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齐鲁骤变(今后更新就定在12点了) (第1/2页)
这些文书就是他向京城内各大铁铺工坊定的煤火炉子壳。 契约文书在手,他还怕什么?又不是他和某人仗着权势在欺负人? 这是规规矩矩的官契。 和珅下了小两万个煤火炉子壳的订单,足以叫各处工坊好好忙活一阵子的了。 而这‘一阵子’里,那就是和珅专享市场的时间,他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在京城这个广阔巨大的市场里。 这期间赚取的利润还是小事儿,重要的是和珅能让自己手中的那家煤店成为整个京城百姓瞩目的明星。待建立起了口碑信誉只后,今后这就是和家细水长流的一门赚钱买卖了。 只要一想到日后的‘财源滚滚’和珅就激动非常,这可是他一手cao持出来的一门赚钱买卖啊,纵然日后每月的利润肯定比不得松鹤楼的分红,但这二者之间的意义是全然不同的。 即便这门买卖的背后也有赵亮的身影存在。 赵亮自然想不到和珅此时此刻的心情,他正在欣赏着和珅的表演。 这人的脑子真的很聪明! 他不过稍微的说了几个后世商家的cao作宣传手段,人家就能完美的融入眼下的时代里。 煤店里光是打蜂窝煤的汉子已经有七八十人之多了,蜂窝煤的数量与日俱增,煤店的库房里蜂窝煤多的都已经没地方堆了,只能在外面搭起棚子,但和珅就不准备往外卖。 他的理由是,用小煤球炉子去烧蜂窝煤,要远比用煤火炉子来烧蜂窝煤废煤废的多,因为前者没有炉瓦,内部空间更大,自然就更易燃烧。 所以家里没煤火炉子的人家他是不会卖蜂窝煤的。 可偏偏现在的煤火炉子是有限的。 和珅的这番saocao作立刻就叫自己标榜上了‘良心’二字。哪怕很多人都看得出他是故意如此,但老百姓们就吃这一套啊。 这就像二十四孝一样,不管是汉文帝的作秀,还是黄香、王祥等人的作秀,真当天下人是傻子看不出来么? 但看穿不揭穿,看破不说破。这才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和珅这里也是一样。 谁也不愿意因为这点事儿跟一个军机大臣,皇帝的宠臣生出龌龊。哪怕是看和珅不顺眼的那些个满汉大臣们。 如是,这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叫燕京城里的上百万民众都牢牢记住和珅的煤店,也顺带着把煤火炉子和蜂窝煤牢牢记在了心间。 然后那东西又很迅速的在巡捕营里传扬开了。 刚刚花钱坐上了外委千总位置的长顺算是露了一回脸儿,因为啊这东西在巡捕营里传播开的同时,在燕京城内也已经传播开了。 和珅的作秀合着一个‘官’字,煤火炉子和蜂窝煤就直接建立起了口碑。 皇城根的老百姓再见多识广,也被和珅忽悠的不轻,毕竟现在和珅的口碑还没有坏掉。这要是放在十年后再看,怕是除了拍马屁捧臭脚的,广大百姓们谁都会对煤火炉子和蜂窝煤嗤之以鼻。 而现在就很不一样了。 百姓们先就听这东西都已经为各部衙门的大人们所用了,那一个个先就高看了三分。然后配着和大人的秀儿,那形象和口碑就全都完美了。 巡捕营在京城也是一个超级大的单位了,内里不少人都是京城本地人士,加上他们的职业本身就挺联系百姓的,那蜂窝煤和煤火炉子是什么东西,他们清楚的很。 甚至很多人都知道煤火炉子虽然不值钱,可市面上根本没第二家在卖,唯一的一家也已经卖完了,大家想要再卖,只能等下一批煤火炉子做好了。 这个时候长顺竟然能拿到一批煤火炉子,哪怕数量不是太多,也叫很多人高看了他一眼。 还有人升起了疑惑,这人还有什么大来历不成?可他要是有来历之前怎么趴窝了那么久? 这可是一大未解之谜。短期内怕是没人能破解! 时间走到这儿,京城的这场好戏已经是告一段落了。虽然还没彻底的落下帷幕,可高槽已经演过了。余下的把戏赵亮就没心情再看下去了。 他要尽快的赶往沂蒙山一趟。 因为这段时间里阿桂已经在行动了,他没有把目光瞄准王伦所在的蒙阴区域,而是先锁定了活跃在天保山、熊耳山一带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