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交流模式  (第1/1页)
    既然已经明确了大红斑是突破口,如何靠近观测它成为肖军的难题。    林觉远的提醒再次得到验证,木星观察小组集众人智慧后,没有人能够给出实际可行的近距离飞行方案。    肖军决定休息几天,他需要一点灵感。    已经很多天没有回家的肖军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的儿子肖遥。    小孩已经能够听懂大人的言语,机灵的眨眨眼和摇动自己的双手,嘴里咿咿呀呀的表述着他自己能够听懂的话。    肖军觉得自己有点愧疚,欠缺了儿子成长路上的见证。    林姗安慰肖军,她支持肖军。    就如同当时自己怀孕了还一样支持肖军去周冲带探索一样,她理解肖军。    肖遥似乎一直想展示自己的语言天赋,咿咿呀呀的讲个不停。    林珊说肖遥应该是继承了肖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么小就对任何事物产生了好奇。    肖军知道自己的假期短暂,他想教会点儿子什么。    儿子的咿咿呀呀让他萌生教他说话的想法,他开始努力的引导着。    “爸爸。”    肖军温柔的说着,儿子似乎能够听懂他的话,也开始努力的发声。    这个声音对于他来说应该很难,发出的声音相距甚远。    肖军继续耐心的一遍遍重复。    肖遥也挺配合,开始跟着节奏呀呀的学着。    父子俩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互动着。    肖军简单的重复着爸爸两个字,而肖遥每次的回应都让肖军哈哈大笑。    终于两人都累了。    肖军把儿子放回婴儿床休息,自己在床边睡着了。    “爸爸。”    梦中的肖军被一个声音呼唤着。    他揉揉眼,醒了过来。    儿子已经在婴儿床上醒来,开心的看着他。    “爸爸。”    肖遥看着醒来的肖军再次发出了声音,肖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眼前的儿子刚刚真真切切的和他打了招呼,他急忙叫来了林姗,让林姗也来做个见证。    儿子一声声的叫着,不需要其他声音的引导了。    肖军和林姗相视一笑,儿子会说话了。    快乐的家庭时光很短暂,肖军再次回到了观测小组,带着儿子开口说话的喜悦。    官天和他汇报了离开那段时间的观测进展,依然没有能够接近大红斑的技术突破。    “官天,我回家的这段时间突然有个大胆的设想,这也是我和肖遥的对话中得到的感悟。”    “回家的时候,我发现肖遥已经可以咿咿呀呀的模仿说话了,但是发不出我们能够听懂的声音。”    “我从和他的眼神交流中感受到他能够听懂我们的话,所以我持续的进行引导,让他逐步适应我们的交流方式。”    “终于他开口叫了爸爸,用我们正常的交流方式开始和我们进行了第一次交流。”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木星上或者控制木星的地外文明其实就像我们的婴儿一样。”    “它们已经能够听懂我们的话语,只是出于未知的原因,无法正面开展和我们的交流。”    “这个未知原因可能是我们传播信息的方式的不同,也可能是信息传导的延迟性,毕竟可能不是所有文明都能够使用天际球这种实时通讯手段。”    “也可能对于我们的前期呼救已经发出了回应,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些回应如同婴儿的咿咿呀呀。”    “没有转换成我们能够听懂的信息,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知晓。”    肖军说完看着一脸茫然的官天。    “前辈,按照这个设想,我们即使收到了他们的回复,没有他们的语言形式,我们依然无法解读。”    “现在受到的众多信息,即使有有效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用处的。”    “官天,交流方式有多种,直接的语言交流最快速有效。”    “但是当这种方式不再快速和有效时,我们能够换另一种方式呢?”    “我和肖遥的交流,当我引导他发声的时候,他能够听懂,也能够做出回应。”    “发声的时候即使每次发的不准确,他会用手指向我,也就是用肢体语言重复自己的表达。”    “如果地外文明没有掌握或者开辟和我们的交流通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双方约定一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方式。”    “然后用这种新的方式进行交流,做为一种过渡的交流方式。”    “前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方式让他们也明白和接受,然后做出相应的回应我们也能够明白和接受呢?”    “首先,我选取一个参照物。”    “指向参照物进行特定的约定,对方受到这个约定后也用参照物来回复,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交流平台了。”    “我想选取的参照物就是大红斑,不管它是否是被控制的装置,起码它够明显。”    “我的计划是飞船飞临大红斑上方就可以想大红斑直接发射多国语言的信号。”    “信号的强度由强逐步变弱,再由弱逐步变强,信号的内容就是告知地外文明如果愿意确定交流方式,就通过手段让大红斑产生变化。”    “我们的飞船只在每次飞临大红斑的时候直指大红斑核心进行信号发送,这样就明确了大红斑的参照物功能。”    肖军说完看到官天默默的向自己伸出了大拇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