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三章 神奇的眼光 (第1/2页)
短暂的沉默过后,陈阳抬起头说道, “你说的两个因素,一个看雨总,另一个呢,是什么?” 这个他就真想不到了,能够影响到收购是否顺利,乃至于美国商务部的决策,除了兼并掉桑坦德之后,实力大增的彩虹金融集团,还能有什么? 看着满脸不解的陈阳,黄珊眼里露出一丝异彩,轻声说道, “另一个因素,重要性还在前一个之上,那就是,你的眼光,还会不会像以前那么神奇!” 听到这话,陈阳微微一愣,“什么意思?” 邹蓉也眨着眼睛,有些不明所以,她男人的眼光,还能影响到这个项目进度,甚至是美国商务部? 而且比雨姐成功收购桑坦德银行还重要? 太夸张了吧?! 黄珊脸色颇有些古怪,说道, “几个月前,我们通过Palm集团,给贝拉克·侯赛因捐助了一笔不小的款项, 如果他能顺利上位,那么……” 话音到此,便戛然而止, “那么,” 恍然大悟的陈阳接过话头,哈哈笑道,“等并购申请递上去,就是他付出回报的时候了!” 奥马同学可是个棒小伙,对于支持他的人,还是非常慷慨地, 在他成功当选上台之后,甚至还有提拔毫无资历的支持者,担任驻外大使的举动, 外人觉得这种行为太过奇葩,他的支持者却是满意之极, 付出就有回报,说明他这个人非常公道啊! 相比之下,自己让Palm集团给他送去了三千万美金的合法竞选资金,适当的时候帮忙打个招呼,那应该没多大问题的哈! 见老板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黄珊便微微一笑,不再吭声, 如果老板能再次压中,那么这家名义上的欧洲半导体公司,在美国的收购过程,应该能顺利很多, 否则的话,就要看彩虹集团,到底需要付出几个亿的代价去公关了。 随后,黄珊说道, “芯片产业的发展潮流,是技术在美国,装备在欧洲,代工在亚洲, 等我们的计划全部完成,也差不多刚好到了你说的,4G开始得以应用,揭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的时候, 等到那时,全球电子产业对芯片的需求量,肯定会成倍激增,新的芯片生产线也会大幅增加, 我们就可以顺势而为,将新增部分的芯片生产线,想办法放到国内, 从中低端开始,再到高端,如此逐步完成部分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转移!” 只要能够得到部分关键技术和装备,对我们自己国内的芯片产业升级,就会有非常大的好处,至少在高端芯片制造方面,不至于完全受制于人。 顿了一下,她突然叹了口气,“不看资料不明白,看过之后,我才知道,就算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能实现,但想要完全不受他人制约,独立完成芯片的制造,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样太不现实了!” 车子在公路上飞驰,透过车窗,已经能远远地看到机场, 陈阳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黄珊,笑着说道,“我还没那么天真,妄想做到能独立自主生产芯片, 只要能把你说的这个计划实现,就已经很不错咯。” 陈阳笑着摇了摇脑袋,不再说这个事,而是问道,“刚才你说的这些,都是下面的人提出来的建议?” “对啊,” 黄珊点了点头,笑道,“这种专业方面的东西,你让我说,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啊, 这些都是虹谷资本项目部的同事,在汇集了大麦研究院、盏瑞研发中心和虹谷技术顾问部的意见之后,整理成的两套方案, 一个是走无厂公司模式,把现在正在兴建的芯片制造厂剥离出去,成立一家单独的芯片制造公司,然后盏瑞就专注于芯片的研发设计工作, 既然你不喜欢这个方案,具体细则我就不说了, 另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是充分考虑了国际政策环境之后,他们给出的建议, 如果不按这个建议去做,执意把公司放在国内,一方面我们很难得到高端制造设备,另一方面,也将面临随时被制裁的风险, 投了巨资,却无法介入高端市场,得不偿失且不说,最重要的,是无法达成我们建成一流芯片公司的目标!” 陈阳缓缓点头,沉吟两秒,随即说道,“刚才武总他们说起阿斯迈,当年是一穷二白,不得已而选择全球采购,才错有错招,避免了被美国打击, 我倒是觉得,这不能说是错招,反而是一记妙招, 从原材料到成品,芯片所涉及的环节众多,不管是从理论还是现实的角度,都不可能由某一家公司,或者某个国家,独立完成所有的芯片生产环节, 全面开放的态度,有助于加深国际化合作,却也与我们建设最大程度自主产业链的决策不矛盾, 我的想法是,你刚才的这个方案,要尽快执行, 而且可以更进一步,不妨再把态度放开一点,多交朋友,多与其他公司合作,博采众家之长,成就我们自己的事业。 另外,” 陈阳抬起头看着黄珊,笑道,“除了常规的商业合作,我们也可以谋求智力合作, 欧洲有大量的科技研发人才,硬件软件的都有,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底蕴,并不比美国弱多少, 那个ARM公司就是英国的嘛,德国也有很深的半导体研究基础, 只是欧洲受限于自身先天条件,小国寡民资源分散,无法把这些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与美国相抗衡而已, 我们完全可以在欧洲,设立几个研发机构,这些机构的研究方向可以不必局限于芯片,其他的计算机、通信,都可以立项, 然后让盏瑞研发中心,还有大麦研究院,与他们合作, 互相帮助,互相成长嘛!” 以目前国内的条件,还很难将国外的那些优秀工程师吸引过来, 但是,山不来就我,那我便去就山, 去欧洲建立几个研发机构,利用那边的人才智力优势,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也是可以的嘛。 听完陈老板的话,黄珊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笑道,“懂了,这两点,我会让他们加上去。” 到这里,关于芯片产业的问题就算告一段落, 黄珊顿了一下,见陈阳没有再发表其他意见,便转而说道,“之前盏瑞的武总主动请缨,现在也成功注资尚微,成为其股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