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七十九、万众相迎 (第2/3页)
梁王耶律隆庆,楚王耶律隆佑带着后宫嫔妃,王公大臣出城二十里迎接。令萧绰没想到的是,迎接队伍远远不止这些人,在这些人后面还有更大一群人,这些人被士卒们隔离到大道两边,一直向前延伸着,看不到尽头。有人说他们已经排到城门口了。 人们都兴高采烈,像喝了酒似的,脸上红彤彤的,闪着蜜一样的光辉。有的人手里拿着彩旗,有人怀里抱着酒,伸直脖子,盯着走过来的队伍。 皇帝耶律隆绪比萧绰早一步到达南京城外在一个巨大的彩门下,等候着萧绰的到来。 彩门后面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中间建立着一座高台,披红挂彩,打扮得喜气洋洋。广场上也站满了人,士兵不得不出来维持秩序,拿出粗大的棍棒驱赶热情高涨的群众。 正午十分,萧绰到了,彩门下跪了一大片人。 萧绰看见彩门上,一边写着“光耀千秋”,另一边写着“和平万岁”。 萧绰看着,心有所动,顿时高兴起来,又看见无数激动热烈的人群,心里越是兴奋,笑着让众人平身。 众人起来后立即围着萧绰,不停地问候,萧绰一一地与他们相见,耶律隆庆,耶律隆佑见了萧绰,他们都哭了。 萧绰也在人群中搜寻着,萧菩萨哥、她找到了,萧耨斤她也找到了,观音女找到了,长寿女找到了,所有人都在这里,该来的都来了。但萧绰的目光仍在人群中搜寻。 韩德昌知道她在寻找越国公主,便走过去,说:“皇太后请登凯旋台。” 萧绰看了看韩德昌,恍然醒悟,脸上掠过一丝外人不曾觉察到的痛苦,举步走向了广场中间的高台。 康延欣扶着萧绰上了高台,耶律隆绪,耶律隆庆,耶律隆佑,韩德昌也登上了高台。 萧绰一到台上站定,广场上立即响起“太后万岁”的热烈的呼声。 萧绰抬起手向大家示意,呼声又热烈的喊起来了。 萧绰本来想对人群说几句话,可是,不知为什么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说不出来,只得让耶律隆绪讲。 耶律隆绪讲了一些什么,萧绰完全没有听清,她只想早点结束这个仪式。此刻,她真的感到累了。 耶律隆绪还在叽里呱啦地说着,台下热情高涨,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地传向四方。耶律隆绪每说到重要的地方,人群中便爆发出激烈的鼓掌声和欢呼声。 萧绰皱了皱眉头,茫然地看着欢腾的人群,似乎不知道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她回头看着韩德昌,见他也兴奋得很,脸庞红彤彤的,眼睛亮闪闪的。 萧绰低声地问康延欣:“这些人在干什么?” 康延欣吃了一惊,说:“他们在欢迎皇太后凯旋。” 萧绰“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她喜笑颜开地对康延欣说:“诶,这里摆摊怎么样?” 康延欣大吃一惊,惊骇地看着萧绰,伸手拉了一下韩德昌。 韩德昌回头看着萧绰,只见她的脸也红彤彤的,眼睛也闪闪发亮,跟前两天在榷场里一样。 韩德昌惊讶万分。 耶律隆绪停下来说:“太后是不是有话要讲?” 韩德昌低声说:“皇太后喉咙有些不舒服。” 于是一群人走下高台。一走下来,萧绰立即镇定下来,看了看韩德昌,露出难堪的样子。广场上,停着一辆金碧辉煌的九龙辂,马已经套上了。萧绰登上九龙辂,突然,听到人群中爆发出更热烈的呼声,她回过头来,只见激动地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南边的路上。只见那边走来两个人个,一个是张俭,另一个是王继忠。 萧绰皱了皱眉头,钻进了九龙辂,耳畔不停地响起上将军的欢呼。萧绰一等韩德昌坐下来,就令人启动了马车。 欢迎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安东门和迎春门,城楼上彩旗飘扬,挤满了人。 安东门口还摆了一副香案,点燃了又粗又长的檀香,烟雾缭绕,香气四溢。 萧绰不得不在城门口从车内走出来,站在九龙辂上与激动的人们,挥手致敬。 进了城门,城内愈是气氛热烈,街道上,门楣上都插上了旗帜,彩布。有的门前还摆放了腊梅花,正凌寒怒放。 见到梅花,萧绰很是欢喜,惊奇地说:“梅花开了,真的开了呀。” 韩德昌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为什么盛大的欢迎仪式,她几乎无动于衷,一株梅花却让她如此惊喜。 沿途都是欢呼的人群,随着九龙辂的行进,人群也不断地移动,像一股潮流跟在后面。 幸好前面有军士开道,但队伍依然走得很慢,沿途不断有载歌载舞的人们,不断有人敬献物品,不断有人焚香礼拜,不断有人要求见皇太后。 军士们没有办法,只好不停地向人们解释:皇太后今天有些累了,请大家让开道路,让皇太后早点回家休息。 于是大家,又退而求其次,要求见到上将军。 但这个要求也不能满足了,因为上将军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阵势,在城外凯旋广场被围后,又折身回去了,现在连人影都找不到了。 王继忠去了哪里?他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挣脱出来,这比陷入敌军包围还恐怖得多。他被人流冲击着,像稻草一样,一会儿冲到这儿,一会儿又冲向哪儿。到处都是叫嚷的声音,到处都是挥动的手臂,像漩涡一样把他吸了进去。 张俭见势不妙,立即让军士好不容易分开人群,将王继忠救了出来。二人逃命似的离开了那里。 过了好久,王继忠还惊魂未定。 张俭说:“继忠兄,我看东门是进不去了。” 王继忠喘着粗气,说:“那怎么办?皇太后已经进去了,这么多人,不知她怎么样了?” 张俭说:“皇太后没事,她身边有好多侍卫。” 王继忠说:“哪个城门的人少?” 张俭说:“北门,我们从北门进吧。” 二人来到北门,却看见门口仍然聚集着很多人。 张俭说:“继忠兄,你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