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二十一、同伙 (第2/2页)
,你派人去了没有。” “派人去了。” “大丞相怎么样?” 耶律隆绪摇头道:“大丞相精神不好,被人抬着才到墓地,没等下葬完毕,大丞相就站不住了,只得坐在地上。回到家里就躺下了。” 萧绰着急地问:“他吃饭没有?” 耶律隆绪说:“没有。” “那怎么行?立即派御厨过去,做一点好吃的,一定要让他吃一点东西。” “儿臣已经让御厨过去了。” 萧绰叹道:“大丞相年纪大了,不能有什么闪失。” 萧绰又是担心了一夜,生怕韩德让倒下了,准备次日前往大丞相府去看望他。 早朝的时候,韩德让出现在宣和殿。萧绰不敢相信那走进来的就是韩德让,他看起来还不错,步履稳健,目光炯炯。所有人都注视着他。 参拜毕,萧绰想让人给韩德让安一个座。韩德让没有就座,首先开口说:“诸位,由于本人失察,导致胡辇作乱,围攻上京,祸害百姓,我请求御史弹查,依律定罪。” 御史听了不敢说话,看着萧绰和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说:“大丞相平叛有功,何罪之有?” 御史说:“是呀,大丞相舍命才保住皇城,有大功才是呀。” 韩德让说:“为相者知人善任,明察秋毫,防微杜渐,除祸乱于未萌,翦宵小与微弱,臣不能识人,致使胡辇坐大,耶律兄弟张狂,是臣之罪,请皇上降罪。” 萧绰说:“这不是大丞相的失误,大丞相曾对朕说过,耶律道士奴阴险毒辣,气量狭小,不可重用,但朕念及大于越功勋卓著,不想亏待功臣之后,没有听从大丞相意见,这都是朕的过错。” 耶律善補说:“这都是这群贪得无厌的狼心狗肺的东西做的祸乱,怎么能怪太后和大丞相呢?” “是呀,谁也不是神仙,能未卜先知?” “还是太后心肠好,只是他们太贪心。” “是啊,贪心不足蛇吞象,朝廷哪一点对不起他们了?这些人就是罪该万死。” 群臣们七嘴八舌议论不止,群情激奋,一定要重重处罚反叛之人。 这时,奚王和朔奴跪下道:“太后,这次叛乱有不少奚人参与其中,是臣看管不严,臣愿意受到惩处。” 和朔奴话音未落,北院大王耶律磨鲁古说:“是该处罚你,你的族人在黑水阻击我们,险些让我们过不了河,耽误了救援,你说你该当何罪?” 和朔奴说:“全凭太后、皇上发落。” 萧绰说:“好了,今天我们不是来给谁定罪的,眼下有紧急事要办,上京城经历了这次战火,损毁殆尽,我们要重新修建上京城,现在,物资钱财都一一到位,诸位,要抓紧,冬天就要来了,房子盖不好,老百姓要受冻,大家都要受冻。” 遂令张俭兼任工部使,主持修建上京各项事务,让王继忠全力配合张俭。 接着又议论了一会儿上京如何重修之事,萧绰便宣布退朝。 韩德让正要转身,被萧绰叫住:“大丞相等一下。” 韩德让站在堂下,看着萧绰。萧绰请他到延寿宫去。 韩德让随着萧绰进了延寿宫,等萧绰坐下,问:“太后叫臣过来,有什么事?” 萧绰直直地看着他,像要在他脸上寻找什么东西似的。 韩德让说:“太后,今天是她的头七,臣还要回去给她上一炷香。” 萧绰忽然将手里东西一扔,说:“你心里难道只有她吗?你回去,快回去,别让她等久了。” 韩德让连忙拾起萧绰扔下的东西,原来那只是一块石头。原来那块石头是韩德让在延芳淀湖畔捡到的,极普通的一块鹅卵石,被水洗刷得光溜溜的,洁白如玉,仔细看上面依稀有一层淡淡的云彩。 韩德让捧着鹅卵石,泪水盈眶。 萧绰叹了一口气,说:“你别只想着她,要想想自己,你看你这几天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韩德让把鹅卵石递给萧绰,说:“她是为我而死的。” 萧绰说:“那你也不能这样,她在时,把你收拾得妥妥帖帖的,她不在了,你就这样糟蹋自己?” 韩德让说:“臣只是一时难以接受,是臣亏待了她。” 萧绰说:“好了,别自怨自艾了,你先坐下来,朕有正经事跟你说。” 韩德让只得坐下,问:“什么正经事?” 萧绰说:“据耶律高六的招供,耶律狗儿参加了谋反。” 韩德让一下子站起来,看着萧绰,半天才摇头说:“不,不可能。” 萧绰说:“朕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也跟你一样,不相信狗儿会谋反,但是,耶律高六已经把事情的原原本本都说了,而且与事实相符,朕不得不相信。” 韩德让说:“那一定是耶律高六陷害,想拉上狗儿当挡箭牌。” 萧绰说:“他们一定有这个主意,可是,经过调查耶律狗儿的确有嫌疑。” 韩德让说:“那怎么办?我二哥就这么一个儿子。” 萧绰说:“大理寺已经去抓人了,只有先关起来再说。” 韩德让说:“狗儿胆小,一定不会干谋反的事。” 萧绰说:“但愿他没有参与其中,不然朕也对不起耶律斜轸,也对不起婉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