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四章 宣告失败 (第2/2页)
可是,当风险来临时,能否扛得住,才是检验一家企业韧性的关键所在, 抗风险韧性不足的公司,迟早都会面临破产倒闭的下场, 所以,忍得住诱惑,守得住寂寞,才是经营企业的长久之道!” 这高调唱的,惹得三位美女齐齐翻白眼, 还忍得住诱惑,守得住寂寞, 您自己去看看,现在虹谷资本投资了多少家公司了,又涉及到多少行业! 好,就算不提那些参股公司,你自己创立的那些呢, 先是地产,后是通信,接着又有互联网、新能源、大数据、文化传媒…… 这就是你守得住寂寞的样子?! 陈老板脸皮厚,就当没看见,面不改色地对着秦雨说道, “我推断,接下来,美国金融界要发生两件大事,其一,美国政斧方面,将会放松对银行经营业务的管制,允许投行公司直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 为了防止出现超级托拉斯,尤其是在能动摇经济根本的金融资本领域,美国方面有着全世界最严格的管理限制政策, 商业银行还好说,可以通过业务合作、综合经营、金融控股等方式,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只是业务规模会受到限制, 但是对于投资银行,就不能直接发展商业银行业务, 所以在前面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收购贝尔斯登,彩虹集团也能收购五家金融公司,却没有哪家投行去收购商业银行, 如果投行想要跨业务经营,就只能以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连集团子公司的形式都不可以, 比如投资一部分钱,另外成立一家与主业并无关联的银行, 当然,只要投行想做这方面的业务,在管理框架下,总会有办法去cao作,只是无法产生直接关联而已, 但是现在,投资银行面临史上最严重的生存危机,哪怕是从稳定经济的角度考虑,美国方面,也必须放宽在这方面的限制,允许投行经营商业银行业务, 至少可以用集团子公司的方式经营, 否则的话,就算度过了这次危机,可能这些投行也躲不过下一次! 事实上,我国也是从零一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为起点,开始放松对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管制, 在此之前,商业银行就只能开展货币业务,绝对不能涉足资本市场,反过来看,管理也更加严格! 扯回来, 陈阳喝了口水,不等黄珊和秦雨说话,就继续说道,“其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必定会改变他们的经营模式,增加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 说到这里,陈阳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最重要的是,他们绝对会谋求成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股东!” 等陈老板一句话说完,黄珊才有机会出声,她满脸犹疑地看着陈阳,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美联储真的会做出改变?” 没错,这件事的关键点,不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身上,而是在美联储,他们掌握着全美金融政策的制定大权,一举一动都举世瞩目, 如果说有谁能彻底挽救这场金融危机,绝对非美联储莫属, 因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就在美国,祸也是他们闯下的,他们不解决,谁能解决?! 屏幕中,秦雨眉头紧皱着思索,一直没有出声, 等黄珊说完,陈阳笑了笑,准备解释的时候,她突然掏出手机,拨出去一个电话, 陈阳和黄珊相视一眼,都沉默下来。 片刻后,秦雨挂断电话,对着镜头说道,“我已经让雪莉去打听消息!” 陈阳额头微微抬起,看着她笑道,“雨总,打个赌如何?” 秦雨脸色一垮,“不打!” 不管有没有把握,我疯了才跟你打赌! 再说了,经过老板的这一番分析,她也认为美联储会改变金融管制政策,就更不会跟他赌。 黄珊也哭笑不得地捂住眼睛,很快又松开,看着他说道,“如果美联储能放松管控,当然能很快结束金融危机, 不过,我记得沃尔克是坚定的风控派,以他在美联储的影响力,美联储真有那么容易放松管控?” 现在的美联储主席贝南克,是在零六年上任,在贝南克之前,美国金融界的传奇人物格林斯潘,一直占据这个位置长达十九年之久, 而在格林斯潘之前,担任美联储主席的,就是任职时长八年的保罗·沃尔克, 包括格林斯潘在内的众多美联储大佬,都对这位传奇金融家尊敬有加,如果沃尔克坚决反对某件事,哪怕是美联储,也会认真反复考虑, 其实就在一年半之后,当时的奥马同学,便听从了这位金融老将的建议,发布了针对美国银行业重大改革的“沃尔克法则”法案, 这项法案的核心,就是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自营性质的投资业务,以及禁止银行拥有、投资或发起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 同时还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规模,规定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在储蓄存款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得超过百分之十,此规定还拓展到非存款资金等其他领域,来限制金融机构的增长和合并, 由此可见,这位金融老将的态度如何。 现在要放开对投资银行的业务管理限制,真不好说这位老将会不会跳出来反对。 但知道结果的陈老板一点担心的意思都没有,好整以暇地笑道, “还是那句话,时移世易,沃尔克先生确实一向非常重视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由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 而化解这场危机的最佳方式,就是从根源上,让美国的投行市场摆脱困境,重新得到活力, 再说了,投行发展商业银行业务,不也是一种风控手段吗!” 陈阳两手一摊,耸耸肩说道,“只要高盛和摩根史丹利,成为美联储的会员股东,以后如果他们再出现类似的危机,美联储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他们发起救助, 与此同时,之前游离于美联储之外的投行机构,也将理所当然地处于美联储的管控之下, 合则两利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