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狂战将军_第六百九十六章 布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六章 布局 (第2/2页)

而来的气力,撒欢般的跑快几步,兴致勃勃的挺起那骨瘦如柴的身体,欢喜道,“那等我长大,定要骑马从军,再有人敢欺负爹爹,我便让马儿一脚踩死他!”

    老农眼中依稀闪过一丝泪花,他的妻子正是被凉州军纵马驰骋过街活活践踏而死……

    “是啊!从军……安邑的大人们不仅将我们从那些禽兽手下救回来,还免去我们三年赋税,给予过冬粮食,这样仁义的大人,我们这些人,也就只有用命来报答了……”想到此处,老农脚步不禁陡然加快了几许。

    乱世之中,万般恶性却比不过一丝恩惠。老实巴交的普通老百姓,在这样一个四处炼狱的时代,只需要一点希望,便能坚强的生活下去。

    卫宁许下的条件比起背井离乡,远走塞外开荒来说,几乎就可以算作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但有董卓强烈的对比,加上刻骨铭心的森严等级制度,即便心有不甘,却也无人敢逆。甚至更多人,面对洛阳那场噩梦,也不愿再回到洛阳那片伤心的土地,反倒因为卫宁的开恩而感恩戴德。

    这就是淳朴的百姓,宽厚的子民。

    咬了咬牙,老农迈开的脚步多了几分气力。

    迁徙还在继续,而北方,却有一个人,苦心营略,为求给这三十万的百姓带来一片相对安全的空间。

    ……

    小捷。

    云中城外,典韦还未到云中,便有一道报捷传回。

    云中校尉赵阳,破敌拓跋部先军三千鲜卑游骑于城下,斩八百。

    强敌压境,无畏惧之心。边军勇武,自汉武起,光武中兴,未尝怯懦。出城迎敌,可展汉军威武,激士气。

    但是……倘若除去那一千的伤亡率来说,卫宁便要拍案称好起来。

    边军固然个人勇猛,人人奋进争先杀敌。但同样,没有严谨的军容,靠的不过一腔热血蛮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便是最为见血的点评。

    此战虽胜,但也改变不了鲜卑大举意图大举入侵的事实……

    但卫宁却能将这一小捷,有力的运用起来。所谓的匈奴王子,自封的单于,于扶罗在卫宁可以省去了伤亡不提,初战得胜却也让于扶罗放下了不少心来。

    与此同时,十日后,乌拉山终于也带回了消息。惊闻兄长于扶罗如今身在上郡的消息,呼厨泉大喜万分,见过了兄弟两私密的凭证,不疑有他,当即带了部落三千兵马向东南上郡而来。

    与此同时,卫宁又遣快马加鞭向西北朔方一带捎去一封军令,旨让卫三点一万精骑处朔方,暗中向北直指科尔沁拓跋部。其中还有于扶罗留有的五百匈奴骑兵充当向导。

    而再过三日之后,典韦终于领了一千人马,二百宿卫抵达云中城内。

    根本不提任何军令,面对一干骄横的云中军,典韦双戟一挥,召集所有将校点兵,硬是在校场一人打残了五十来军中壮汉。典韦这铁血作风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

    虽然不至于一下子就约束了云中三万驻兵,但终究让这些蛮狠惯了的汉子收敛了小觑之心。

    按照卫宁的意思,典韦很快便交结上了云中校尉赵阳。对这个脸上有一条几乎遮住了半边头的狰狞伤疤的家伙,典韦似乎找到了同类的感觉。

    同样的,典韦那仗凶神恶煞的脸,似乎也让赵阳颇有好感。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唏嘘。

    赵阳脸上那条伤疤是他一人杀死七名鲜卑火儿慎留下的伤口,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带给了他巨大的威信和荣誉,但同时,也将面对云中百姓的敬畏和惧怕。

    让典韦颇为惊喜的是,赵阳年幼从军戍卫边疆,虽没有读过兵法策略,但二十年来对鲜卑作战的经验却让典韦大为佩服。虽然典韦也不怎么懂兵法,但他觉得,只要是说出这些自己不懂的东西,而感觉又很有道理的话,那必然便是一种本事。就好比卫宁经常在他耳边叽叽咕咕的喃喃自语一般……

    卫宁让典韦先来云中,第一步,便是要先笼络军心,如今拓跋部虽摆出一副要强攻的姿态,但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种试探性的攻击。

    事实上,卫宁并不知道董卓与鲜卑人,匈奴人,甚至是乌桓人的交易,而游牧民族也并不知道,卫宁也同样早就打上了他们的主意。

    两方同样欲全力一战,却又异常巧合的都不知道对方有这样的一个主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