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挑动运河天下反? (第1/2页)
这个时代的农村,公鸡报晓基本就是闹钟。就农民的条件,沙漏这玩意他们可是买不起的,更休说打西洋传进来的钟表。 大一些的镇子倒是有设闸口楼,专门安排老弱打更。可陆四他们这不过二十来户的小村子怎么看也没有设打更的必要。 可能陆文亮怕弟弟睡过头,鸡还没叫就过来敲门了,却不知他弟早就醒了,且正在捆棉被。 这床棉被看着也实在是不入眼,太脏了,也不知道上一次洗被面是什么时候。 家里没女人,爷儿俩的生活就那样了。 见弟弟正在收拾,陆文亮也上前帮着捆,回头却见弟弟跑到厨房拿了把菜刀过来。 “你拿刀干什么?”陆文亮奇怪。 “带着吧,万一到地方做饭要切个菜什么的也方便。” 陆四随手将菜刀用破布裹了塞进棉被,又蹲下到床底拖了个小陶罐出来。晃了晃,陶罐里面有响动,接着就从里面倒出二三十个铜板出来。 “得带点钱,有用钱的地方多少能支应下。” 陆四说话间将铜钱抓进一个小布袋里随手塞在怀中。 这些钱是他爹陆有文去海子烧灶的时候留给儿子的,要不是怕被大伯说败家子,陆四早拿这些铜子去镇上割rou了。 “走吧,把门锁了,先去吃早饭,钥匙留给你嫂子,省得回头老爷从海子里家来没的进门。” “嗯哪。” 陆文亮提着堂弟的被褥先过去,陆四随后把门锁了跟在堂哥后面。身上还是昨天穿的那身棉衣,不过棉裤换了一条,原先那条叫吴老爷家的黑狗咬破了。 这条棉裤是他爹陆有才的。 到了大伯家,就见大伯母吴氏和嫂子田娥正在摆碗筷。 “老爷来了啊!” 广远这孩子精神头子是真足,一脸对远行的渴望,看来真是把去淮安府出河工当成玩了。 陆四摸了摸这小子的脑袋,身体年龄他比这小子小一岁,但实际心理年龄却比这小子大了足有十岁。 早饭仍就是红薯煮粥,不过却多了几个煮鸡蛋,是田娥特意煮的。 陆文亮拿过一个鸡蛋在桌上敲了一边剥皮,一边对他爹说些他走后家里的事,陆四也伸手拿了个鸡蛋剥。 广远性子急,端起桌上的粥碗就“咕嘟”下嘴,结果烫得直捂嘴,叫他娘田娥一阵说。 早饭吃得平常,陆文亮跟媳妇该交待的昨天夜里肯定交待过了,跟他爹这边也没多少要说的。 这边陆四吃得差不多时,就见大伯陆有才突然拿筷子敲了下广远的额头,然后朝广远面前的碗又敲了敲,不高兴的说了句:“吃干净。” “噢。” 广远不敢喊疼,哭丧着脸忙把碗里还余了一点的米粒扒拉进嘴。陆四的碗吃得很干净,那是因为打小就被他大伯和他爹敲脑袋敲怕了。 农民眼里,浪费一粒粮食都是要被雷打的。 吃完早饭,田娥就去拿夜里给丈夫儿子收拾的东西。相比陆四就一床被褥,陆文亮要带的东西就多了些。 有一袋大概三十斤重的米,另外一小坛子腌菜,除此外是一包面饼干子,还有一些盐。 米和咸菜、面饼干子带着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带盐陆四就有些不明白了。 “挑河生活重,人要吃盐,不然没有力气...” 陆有才是经验之谈,淮安府这一块是南直隶出河工较频繁的地方,因为境内河道多。 人呢一干重活就容易出汗,汗出多了身体内的盐份就跟着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盐份,就很容易没力气。 所以,挑河工们一般都要自已带盐和咸菜,指着官府给大家备是非常不现实的事。 那官府到时能定期把配给的粮食,准时发下来就算对得住河工们了。 “文亮啊,到工地上要带着他们两个,公家交待的事情你们听着做,不要和人家吵,有什么事情找老马和宋五,千万不要自已去找人.....还有千万不要瞎跑啊...” “小四子,到了地方什呢事你都听你大哥的,不要一个个瞎主张,还有我再跟你说下子,你千万不要带你侄子到外面瞎跑...” 在两个老人不放心的嘱咐声中,陆家三人用扁担挑着被褥和工具离开了家门。除了穿的衣服不同,看上去跟陆四前世出去打工的民工没什么两样。 外面,村上要出河工的都陆续从家里出来,大人小孩依依告别。陆四就见到周二嫂抱着儿子大宝正拉着丈夫的手说着话。 “文亮呐,走啊!” 不远处也要去挑河的邻居蒋魁朝陆家这边叫了声。蒋魁年纪和陆文亮差不多,都是四十几,不过却是个光棍。 “哎,嗯哪,走了!” 陆文亮应了蒋魁一声,回头朝他爹陆有才说了句:“那爷,我们过去了啊。” “去吧去吧,迟到了公家说话。”陆有才摆摆手,示意儿子放心去就是。 “妈,等我家来带好东西把你吃。” 广远将系着爷儿俩被褥的扁担担在肩上,转过头跟他娘咧嘴笑了笑。 “你自已吃饱了就行,生活苦,想吃什呢叫你爷去买。”田娥偷偷抹了把眼泪,她真是心疼自已的丈夫和儿子。 “周二哥,走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