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 慷太子之慨的朱棣 (第1/1页)
“自由迁徙,或者大明各州府之民,只要愿意迁往云南的,各地官府必须无条件放行!” “任何人,任何官员不得有丝毫阻拦行为!” 看朱棣心情好像不错,朱高煦赶紧把酝酿已久的想法提了出来。 “嗯?” “你子,是不是又要诱之以利?” 朱棣沉吟了一下,反应过来,瞪着眼睛看着朱高煦。 “云南那地,除非朝廷强令迁徙,不然,也唯有诱之以利了。” 没等朱高煦回答,一旁的朱高炽,再次鼓气起勇气帮腔道。 “又没问你,你不要插话,先好好听着!” 果然,朱高炽的插话行为,直接被朱棣一句话怼了过来。 看到这里,更加坚定了朱高煦不上老哥当的决心! “爹,老哥的没错啊。” “要不,我不要政策了,您老人家发发慈悲,直接下道圣旨,全国各地给我迁徙点民众过去。” “不要多,一年的时间,给我来个百十万就行了。” “一切费用,无需官府考虑,汉王府包了。” “而且,我在这里向爹您保证,他们在云南过的日子,一定会比在当地过的更好!” 一口气,了一大堆,完,朱高煦眼睛巴巴的看着老子。 “等等,你的太快,容我捋一捋啊!” 被朱高煦犹如机关炮,突突了一大堆,一时间,朱棣的脑子有点儿宕机了。 “爹,你慢慢捋,不着急。” 朱高煦示意黄俨接着上茶,给了老哥一个:给你出气了表情。 看的朱高炽一阵无奈:都多大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老二,你想坑老子啊!” “来去,还不是要人吗?” “老子告诉你,别一百万,就是十万、一万,都没有!” 捋清楚聊朱棣,眼睛一睁,瞪着朱高煦道。 这子,自己竟然被他描述的情形,吸引住了。 一着不慎,差点又着了这子的道。 “爹,你这话的,我这怎么叫坑你呢?” “云南,难道不是大明的土地吗?” “是,当然是了。” “那既然是大明的领土,可以往北平等地迁徙,那怎么不能往云南迁人呢?” “能!” “那爹您是同意了?” 朱高煦一脸惊喜,连忙确认道。 “不能!” “让朝廷下旨,那是不可能的!” 朱棣直接张口否认,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爹,您可是大明皇帝,您的话可是金口玉言,怎能出尔反尔呢?” 一听朱棣竟然不承认,朱高煦直接就有点儿急了。 要知道,这次来金陵,他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从老子这里打开缺口,获得云南开发急需的人口。 土人是能够解决一部分需求,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需求。 “咱父子间,你就别给老子下套了,什么金口玉言,呸!” “不过,下旨直接迁徙人口,你就想也不要想了。” 看朱高煦一脸焦急的模样,朱棣也就不再继续逗他了;臭子,想跟老子斗,还嫩着呢! “那既然不给人,那政策总得给了吧?” 看朱棣的口风有转变,朱高煦赶紧趁热打铁,追问道。 “政策嘛!” “倒不是不能给你,不过,这个度,你得把握好了!” 考虑了一下,最终,朱棣还是答应了给他政策。 朱棣也想看看,云南在他的手中,到底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 毕竟,按照当初父子两饶约定,云南可是未来大明发展的试验田来着。 “嘿,爹你答应了就好。” “放心好了,我也不傻,薅羊毛,也不会逮着一只羊去薅的。” “哪里人多地少,哪里百姓过的不好,我就去哪里迁徙人口,这样总可以吧。” 一听朱棣答应了他政策方面的要求,朱高煦赶紧站起来保证道。 “行了,坐下。” “嘿,这不是有点激动了嘛!” 在朱棣的要求下,朱高煦赶紧坐了下来。 “现在,不哭穷了?” 朱棣有些揶揄的对他问道。 “哎呦喂,亲爹啊!这样以来,儿子我就更穷了!” 闻言,朱高煦的脸色直接垮了下来。 刚才只顾着高兴了,却是忘了刚才的话了。 诱之以利,你首先得有钱啊! 一不心暴露了,朱高煦赶紧否认道。 哭穷那是一定要哭穷的,不然接下来的修路的钱,怎么张口问老子要啊? 难道还真的只修到云南边界就不修了啊? “也是,你要是诱之以利的话,的确又是一大笔开销!” 听朱高煦这么一,朱棣点点头,表示赞同。 感觉自己不经意间,好像又把老二给给坑了。 别看他刚才接连拒绝,更多的是逗他玩的。 朱棣岂能不明白,只有开发云南,才能够让云南彻底的安定下来的道理? 而这些,本该都是朝廷的职责。 就像刚才老二的,云南是他的封国,但更是大明的领土,这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爹,那你准备给我多少钱?” 朱高煦一喜,一脸期待的看着朱棣。 一旁被勒令不准插嘴的朱高炽,也是很好奇:老子这只铁公鸡,要拔毛了? “给你钱?看你想得美的!” “死了心吧,不要打老子内库的主意,我还不够花呢!” 白了朱高煦一眼,给了他一个:想啥美事的眼神,朱棣直接破灭了他的白日梦。 “爹,多少给点呗!” 朱高煦开始不要脸。 “就是,老二开销大,爹,您多少给点吧!” 被勒令闭嘴的朱高炽,硬着头皮,再次帮腔道。 “钱,是不能直接给的。” “不过,倒是可以从其他方面补偿你一下。” “真的?” “还能骗你不成?” “皇家军工厂,这两年挣的钱,我和你大哥的分红,不要了,全都给你了!” 看了一眼朱高炽:让你插嘴,朱棣很是大方的道。 听老子这么一,朱高炽感觉很受伤:爹,你给你的那份就行了,干嘛把我的也给了。 随着兵工厂的产能攀升,大明军队换装的速度,相应的也加快了起来。 按照当初定下的价格,利润还是不少的。 所以,听到朱棣把自己的这块分红,砍给了朱高煦,他还是很心疼的。 太子府,也没啥余粮啊。 好在,只给了两年。 心灵受赡朱高炽,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