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越来越会玩了 (第1/1页)
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目,和人辩论也好,和人对喷也好,只要你历史好,都能找到依据。 有了依据就相当于有了底气。 谁让大家都尊老爱幼呢。 你总不能来一句我比老祖宗强,老祖宗是错误的吧。 就算是事实,你也不可以说出来,只能留着。 国子监内的争论声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了李二和整个大唐。 宋濂和虞世南因为落败的不光彩,故而向自己的所有朋友发出写信。 他们两个找战友,李纲和孔颖达当然也要找战友。 写信,给劝大唐的大儒写信。 让大家都过来看看,到底是谁有问题,到底是谁出错了。 反正他们不服。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更何况已经牵扯到党争的地步了。 能够超越利益的,只有个人信念。 李纲和孔颖达也好,宋濂也罢,他们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信念。 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利益,他们早就被李二抓走教育了。 单纯的利益,已经不足以让这些老头如此动怒。 与此同时,李二也派人每天都去国子监看着,把里面说的话全都记录下来。 李纲和宋濂等人每天辩论碰撞出的智慧都很有用。 比如,李纲就总拿现在和过去做对比,认为有些东西并不过时,都很有用。 像吴起经常使用的战术就是尖兵破局,而虎牢关之战这种牵扯到大唐国运的战争就是被李二用尖兵作战的方式打赢的。 宋濂委屈,大骂你拍马屁。 这次虞世南则怼了回去。 复古有个屁用,刘邦复古用了分封制,自己后半生有一半的时间在平叛,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了祸根,文帝、景帝和武帝都在平乱。 老头表示,我家也是千年世家,祖上也出过大佬,谁怕谁。 孔颖达则是站了出来,老爷子有点不耐烦。 孔颖达的理论就简单多了。 五胡乱华证明了一味的经学不是事,没有办法让儒家思想更进一步,而研究经学,对于治国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既然如此,不如研究一下怎么增强自身和国家民族的战斗力来的好。 这句话直接把五胡乱华的锅往儒家脑袋上扣了,同时,把儒家在汉末的经学给掀翻了。 一句话,没用。 只会研究经书没用,做不到保家卫国。 当场宋濂就是一句放屁。 宋濂还是那句话,大复仇大报复的公羊派可是从根本上激起了一个国家民族的信心和战斗力。 新来的孔颖达好友陆德明,同样也是江南豪族出身的老头,站出来怼了一句。 儒家现在除了公羊派还有哪个思想有战斗力。 这句话牛逼了。 把宋濂等人怼的没话可说。 虞世南不服,怼了回去。 就算如此,那也得是思想身体一起前进。 单独用孔圣自己的仁礼思想肯定不行,缺乏战力体现,不符合现在的大环境。 这场辩论终究还是暂停了一部分。 儒家现在开始研究的就是他们的思想中,到底该怎么加入有战斗力,能被所有帝王都喜欢的思想。 天人合一他们不准备玩了,主要是李二不喜欢。 看看隋炀帝被弄的多惨就知道了。 虽然帝王得有天下之错我一人背负的信念。 但你儿子不像爹这种事也赖皇帝就过分了。 不过因为连续两次辩论都是李纲他们赢了,现在的国子监新增加了一门必修课,那就君子六艺。 其中着重加强了射和御。 李纲觉得还不过瘾,年轻人,就应该多练练,每天早上起来,必须有个两公里跑步。 反正你们也吃饱了,那就练,狠狠的练,玩命的练。 没有一副好身体,怎么可以进行高强度辩论。 你们的目标是谁,那就是吃核桃不用工具用手捏的长孙无忌,脱了儒袍拿上长槊就能冲锋陷阵的房玄龄。 不知道如何增加实用教学,孔颖达直接去找了李二,让李二下令,大唐宰相,每天抽出一人去进行讲学。 讲怎么治理国家。 面对一群大儒的要求,李二再看看自己手下的豪华天团,同意了这件事。 条件是自己必须当国子监的山长,也就是校长。 孔颖达想了想,觉得没问题,这样国子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安排也有了。 皆大欢喜。 唯一不欢喜的就是苏曦。 李纲说苏曦的算数贼厉害。 宋濂不服,找人比试。 李纲答应苏曦只要赢了,就给他一千贯好处费。 赢的越爽,给的越多。 苏曦兴奋,给钱就好说了。 老子别的不缺,就缺钱。 苏曦给对方出了一道高数。 完败对方。 然后,孔颖达又去找了李二,把苏曦给弄进国子监教导算数。 给工资的。 从此以后,苏曦在大唐也有了地位。 苏曦不是没想过反抗,凭什么你李二说啥就是啥。 在第一天上班迟到,一群身穿铠甲的士卒把他连床带人送进国子监后,苏曦明白,帝制铁拳下,你没有资格反抗。 苏曦绝对不会承认,李纲给他开了高工资。 萝卜加大棒,神仙来了也没用。 封建主义的糖衣炮弹,苏曦只能含泪全部吃下。 拿了钱就得干事。 国子监的画风越来越不对。 本来国子监应该是一群文人论论经学的文化地。 现在变成了早起喊着一二一跑步,课间cao是一群老兵带着演练剑法,偶尔还得射射箭。 一个月学习一次驾驭战车。 一米五的阔剑每天抡几下是必修课。 这还不算啥,更狠的是,两个学生辩论,说着说着不服打起来了,老师以谁打赢了为正确答案。 如此粗俗狂野的画风,出来的学生就是一群浑身腱子rou,脑袋里装着理论知识的暴力分子。 对了,孔颖达把自己老祖宗的礼给改了改。 尊老爱幼,天地君亲师,孝顺这些都保留了下来。 去除了愚民政策和看不起人。 没错,孔夫子最早的儒学是看不起百姓的。 他们看的起的只有国人。 注意,春秋时的国人是生活在城市里的,百姓是生活在城市外面的。 去掉不好的,主要增加了爱民如子等。 孔颖达增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们是强者,不要求你们非得去救援弱者,但你们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不要去欺凌弱者。 大唐的百姓都是你们的兄弟姐妹,你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去帮助他们。 苏曦又一次发现,老祖宗真会玩。 啥都整。 ……………… 第一章,这周的第一天,开个好头,给点推荐和收藏呗。 谢谢大家。 感谢Reset和puppy两位大佬的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