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零九章 不做安安饿殍,尤效奋臂螳螂 (第1/2页)
沉迷女色的杨相国,就这样把解决这些造反分子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敌人们…… 都是大明的一份子! 这种为国讨贼的任务当然人人有份。 不论是忠于弘光还是忠于万历,不论是联省互保还是窃据一方,说到底都是大明的臣子,就算如今兵戎相见,那也只是属于政见不同,在忠于大明这个原则上还是都一样的,所以在对待这种公然背叛国家的叛逆问题上,无论是哪一方都是责无旁贷的。 什么? 舟山还有个共和国? 相国大人表示我就是看不见! 我就看见陕西士绅们背叛大明搞出大同国,我就是没看见舟山军民搞出共和国。 再说那里性质不一样,他们可是以杨相国为护国公的。 这就是等于他们并没有背叛大明,他们以杨相国为护国公,而杨相国又忠于大明,这样算起来他们还是大明属地,和大同国这种公然造反的,还有马孔英匪帮这种公然称帝的能一样吗? 大同国可是驱逐藩王杀害宗室,马孔英更是屠杀宗室,简直大逆不道。 呃,舟山军民还炮轰皇帝了。 看不见,我就是看不见! 实际上他也没兴趣管这些破事,这里面大同国灭不灭并不重要,留着他们对其他各地儒生也是个鼓励,杨相国就喜欢鼓励儒生起来反抗他,他们越反抗他就越快乐。真正需要铲除的是马孔英,这些家伙都是特殊种类,让他们做大的话也是个麻烦,山西也有不少这样的,之前尤继先等人扫荡延绥时候,不少这样的逃难到了山西。 但这种小事真不需要他cao心,五省联盟元老院比他更着急,毕竟这些家伙是要杀人放火抢钱抢女人的。 杨丰的危害隔着还远,但这些骄兵悍将的危害已经在身边了。 不用杨丰催促,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的,实际上这时候他们已经在周围布置包围圈了。 孙承宗西进,宣大总督王象乾此前在潞安参加元老院会议,随后奉元老院命令指挥平阳,潞安等地新军布防,而马孔英北边雁门关外就是杜文焕和杨元率领的藩镇军,甚至灵丘还有京营一个军,西边又是尤继先的延绥军,实际上就是在四面包围中。 只不过是谁来进攻的问题。 武昌。 武昌县。 就是现代的鄂州。 “哼,这个逆贼,又想借此消耗咱们。” 知县杨鹤拿着手中邸报,坐在暖阳下的躺椅上,旁边桌子上摆着茶水,一个俏生生的小美婢,正在给他斟茶。 岁月静好啊! 而在他不远处的房间里,可以听到他儿子杨嗣昌的朗朗读书声。 我大明大学士督师今年才十三岁,哪怕以这时候的标准也还未成年,不过因为家学渊博,已经有神童之名,但因为杨知县不放心那些老师,所以带在任上亲自负责教育。倒是我大明三边总督杨知县并没有等到万历三十二年才中进士,他在弘光朝第一次科举时候就名列三甲,而且在武昌做知县已经做了整整五年,不是没有升迁机会,而是他根本不想升迁。 这个知县肥的流油啊! 因为这里是湖广最大的工业区,就算在整个大明,那也是排名前五以内的工业区。 大冶的铁矿石走水路运输到这里,江北大别山区的木炭也走巴河水路运输到这里,再加上下游道士洑等地的煤炭,最后在这里汇聚成无数大小工厂,日夜不停制造各种武器。可以说整个武昌县和南边的大冶县,再加上对岸黄州府,组成一个巨大的工业区,到处都是冶铁炉,到处都是烟囱,城里面全是铁器商号,光今年这里就制造了十万支各类火枪。 短枪,鄂版鸟铳,应天版火铳,已经变成水战武器的原版斑鸠铳,这里统统都能生产。 更别提铠甲了。 这里连水力锻锤都已经有了,今年光全铁甲就造了五万多套。 当然,还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城内和城墙周围遍地贫民窟,无数流民聚集在这座小城。 每天早晨江边卖鱼卖米的船只不计其数。 这都是银子。 杨知县最喜欢干的,就是每天早晨带着税吏去溜达一圈,沉浸在铜臭指着无法自拔。 “老爷,这是黄老爷给您的孝敬,不过他家掌柜抱怨,说是最近工人闹事比较多。” 他的老仆在旁边低声说道。 然后他悄然递上十几张都是百两面值的银票。 “工人天天闹事,衙门的大牢里都塞不下了,我又能怎样,难道给他们修新牢房?” 杨鹤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