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六章 胜负已分 (第1/2页)
一语道破了孙坚的心境,孙坚不愿意得罪河东,甚至可能还有要分徐州的野心,但绝对不会和他曹cao真正来一场厮杀。他孙坚要去和刘表,袁术争雄,而他曹cao,也将会是日后抵挡河东的先头兵。 所以,这一战终究只会是作秀,做给卫宁看,做给袁绍看。尤其在刘表和袁术的厮杀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孙坚哪还有心思再去交恶他人? 可以说,现在对于袁绍来说,已经真到了内外无援的窘境。 当一个个噩耗传回来的时候,袁绍的眼睛几乎都冲出血来,当初意气风,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就因为在大局上自己失利了,便会让天下人所小觑? 袁绍自问自己还有二十多万的大军,自己不过只丢了一个邯郸,不过只是放进了一只老鼠在家里,怎会便让天下人都觉得他将要失败了? 他袁绍四世三公,出身名门,讨伐董卓贵为盟主,如今身为大司马,位列三公,袁氏一门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站在这个世界的顶峰,他们凭什么会认为他袁绍会失败! 袁绍不甘心,而帐下诸位谋士在如今恶化的局势下也措手不及,愁眉不展。 只有沮授,这个时候深深的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后悔自己竟然如此不查。 这个时候在其余谋士都闭口不言的情况下,也终究只有沮授挺身而出,请求袁绍退兵,退回魏郡,重新夺回邯郸,放弃整个冀南借以挽回河北的有生力量…… 沮授的献策,便是使大军退兵到魏郡,甚至邯郸,借助广平,阳平,华县隔漳河为屏障,挡下河东的反扑。以失去冀南的代价,换回冀北,幽州的安定。 当然,这样退兵的话,当初攻下的青州之地,也将彻底丧失,相当于冀南和青州从河北的版图上被深深撕掉。 凭借二十多万的大军,转变为战略防守,退缩重新设定的防线,自然便将壶关的优势所抵消无视,若要北上攻击冀州和幽州的话,便不可能借助壶关的天然便利,在兵力还处于优势的情况下,火扑灭各地的暴动,剿灭赵阳那只耗子,守住河东的反扑,并非不可能。 这已经是如今对于袁绍来说最好的出路了。 可是,袁绍不甘心,本来集合所有谋士来商议什么妙策反攻敌军,却没想到多数人都闭口不谈,唯一一个开口的,竟然还是让他认输退军,甚至割舍去大块大块的土地! 袁绍失去了儿子,将自己本土孤注一掷弄得惨败不堪,动用了如此大的代价,竟然换回这样一个收场!他怎么可能接受! 显然,沮授在这个时候强自硬着头皮出头,正是撞上了袁绍的枪口,他的献策在这个内外无援被孤立的时候,已经是河北最好的出路,但袁绍盛怒下,怎么可能去思考,一想到沮授和田丰当初三番五次的触怒他,而田丰甚至到现在都被袁绍当作是局势恶化到这个糜烂地步的罪魁祸。 袁绍对沮授的忍耐度已经彻底崩溃,不管沮授如何刚直死谏,袁绍不仅不予理会,还当场下令将他囚禁,罢免了所有官职。 与沮授卧薪尝胆的献策走上了极端,袁绍选择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倾尽全力,攻打卫宁在朝歌城东,城南,连绵布下的营盘。 是的,若能将卫宁大军击溃,擒下卫宁,甚至将兵锋直接推进到河内,箕关,这场战局或许能够扭转。 可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士气低落,战力不齐,还即将面临缺粮的困境,纵然有十七万兵马在手中,纵然对方不过十万人,又如何能轻易成功? 袁绍已经顾不了太多了,他的身份和虚荣心,自尊和傲气,注定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失败,甚至在这个时候变身为一个赌徒,歇斯底里的将最后一丝生机彻底的压上了赌盘。 整个河北军营,十七万大军已经开始全面调度起来,甚至来往的信使飞快北上,召集审配,逢纪即刻领兵南下,攻打拖住邯郸,增援朝歌主战场。 袁绍除了还保留最后一点理智,重视邯郸的危害外,几乎已经放弃了后方纷扰的暴动,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点,开始孤注一掷的开始对卫宁的营垒动疯狂的攻击。 显然,袁绍军的异动并没有瞒过河东军的耳目。 卫宁自从两个多月前来到朝歌,便一直严令坚守不出,壶关的胜利,扭转了整个大略上的战局,坚守下来,袁绍的阵脚反而乱得更快。 而现在,当袁绍决定疯狂孤注一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