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2/4页)
销量,居然这么淡定?” “祁元老师可不像我们这么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祁元老师的五千年系列,几部书的累计销量,早就突破了五亿大关!” “祁元老师,不愧是我最爱的男人啊!”一个男人在尖叫。 “祁元老师,YYDS!” “另外,一定要感谢星城出版社给我们送温暖!” …… …… 《五代十国及两宋》上市第一天。 大部分的读者,基本上就是刚刚把五代十国的剧情看完了。 第二天,很多人的进度,都正式地进入到了宋朝。 …… 赵匡胤陈桥发动兵变夺权而立宋朝。 夺权后,他对政府、军权进行了梳理,其中最经典的剧情,莫过于杯酒释兵权了。 经历过五代十国大混乱的宋太祖深知兵权的危害性。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开始了一系列征战。 使后周、后蜀、南汉等先后归属宋朝。 这个时代里,宋朝最大的几个敌人就是契丹、女真、党项以及未来取代宋朝的蒙古。 而赵匡胤之后的宋朝皇帝,在面对这些外敌时表现就不那么好了。 先是宋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在面对杀近身边的契丹大将耶律休哥时竟然转身逃跑! 而赵光义的逃跑直接导致了宋军的失败。 赵光义先后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这个结果让赵光义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同时也让宋朝的战斗力自此而折。 其后,从赵恒到赵煦的几位皇帝,在他们的执政期内,也有一些相应的行政措施或改革,使国家能相对稳定,国力得以休整,人民得到休养生息,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在与外族的争战方面则都是小打小闹,且争战的结果多以失败或所谓的议和结束,宋朝的战斗力持续走低。 宋朝最大的一个政治特色,就是扬文抑武。 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两位皇帝后金国两次南侵,直接被金军劫为人质。 这就是“靖康之耻”。 而宋朝败落的转折大抵就是从从赵佶开始的。 自他上台后,先是继续扩大党争、扩大****,甚至搞出了元祐党人碑这类的恶心事件。 紧接着他就贪图享乐,大造皇家园林,搞出“艮岳”,之后又重用蔡京、梁师成、童贯、朱勔等人,使国家政治混乱、民怨载道,导致了方腊起义。 而面对金国第二代皇帝完颜吴乞买的进攻,宋朝军队表现的毫无战斗力、抵抗力。 于是,赵佶将太原这个烂摊子扔给了大儿子赵桓,自己逃到江南,只是最后终究还是逃不脱,成为了金国的人质。 又其后,宋高宗赵构直接跑到了南方,是谓南宋。 而且,有宋一朝再都没有回到过当初的北宋的版图。 这期间所谓的中兴将领们一心抗金,无奈赵构却胸无大志,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这就注定了岳飞等人的悲剧。 再其后,宋朝的皇帝换来换去,却都只是一些无才无志之人,甚至都不算是正常的人。 大宋江山在这些不知所谓的皇帝手中,更是风雨飘摇、几近末路。 同时,多年来求和赔偿政策,已让国家经济实力捉襟见肘。 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享乐的风气,军兵们士气丧失殆尽,大家都没有打仗的信心和勇气了。 所以即使有个别的英勇之士,但一已之力又怎能阻止整体颓势,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最后,蒙古族强势崛起,建立元朝,宋朝灭亡了。 在祁元的笔下,宋朝,没有了盛唐的恢弘大气,有的,仅仅是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 无数的读者们,看完了新书,都唏嘘不已。 “两宋的故事,看得我心梗都要犯了!” “祁元写了大唐之后,我就知道,没憋着好屁了!这不,挫宋来了!” “原本我以为唐诗便是祁元塑造的巅峰了,但是没想到,在两宋里,虽然国家不强势,但是这个宋词,我你妈,真牛逼啊!” “苏轼!辛弃疾!” “原来祁元唱的《但愿人长久》是这么来的啊!” “宋朝的优势还是有的。 在这个年代,市得到开放,商业兴起,贸易也发达起来,出现纸币交子之类东西。 而且民间娱乐繁荣,寻常城百姓家歌舞兴平,嘤嘤向上。 许多接**常百姓家娱乐通俗作品等,列如评书之类的,都发展了起来。 印刷术得到了改进,书得到一定传播。 宋词,也体现出了文学作品日渐通俗话趋势。 文化繁荣,思想纵流,朱子学派,心学,理学儒学新发展,思想进行深度辨思。 古文化得到重新的修正,好多古书得到校检,出现了一批名相。什么欧阳修,范仲淹,一大堆。” “但是这些优点和挫宋的垃圾点比起来,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冗兵,冗官,冗费。委曲求全,以为讨好辽金,皇帝大多昏庸无能,气的大臣叫唤不听。” “哈哈,大家仔细看看宋朝大臣个个很厉害哈。文有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等,武将岳飞,杨家将,韩世忠,等等。宋朝臣子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宋朝,是目前为止,祁元笔下唯一的皇室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时代了吧?而且,在书里,这次是第一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两宋对外军事无力,这一点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点!” 第二天还未结束。 很多的读者们,用快速浏览的办法,基本上,是把新书的内容读完了。 大部分的读者心中,都觉得这一次的新书,从家国方面来看,看起来不是很爽。 但是。 这部书里,有宋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