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三十一、曹利用在契丹大营 (第2/3页)
曹利用说:“还有谁?就是门口的那个,像一根黑桩钉在那里,哪儿也不让我去,想把我闷死在这里。” 王继忠笑了笑,说:“他那是为你好。” 曹利用瞪大眼睛,说:“为我好,就这么为我好?干脆拿一个笼子把我装进去好了。” 王继忠说:“曹大人,你误会了,是我让他在这里保护你的,这几天,大营里,管理很严,不让人随便走动,为了不引起麻烦,委屈曹大人了。” 曹利用忙问:“为什么管的这么严,是不是因为死去的那个大人物?” 王继忠笑了笑,说:“曹大人,继忠实话跟你说吧,是因为契丹的皇太后、皇上来了。” 曹利用说:“他们在大营里?” 王继忠点点头,说:“我刚才就是见他们了。” 曹利用说:“王大人为何不引我去见他们?” 王继忠笑道:“曹大人想见他们?” 曹利用说:“当然想见了。” 王继忠说:“我觉得你现在不宜见他们。” “为什么?” “请问曹大人的底牌是什么?” 曹利用看着王继忠,没有说话。 王继忠说:“既然曹大人没有底牌,怎么去见他们,若是问起了,你怎么回答?” 曹利用想了想,说:“他们有什么打算?” 王继忠说:“皇太后是诚心和谈的,她年纪大了,不想打仗,一心只想天下太平。” 曹利用说:“这个我知道,王大人上次已经说过,但是,我跟谁谈?和大人谈吗?” 王继忠说:“不,曹大人,你还是与上次的那两个人谈,今天就辛苦你了,希望你能成功。” 曹利用说:“大人为什么不来谈判?” 王继忠叹道:“曹大人,依我现在这个身份,不好参加会谈,宋国的皇帝对我有恩,契丹的皇上同样对我有恩,我很为难,所以,还是不参加为好。” 和谈一直持续到深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关键地方仍有分歧。最后,不得不散会。王继忠送曹利用到临时驿馆休息,问他接下来怎么办? 曹利用说:“有些事,我还需要请示皇上。” 王继忠说:“那我明天送你回去。” 曹利用说:“王大人,你要在这边多说一些话,皇上很期待和谈成功。” 王继忠说:“请曹大人回去转告皇上,王继忠一定不负所望,竭力促成和谈。” 曹利用说:“王大人,你的兄长很惦记着你,你要不要见他一面?” 王继忠叹道:“我也非常渴望与家兄一会,可是,现在正是和谈之际,见了面恐怕于和谈不利呀。” 曹利用说:“大人的顾虑也有道理,那我如何告诉令兄?” 王继忠说:“你就对家兄说,和谈成功的日子,就是我与他相见的日子。” 当天夜里,曹利用睡得很晚,次日,也醒的很晚。一觉醒来,契丹军士已经打来了洗脸水,还有早餐。 曹利用洗嗽毕,吃了早餐。军士来对他说,王继忠已经来过了,见他睡得正香,便没有叫醒他,上朝去了,让他稍等一会儿,王大人下了朝,就来送他。 曹利用对军士说:“我看王大人忙得很,就不麻烦他了,我还有事,要先回去,要不你送我出营,如何?” 军士说:“大人,为什么这么快就就回去?等王大人回来,再走也不迟呀。” 曹利用说:“不了,我还有重要的事,就不等王大人了。” 军士说:“也好,王大人走时也说了,怕他朝会晚了,耽误了大人,走时叮嘱我说如果大人实在等不及,就让我送大人出去,请你见谅。” 曹利用笑道:“没关系,我与王大人是老朋友了,不在乎这些,就你送我出去也是一样的。” 军士便带着曹利用出了驿馆。曹利用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与军士说着闲话,问这是哪儿,那是什么地方?住着什么人物。 正走着,只听见契丹营中喊起“皇太后万岁,皇上万岁”的呼声来,曹利用惊问:“他们这是干什么?” 军士笑道:“这是皇太后,皇上视察军营,将士们看见了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口号。” 曹利用说:“你们皇太后、皇上真的在大营里?” 军士说:“这还有假?” 曹利用说:“听说前天你们死了一个大人物,是谁?” “大人物?”军士睁大眼睛看着曹利用,摇摇头,说:“没听说过。” 曹利用看了看军士,他不像撒谎的样子。曹利用没有打探到死者是谁,但可以肯定,那人不是契丹的皇上。他到底是谁呢?唉,先不要管他,也许真是王继忠说的,他只是一个普通将军。管他呢,这样也好,宋辽两国没有结很大的仇怨,对和谈大有好处。 想着这些,曹利用无心再看契丹的营寨了,快步走向营寨大门,军士送出营寨,对曹利用说:“大人,我只能送到这里了,王大人说了,希望大人回去以后,多多为两国和平大计美言。” 曹利用说:‘请回去告诉王大人,请他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 曹利用一回到澶州,很多人就把他围住了,向他打听契丹的情况。 曹利用看见王继英焦急,期待,胆怯的目光,快步向他走去,冷不丁一看,陈尧咨站在王继英的不远处。曹利用便停下来脚步,只和李继隆,石保吉说话。 王继英则直愣愣地看着他,希望曹利用向他走过去,但是曹利用仿佛没有看见他。 李继隆说:“曹利用,刚才我们听到契丹营中高呼万岁,这是怎么回事?” 曹利用说:“回大人,那是契丹皇太后、皇帝巡视军营,军士们喊的。” 石保吉说:“契丹军士们喊的?河对岸几十里都有喊声,气势大的很呀。” 葛霸说:“是啊,我手下那些士兵听了,都害怕的不得了。” 石保吉说:“确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