和组织体系,在正兴朝第一届科举之后迅速地接管了正兴朝麾下数省的政务,并且取得了远超前明的政绩。

    这些东西全都被百姓看在眼里,进而转化为梁益智、罗永寿等人的个人威望。

    凭借着程泰定推动的孔府剃发事件,刘锡命一方面利用舆论抨击旧思想阵地,一面又发挥梁益智、罗永寿等地方官的威望。

    总算是在没有发生大型动乱的前提下,成功引起了正兴朝内上下的思考,也为下一步彻底推广新学打下了基础。

    武昌府中,对于刘锡命如此近乎批判的话语自然也引得掀然大波。

    刘锡命为此又专门举办几场朝野辩论之会,趁机宣传自己的理念,进一步打击旧势力。

    现在几乎是大明数百年里最好的时机,利用关东旧官绅们天然的道德缺陷,刘锡命得以一举突破程朱理学对于华夏的思想束缚。

    长达十几天的辩论中,中原报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将刘锡命和众臣辩论的形进行如实报道。

    吸引点,纵舆论,这些一系列的现代宣传组合拳打下来,刘宗周等人为首的旧式大儒败的一塌糊涂。

    普天之下,刘锡命的声威近乎达到顶点。

    在这一刻,他已经成功掌控住了全天下的话语权。

    真正可谓天下只知丞相,不知皇帝。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