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王远所愿,踏平辽东(下) (第1/2页)
“此言又是何意” 李靖想不明白,为什么解救出前隋七十万军民,大唐就会进入前所未有的超级盛世? 李世民也跟着问: “对呀!王公子,这二者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吗?” “联系可大了。” 王远一笑,又说起了另一件事情: “你们可否记得红薯,基因水稻之事?” “自然记得!” 两人点头,这可是举世无双的大功德,而且还是由面前这位少年郎一手缔造,他们自然不会忘记。 “那你们可有想过,有了二者的大唐,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数年之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王远故作神秘,买了一个关子。 “还能变成什么样子?” “不就是百姓都能吃上饱饭,从此再无饥荒吗?” 李世民和李靖皱眉,感觉自己跟不上王远的思路。 “错了!” “这可不仅仅只是解决温饱的问题。” 王远神色变得凝重。 这老李和老高,虽然看起来学识渊博,可毕竟是古代人,对很多东西没有具体的概念。 要知道红薯和基因水稻,在前世可是能够支撑起华夏大地整整十三亿人口! 并且还能让所有人温饱! 虽然大唐的生产技术和耕地面积都远不如后世。 可大唐人少呀! 就这一千多万人。求个温饱简直信手捏来! “到了那个时候,粮食将会彻底泛滥!” 粮食......泛滥! 这句话,直接把两人都说懵了,嘴巴张的老大! 粮食这玩意,居然也能泛滥? 开什么玩笑! 两人完全无法接受这句话。 其实这不怪他们,要知道在大半年之前,整个大唐都在闹饥荒,无数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而现在,怎么莫名其妙就开始闹粮食泛滥了呢? “你们如果不信的话,完全可以等明年,看看到时候粮食的价格会不会暴跌。” “你们呀!还是太小看红薯和基因水稻了!” 王远也不多做什么解释。 他说得再多,也没有现实有说服力。 看到王远如此自信的模样,两人神情更加凝重了。 “王公子,就算你说的对,可粮食泛滥又和前隋七十万军民有什么关系呢?”李世民询问。 李靖接过话题,接着道: “难不成就因为粮食泛滥,可以喂饱更多的百姓,所以就要把那被俘虏的七十万军民解救出来?” “这......” 这本是李靖的一句调侃之余,本打算再接一句这怎么可能。 可没想到,他还没说完,王远便兴奋地跳了起来: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老高,你果然比老李有脑子!” “粮食一旦泛滥,到时候大唐的人口肯定会暴增,也会开辟越来越多的荒地。” “不说别的,就单单说那余杭和扬州,四周就有大量的土地还没有开垦。” “更别说岭南一带,水土丰茂,只是缺乏人力而已。” “所以,耕地的开扩绝对是一个必要!” “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合情合理,可在前期却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 “你们可有想过?现在的大唐,四处征战,虽然大军都不算多,可每一次动兵却都要征调无数劳役。”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根本就没有余力去开垦荒地,更别说还要去耕种了。” “而那七十万军民,正好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听到这里,李世民和李靖已然是目瞪口呆。 如果不是时机不对,都想打自己两巴掌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 虽然王远看似说了很多,可实际上完全可以总结为一句! 就是要那七十万军民去种地! 天呀! 因为觉得未来会没有足够人手种地,所以要去灭了高句丽抢人? 这都是什么脑回路? 只能说,不愧是狗大户想出的理由,简单到完全不讲道理! “你们只要把这个理由说上去,保准李二会心动!” 王远越说越是兴奋。 本来他只是随意想了一个理由,打算去忽悠李二出兵。 可说完之后,连他自己也感觉有那么几分道理。 “连本公子都快被自己说服,李二这个傻缺肯定也会动心!” 两人:“......” 他们对视了一眼,皆是感觉一阵无话可说。 怎么说呢? 王公子,你开心就好吧。 接下来,王远留下两人简单吃了一个饭,就相互告别了。 叫上正在流泪劈柴的兄弟二人,和小乐儿简单说了两句,又卸下所有黄金之后,李世民和李靖坐着空荡荡的马车回去了。 “药师,老实说,你觉得王公子刚才的那些话有几分可信度?” 离开蓝田县之后,李世民的脸色一下就变了,再没有半点笑意。 虽然他之前都是笑眯眯的,可这件事情毕竟牵扯到了一个国家。 而前隋,就是因为高句丽而灭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