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21章 赵国是真能把鬼变成人啊 (第3/4页)
行礼都丢了,前半生没出过县城的妹子,突然就流落南都举目无亲。 赵王给她的指点已经是很友好、很靠谱的选择了。 赵学延笑着掏出一个钱袋子,“里面是100两银子,先借给你了,以后有就会再说其他。” 说完他就在两女注视下,踩着轻功消失了。 ……………… 半年后。 已经在各种建设改造中的南都,被确立成赵国新都城后,无数六省新贵们都是云集而来。 这同样是目前赵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 穿着干练运动衫的梅三娘,出门就骑上一辆自行车去上班了,在原本一个县衙门里受训一个月,梅三娘因为表现突出,被火速提拔成了一个副科级干部,送进了帝都新成立的教育部科员。 现在又成了科级巡查官。 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查帝都附近,各种兴建中的小学、中学等等学校情况,再向上面汇报汇总。 表现比较突出,工作也很努力,梅科长都被允许第二次进入某培训衙门,在超神状态下修炼武功了。 赵国体系现在太需要各式各样人才了,把女公务员当男人使的情况也不少,不过赵王也不会亏待她们。 各种神奇的补品、美味的食材、甚至武功奖励都是基本福利。 大量人住的也是单位房,逢年过节福利资源会更多。 等梅科长骑车沿着平整的水泥马路抵达20层高的教育部,先到里面签到,才打算出门继续跑学校。 就是在大厅门口,一道身影笑着拦住了她,“小梅,有时间么,聊几句?” 梅三娘眼前一亮,“李处你说,我的工作不急。” 这也是部里的老熟人了,她的直属上级,这位还是在赵王行宫里工作过的女文秘之一,转出来的。 李处年龄也不大,20多岁罢了,笑眯眯拉住梅三娘的手走向角落,“帝国要拿下两淮了,到时候,你也可以放出去锻炼一下了,情况没突变的话,你可以去江淮一县当一个副县令了。” 梅三娘瞬间懵逼,震惊,不过她快速稳住了情绪,古怪道,“这也太快了吧……” 说到这里她又摇晃了下脑袋,“也不是,其实以我们的国力早就可以拿下整个江南其他诸省,包括北上。” “我说的快是指,我才半年,就副县令了??” 她还不到19岁呢。 既然是副县令了,那级别肯定也要提一下的,副处? 李处点头道,“你去了,应该还是主管教育工作,这方面你也有一定经验累积,我们的追求,就是让全华夏,只要是我们境内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多读书明事理。” 说起这个梅三娘又激动了,是啊,旧社会让人变成鬼,赵国可是让无数鬼变成人的。 只说一个让全民吃饱穿暖,让所有孩子都能免费读书识字,争取让所有病人都能及时求医,让老者有所养…… 儒林描述的地上天国,也大致就这样了吧。 心下感慨一番,梅三娘激动表态,自己一定努力,然后才不好意思的开口,“李处,我之前不是求你发发力,帮帮忙么,半年前我在秦淮河落水,侥幸遇到恩公,才有了今天。” “但当时不知道他名字,想报恩也不知道找谁,我联系过几个京城的警察局,做过一些素描拼图,但我还是一直没找到恩公下落……” 李处一脸哭笑不得,这傻妮子,她李姑娘是从赵王行宫出来的文秘之一,当然早就知道梅三娘说的恩公是谁了。 无非是报上去后,那位就把事情搁浅了。 没回应。 不过从大王把她发来教育部,当梅三娘上司一事来看,这丫头还是在被关注的。 有一说一,就梅三娘这颜值,几乎能和王妃拼个半斤八两了,身材……傅王妃虽然经过加强版十阴女娲酒的滋补,早就告别对A要不起的程度,属于21世纪球花无敌手的程度。 但梅三娘身材其实……对B还是有点看头的。 她觉得这位指不定哪天也会成为妃嫔之一呢。 否则赵王那么忙,何至于关注区区一个科长?还派她来照看着?赵国体系目前正处于飞速腾达期,公务员体系大体还比较纯洁。 但有句话怎么说呢,人都是会变的。 要不是她出身行宫的女秘书履历摆在这里,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把目光打在梅三娘这里了。 想到这里,李处笑着道,“你那位恩公暂时没下落,不过我倒是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你父母下落确定了。” 梅三娘大喜,“真的,他们在哪?现在安全么?” 李处点头,“人身安全倒是不用担心,不过他们处境却不怎么秒,你父母当时是想投奔江淮某县的一位同窗,去了后……家产被吃干抹净,目前暂时流落街头。” 梅三娘表情变来变去,正变着,李处就笑道,“那个县就是你要去上任的地方。” 梅科长,“……!!!” 这么一对比,当初要不是选择留在京城,听恩公的安排进了公务员体系,而是继续去寻找投奔父母,那会是什么下场? 李处再次道,“你那位有过婚约的未婚夫,也有下落了,在梁朝京城娶了一个官宦之女,目前算是旧体系里的翰林学士了,你父母派家丁去京城求助,被他安排人把家丁打死了。” 梅科长,“???” 好吧,其实她对王安旭的感情,也没啥感情,梁朝的社会背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罢了,结婚前基本没见过几次。 就算见也是隔着远远的看几眼。 这情况下,若还是梁代的旧士绅府邸千金,自然也无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可是经历了半年来的各种新政冲击。 半年来看着无数孩子能干干净净,走进免费学堂读书识字……那种冲击,可比什么都要更震撼。 她只能再一次感慨,当初的选择太正确了。 …………………… 时隔半年赵国再次出击。 八十万大军水陆齐发,目的就是拿下整个长江以南,包括两淮。 打仗拿地盘以及随后治理的事,赵学延还是甩手掌柜,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