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出门被绑  (第2/2页)
子佳人齐聚,几位大儒坐镇,算得上文人扬名难得的机会,青楼女子也多喜欢在这里挣名气。    时候还没到,不少读书人在三层高楼上临栏尚景,作那不堪入耳的打油诗,引得小家碧玉纷纷侧目。    他琢磨少许,准备进入琵琶圆学那李太白‘斗酒诗百篇’,让这群愚昧古人见识一下什么叫才子。这几天翻过史书,李白苏轼这些大佬都没出现,那些个大作要是在这个世界失传得多遗憾,为了后世小学生课本着想,他自然是义不容辞。    可惜,还没进去,就听到一阵喧哗突然传来。    “一块破石头,敢要十两纹银,你当四爷我是眼瞎?”    “刘四爷,这块玉佩是祖传的,若不是家母病重,绝不会拿出来卖...”    街边,一个穷酸书生蹲在地上,面前布摊子摆着珠钗花鸟佩,用几块石头压住四角。    被称为刘四爷的男子身着员外袍,在摊子前挑挑拣拣,满脸横rou显得大大咧咧,执意要用一两银子买花鸟佩。其虽然外表粗矿,但显然有几分火候,话语拿捏极好,既让书生畏惧又不至于恼羞成怒。看热闹的百姓,有些劝书生别狮子大开口,各退一步生意就成了。    汴京一斗米市价三钱银子,花鸟佩用料上乘做工极好,只是上了年头有些污迹,若清理干净远不止十两银子。曹华和珠宝打了半辈子交道,自然看得出深浅。    书生讲了半天价,终于勉为其难的点头,降到八两银子。    刘四爷呸了一声:“算了,不与你这书呆子计较。”便接过玉佩,顺手拿起压住布摊的一块石头:“家里桌子坏了,借你这石头垫个脚。”    石头手掌大小,书生从独山那边淘货顺手捡来的,只觉得好看一直没丢,当下大赚一笔自然不介意。    刘四爷骂骂咧咧正想起身,一个同样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却走了过来:“兄弟,这玉佩让给我,家里那母老虎非要这花鸟佩,我跑了半条街才找到,不容易。”    刘四爷眉头一皱,上下打量几眼,见来人是个文弱书生,不禁露出几分凶恶:“先来后到的规矩,不懂?”    “不懂!”曹华面带笑容有恃无恐。他可是‘京都太岁’,手底下三千狗腿,出门横着走哪种。    刘四爷见这书生好像挺有背景,不禁微微蹙眉:“南城刘老四,义父陈温,朋友应当知道分寸。”    古往今来,地头蛇总是不缺的。    他轻笑道:“西城人妻曹,义父薛老九,兄弟最好悠着点装。”    薛老九自然就是他名义上的义父薛九全,天子赵诘最宠幸的太监。    刘四爷愣了半天,也没想起东华城里有‘人妻曹’这号人物,皱眉道:“朋友,饭可以乱吃...”    话刚说一半,便见眼前的书生,从怀里掏出一块牌子:    背刻虎头,正面‘黑羽’。    天子近卫腰牌。    一闪而逝,但也足以让人看清。    黑羽卫在汴京可是有‘黑无常’‘索命鬼’的名声,刘老四当场呆住,回神后脸色煞白,当场便要下跪。    曹华连忙扶住他:“见你这般有礼数,便不予你计较。”    “大人..咳!谢曹兄大量,这玉佩便当做小的孝敬你的。”刘老四诚惶诚恐,攀上黑羽卫的交情,一块破玉佩算什么。    “算了,我曹某既然报了身份,便不会强取豪夺,这次全当交个朋友,有缘再会。”    他随意拿起压住摊子一角的石头,掂了两下便转身往回走。    跑到比兔子还快。    刘四爷拿着玉佩愣了片刻,倒是摸不清这位官爷什么意思。    ---------    月色朦胧。    万家灯火点缀随风杨柳,亭台曲巷间歌姬酒客如流。    春江绿意,月郎星稀。    杨楼街的一条小巷,三颗老槐树立在巷口。    巷子人烟稀少,灯火时明时灭,许多屋舍无人居住。    曹华在巷子中,用袖子擦拭捡来的石头。    这么大块独山玉胚子,rou质饱满细腻,他和珠宝打了一辈子交道,岂会看不出来。    四斤来重,雕成玉白菜小了些,但刻成印章、小兽,凭他的手艺挣个几千两银子轻轻松松。    暴利啊!    他借着街边灯火仔细打量,手中石头,已经换算成了小钱钱,这可是他来到这里赚取的第一桶金。    夜风吹过小巷,墙头无声无息多了个人影。    他正满心陶醉,忽然觉得脑后生风。    以前武艺通神身体底子自然还在,本能的危机感让他感觉到了威胁,身体猛然弹起。    “彭!”    一声闷响。    他后脑挨了一棒槌,身体摇摇晃晃,眼前发黑。手里刚刚得来的原石,咕噜滚到了巷道水渠中。    强横的体魄,让他挨了一记闷棍依旧硬生生撑住没有晕过去。    茫然回头,却见一个胸脯壮观的女人,手持碗口粗的木棍,又砸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