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4.第二次凤山战役(下) (第2/2页)
大好人头还残留着恐惧,被百锻利刃斩过。 如皮球一样砸在地上,弹跳几下,无头的尸体倒下,刺鼻的鲜血,把那些试图逃跑的士兵们吓呆了。 那砍了人头的督战亲兵,也提起带血的刀,用冷漠的目光,看着那转身的几人,冷声说: “捡起来!” 几人吓得当即抓起地面上的枪,又乖乖回到队列里,这等杀伐果断,当即镇住了蠢蠢欲动的其他人。 靠一把刀肯定是镇压不住的,在新兵们身后,亲兵督战队更精锐的火器,这会已上了明晃晃的刺刀,就抵在他们身后。 若敢乱动,便要被从背后乱枪打死。 但危急时刻,不是所有人都心思清明,还有两人哭嚎着跪在地上,死活不愿拿枪。 开口就要求饶。 “砰、砰” 两声枪响之后,骑在马上,面色惨白的孙大人,颤着手收回还散发着硝烟的左轮火铳,不去看地面的尸体。 又用抖动的声音,尖叫一句: “胆敢后退者,斩!待打赢敌军,人人赏银百两!” 苏没有理会身后的动静。 从一开始,他就从没把这些新兵,当做是这一战的底牌主力,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些新兵训练度太差,打打顺风仗还行。 指望他们绝地翻盘,不可能的。 这位皮肤黝黑的指挥官提着枪,就站在阵地前。 并不把这些重甲骑士的冲锋放在眼里,他左眼微微放光,视界中的火控系统,在战场坐标中,一米一米的计算着敌军方位。 战卒骑士,已冲到五百米处。 后方跟随的敌军步卒,也在稍稍整队后,开始在老卒们的带领下,发出如野兽般的吼叫声,挥舞着兵器,朝这边大步前进。 等到距离足够,他们就会奔跑起来。 敌人那薄薄的防线,根本顶不住骑兵冲击。 一旦阵型乱了,到时步卒上前,就是收人头了。 “马尔特!” 随着战卒骑兵,越过四百米线,苏当即在通讯中喊了一句。 后方百米外的三号高地上,大光头马尔特呵呵一笑,也扬起手,捞起一枚手臂长短的锥形炮弹,后退一步。 在他身后,一门按照计算好的角度撑起三脚架,顶着一个金属筒的迫击炮,其炮口,正斜斜的指向天空。 马尔特以蹲姿,将那锥形炮弹,送入炮管,又猛地回头,捂住耳朵。 “砰” 闷响中,填装高爆炸药的锥形炮弹引信激发。 带着刺耳的呼啸,于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轨迹,以计算精准的方位,一头砸在三四百米开外的区域中。 “轰” 地面震动,声浪暴起,火光摇曳中,地面被炸开一个冲击型的坑洞,把附近的三个倒霉的战卒连人带马,轰碎一地。 其破片飞舞,将落点十五米内的所有生灵一扫而空。 第一炮就是个信号。 随后布置在三号高地两侧的剩下九门迫击炮,也立刻开火。 只是一瞬,飞舞的炮弹集群轰炸,就将阵地前的那一片区域,化作血rou横飞的死亡地带。 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十几个人,按照这两天教官教的方法,很机械式的一枚一枚送入炮弹,将它们丢入固定区域中。 但迫击炮的作战方式,不该是这么死板的。 这灵活的武器,完全可以在千米之外杀敌,只是无奈,炮兵这个活,自古以来都是真正的技术兵种。 这些挑出来的聪明胆大的矿工,两天之内学会迫击炮的使用方法就已经很快了。 什么标尺,什么仰角变换。 对他们而言,困难的如天书一样。 苏和马尔特也不得不把灵活的迫击炮当座炮使用,所有的炮口角度,都是马尔特提前微调好的,覆盖在固定区域里。 理论上说,只要敌军绕开那片死亡之地,就能继续冲锋。 但问题是,他们已被从天而降的炮火打蒙了。 这东西可不是栓动枪那样简单的武器,炮弹拖着长长的刺耳尖啸,轰入地面爆炸开的那一幕,给敌人的心灵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在他们的认知里,这样的威能,只能是仙人降临。 百人队的战卒,第一波冲锋还未完成,就被彻底报销掉,他们被灵气淬炼的血rou,并没有让他们在迫击炮的轰炸中坚持更久。 战马的惊慌更是意外。 被巨响,爆炸和火光吓坏的马匹们四处乱跑。 让一鼓作气的冲锋彻底被搅乱,就算没有被直接炸死,那被破片杀伤躯体带来的痛苦,反而要比普通士卒持续的更久。 后方冲锋的兵卒刚起步,就如撞上一面墙一样,停在了原地,眼前炮火轰鸣的死亡地带,已让他们望而却步。 “战争之神已经在怒吼,正召唤着勇士踏入战场,请闻闻这战场的风。” 在炮击的间歇一瞬,三号高地的边缘,江夏将手里燃烧的烟蒂取下,喷出了一口烟圈,就如欣赏歌剧一样,随口说了句。 在他身边,赶回来的老四正一脸好奇的揭开油布,便看到了停在老大身边的新玩意。 它用的就是那木头制作的架子。 旁边有大车轮,上面还架着黑乎乎的铁桶子,如小炮一样,但在枪管后方,却有很是精密的枪体连接。 整体看上去笨拙,但却充满了一种致命武器该有的冷漠。 11.4毫米口径。 27公斤。 经典的水冷式设计。 容弹量333发,长达6.4米的帆布弹带供弹。 理论射速600发每分钟。 有效射程... 在1500米左右。 眼前的土匪们,很显然不知道这新登场的玩意代表着什么,如果他们知道,那么他们现在就该跪地投降了。 “今日,便由我亲手敲响丧钟。” 江夏将手里的烟蒂丢在地上,狠狠踩上一脚,大步上前。 在老四崇拜的注视中,他随手拨开保险,以标准跪资扣住车架上,经典造型的一战水平的马克沁重机枪那很标志性的扶手型握柄。 “咔” 一声轻响,枪口向下移动几寸,对准了五六百米外,正处于懵逼状态的土匪们,居高临下时。 他还有心情吹了个口哨。 这些匪徒居然如此贴心的,主动送上这么密集的阵型,真是... 太棒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