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落日圆_二百八十一、除宫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八十一、除宫籍 (第3/3页)

被侍卫推了出去,萧夷懒哈哈大笑,说:“萧燕燕,先帝不会饶了你的。”

    萧夷懒是萧绰的亲二姐,汉名萧姿,又名萧燕姿,嫁给宋王耶律喜隐,生子耶律留礼寿,父子叛乱先后被杀,后来,唯一的女儿也自杀而死。萧绰怜惜她孤苦,对她格外照顾,没想到,今天却这样极力地反对她,令她既难堪有恼火。

    等侍卫将萧姿押出去后,萧绰扫视了一遍堂下,说:“大丞相的功劳,国人有目共睹,他不配陪葬,谁配?在你们心中只有出身,只有地位,但是出身和地位能代表忠心吗?耶律罨撒葛,耶律喜隐都是先帝的亲兄弟,但是都谋反,阴谋害死先帝,让这样的兄弟陪葬先帝,行吗?大丞相虽是外人,但对先帝忠心耿耿,可昭日月,这样的忠臣,陪葬先帝难道不比那些乱臣贼子更可靠,更让人放心吗?”

    堂下安静了,萧绰又说:“自古都有忠臣伴明君的先例,唐太宗死后陪葬的不都是忠臣吗?这才是对忠臣最高的封赏。”

    堂下一片寂静,都看着萧绰。

    萧绰说:“我们契丹人不是心胸狭窄之人,都是草原上豪放的汉子,有草原一样宽广的胸怀。太祖皇帝心胸可容四海,四海贤能之士都聚之麾下,为他所用,所以,太祖一举吞并天下,建立了大辽国,太祖能容四方之士,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今以后,凡我大契丹臣民一律平等,不能有特殊阶级。”

    萧绰说罢,只见王继忠走上前,说:“太后英明,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太后恩泽四海,天下归心,何愁英雄不来,豪杰不归?契丹兴盛,指日可待。”

    王继忠话音一落,张俭,邢抱质,邢祥,高正,丁振,韩杞,王熙载,武白,杨皙,康延寿等一大批汉臣都齐声附和。

    其他各族也纷纷附和,称赞皇太后贤德,赞成韩德昌陪葬乾陵,还请求给他增禄,允许他养兵两万。

    韩德昌连忙说:“诸位,我耶律隆运德薄才浅,受先帝知遇之恩,自愧不能报答,今蒙皇太后恩赐,礼遇深厚,愧不敢当,请皇太后收回成命,臣别无所求,只求能常伴先帝身边,为婢为奴,服侍先帝,就已知足了。”

    契丹族人,见势不妙,各族之人都已赞同,自己势单力薄,又见萧绰态度坚决,只得同意对韩德昌的封赏。

    这些年来,契丹八部内乱频起,元气大伤,又经过耶律贤,萧绰政体改革,逐步取消了八族特权,八部势力大不如前,说话的的声音也不响亮了。

    萧绰说:“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择日颁布诏令。”

    萧绰说完,气息倒流,猛烈地咳嗽起来。她捂着胸口,脸涨得通红,大汗淋漓。

    康延欣立即上前,扶住她,说:“太后,臣扶你回宫。”

    萧绰点了点头。

    康延欣说:“皇太后有点不适,朝会到此为止,诸位回去吧。”

    康延欣说完,扶着萧绰站起来,朝后宫走去。

    众臣站在大堂上,看着萧绰离开,好久还能听到剧烈的咳嗽声。

    韩德昌也跟了过去,耶律隆绪向堂下挥了挥手。大臣们都默默地离去。

    次日,萧绰到西山去了,住进了凤凰岭脚下的龙泉寺。

    这时才到二月,虽有东风吹拂,但是寒气依旧逼人,龙泉寺的方丈腾出了几间上好的房间,让萧绰居住。

    耶律隆运在萧绰上山的那天也来到龙泉寺,他怪萧绰上山没有告诉他一声。

    萧绰却说:“你上来干什么?”

    耶律隆运说:“我怕你一个人在山上不方便,来陪陪你。”

    萧绰说:“你不在南京筹备王府,上山来干什么?朕又不是小孩子,要你陪什么?”

    耶律隆运说:“我担心你的病。”

    萧绰说:“朕的病都是被你气的,你快点下山,莫在这里气朕。”

    耶律隆运莫名其妙地看着萧绰。

    萧绰说:“你还不明白朕的心吗?朕为什么要让你陪葬乾陵?朕是怕孤单。”

    耶律隆运说:“我知道,我也怕你孤单,我才要陪着你,我不要什么王府,只要陪着你。”

    萧绰说:“你傻呀,如果你自己连王府都没有,朕就是给了你的陪葬地,你也陪葬不了。”

    耶律隆运恍然醒悟,说:“你说得对,我这就下山去。”

    萧绰说:“好好地筹建,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心意。”

    耶律隆运含着泪说:“你放心,我绝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耶律隆运说罢,出了龙泉寺,萧绰送出寺外。

    耶律隆运说:“我下山后,让耶律敌鲁上山来。”

    萧绰说:“不用,寺里的方丈也是一个好郎中,朕有他看病就行了。”

    耶律隆运说:“说的是,我记得方丈还会吐纳之术,让他教一教你,或许对你的病有好处。”

    萧绰说:“朕知道,你快回去吧。”

    耶律隆运回到南京,可是心里总放不下萧绰,每天差人给她送些东西。

    送东西的人回来之后,他总是要细致地询问,从萧绰的病情到她的起居,从她穿些什么到她吃些什么,从她身体情况到她的喜怒哀乐。

    虽然他得到了细致的回答,但是一颗心依然紧张着,怀疑送东西的人看的不够认真,甚至胡编乱造,敷衍搪塞。总想亲自上山去看看。

    这天,耶律隆运门前来了一大群人,领头人见了耶律隆运,说他们是来修建王府的。说完,耶律隆运的管家便带走了那群人。

    耶律隆运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让人把工头叫了回来。

    工头见了耶律隆运,问:“大丞相叫小的有什么吩咐?”

    耶律隆运说:“走,跟我走一趟。”

    工头问:“大丞相要去哪里?”

    “去西山。”耶律隆运说。

    工头睁大眼睛看着耶律隆运,说:“去西山?去西山干什么?”

    耶律隆运说:“修别墅。”

    “修别墅?”工头大声说,“大丞相要在西山修别墅?”

    耶律隆运没说什么,出了门,骑上马走了,工头也骑马追了上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