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 同胞 (第2/2页)
对不起,夏娜,是我误会了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火光的关系,罗杰看夏娜的眼睛有些泛红。 夏娜接过了罗杰递过来的,碎裂的紫红色宝石。 她撅着嘴巴说:“干嘛把好好的宝石砸碎了呀?” 包括亨克在内,周围的诺曼人肚子都开始“咕噜咕噜”地叫,如同一片背景音乐。 罗杰越发地尴尬了。 他出来得急,补给没带足,一路上只能省着吃。 今天又奔波了大半夜,现在闻到了食物的香气,大伙儿都忍不住了。 夏娜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说: “团长,我记得你说过,在东方,皇帝不会让饥饿的士兵去做事。 “你怎么带了一群饿兵出来呀。” 罗杰笑了。 这时候纲首过来,用不熟练的拉丁语邀请罗杰和他的手下吃饭。 他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各位若是不嫌弃,不妨和我们一起吃点宵夜。” 随后他用愧疚的语气补充道:“出门在外,弄不到什么好食材。 “只能用这简陋的食物招待大家,惭愧、惭愧。” 罗杰觉得纲首说的拉丁语实在是别扭。 而他自己的粤语,也已经糟糕得说不出口了。 他想着既然对方长得像阿拉伯人,不知道会不会说阿拉伯语。 于是他用熟练的阿拉伯语说:“你太客气了,我们这里的人没有吃宵夜的习惯。 “过了晚饭时间,就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有东西吃。 “在这么晚的时候,还能吃到食物,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你这宵夜闻起来很香啊,是用什么好东西做的?” 纲手非常地高兴,不知道是因为罗杰会说阿拉伯语,还是因为罗杰夸奖了他的宵夜。 他用阿拉伯语笑呵呵地说:“哪里是什么好东西,这不,白天打了一头野猪,rou吃光了,就用剩下的猪杂,做了一锅猪杂粥。” 纲首搓着手遗憾地补充道:“只是这野猪的猪杂,味道实在太冲,不如家猪的好,只能勉强垫垫肚子。” 于是大伙儿各自找地方坐下开吃起来。 渣罗边吃边和罗杰介绍:“这个商队首领真是个好人,要不是他援手,我和夏娜两个人,恐怕要困死、饿死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谷里了。” 而罗杰背后,夏娜已经叽叽喳喳地和亨克、奥丁,闹成了一团。 罗杰呼噜噜地吃着热乎乎的猪杂粥,他的心里很是痛快。 所以即使猪杂味道有些冲,他也觉得这是无上的美味。 能够和夏娜解除误会,并且让夏娜和渣罗重新返回他的团队,他感到非常地开心。 而且能在这里碰到从遥远的东方来的华人,尽管这个华人商队的首领,看着就是个阿拉伯和华人的混血儿,并非纯正的中华血统,但他还是很高兴。 罗杰吃完一碗猪杂粥,商队首领乐呵呵地劝他再来一碗。 似乎别人吃的越多,他就越高兴。 罗杰也不客气,他又盛了一碗,然后他打趣道:“你们穆林斯不是不吃猪rou吗?” 那纲首摇着头说:“出门在外,逮着啥吃啥,哪有这么多讲究。 “真讲究的,早就饿死了。 “而且我也不是穆林斯,我修道的。” 罗杰啼笑皆非地看着对方,他觉得一个有着阿拉伯特征的人说自己修道,真的是很有反差萌。 罗杰很想知道这时期宋人的情况,于是他忍着笑,接着纲首的话头问道:“你修什么道?” 纲首可能以为罗杰不知道宋朝的道教。 他解释说:“道,是我们大宋的一种宗教。 “当今圣上,大力推崇道教,现在全大宋,都流行修道。” 罗杰搞不清楚对方说的“圣上”是哪一位,他有些疑惑地问:“你们那儿现在是哪一年啊?” “政和七年。” 罗杰更加摸不着头脑了,他只能直接地问:“你们皇帝叫啥?” 纲手左右看看,凑着罗杰的耳朵说:“赵佶,一个昏君。” 他加了一句:“也就在这儿我敢说,回大宋我可不敢,这可是大不敬,要杀头的。” 罗杰像查户口似的继续问纲首:“你是大宋哪里人,来贩卖什么的?” 那纲首也是个健谈的。 他告诉罗杰:“我乃是大宋广州都督府番禺县蒲氏族人。 “这次来这里,是贩卖一批丝绸的。” 罗杰追问:“卖给谁了?罗姆人吗?” 纲首呵呵笑着说:“卖给罗姆人不划算,我多走了些路,去了趟君士坦丁堡,卖给罗马皇帝了,他们那个宫廷管事,出手真是阔绰。” 罗杰又问:“你一个阿拉伯人,也敢去君士坦丁堡?不怕他们把你拿下?” 纲首瞪着眼睛说:“都说了我不是阿拉伯人,我是地地道道的大宋人。” 罗杰逗笑说:“你长这模样还说自己不是阿拉伯人?” 那纲首一本正经地说:“我祖上是阿拉伯人,可在宋太祖年间,就从占城搬到了广州定居。 “后来历代族人都与当地人通婚,所以我身上流的早就是宋人的血了。” 罗杰“呵呵”笑着转移了话题,他问:“你怎么想到跑那么远来经商的?” 纲手得意地说:“我们蒲氏家族,擅长经商,和阿拉伯的亲戚也一直都有来往。 “这条商路,我们常跑咧,赚了不少钱呢。 “经过历代的积累,我们蒲氏家族在广州城内,也算是有名的富豪家族。 “广州怀圣寺内的光塔,就是我们族里出钱建的。” 罗杰想了想说:“这时候,丝绸之路应该早就已经被西夏人和突厥人给断了吧? “那你是怎么过来的?” 纲首回答:“走海路呀,到阿拉伯湾上岸,经过巴格达,走陆路过来。” 罗杰想,这恐怕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了。 他回忆着前世看到过的世界地图说: “从巴格达过来,这得走好多路呢,不方便吧?” 纲首叹了口气说:“是啊,以前我都是坐船一直到红海尽头,进苏伊士湾,从开罗上岸,走一段陆路去亚历山大,再雇船去君士坦丁堡。 “或者在红海尽头,进亚喀巴湾,从埃拉特上岸,走一段陆路到耶路撒冷,再雇船去君士坦丁堡。 “这两条路都挺方便的,毕竟我们货多,走海路比走陆路方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