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第一次交手 (第2/3页)
华宫殿没那么圆满、豪华。 “好啊,那就多发展几家媒体,做好MassCommunication。”Michael·涂嘴角一翘,湾湾的媒体多发达,每天都有人在扯着嗓门叫嚷,自己留学的美利坚也是整天接受媒体轰炸,媒体就是自己的地盘,用来打击内地的小家伙,自己也太胜之不武了。 那就权当作练练手吧。 还有一个想法他没说出来,估计说了也没人能帮得上忙。那就是独资公司的事情。 由于MS在全世界都不喜欢与当地企业合资,而按照华国政府关于外资成立独资公司的相关政策,独资公司的产品必需以外销为导向,而MS公司的产品却是以华国本地市场作为销售目标的。公司偏好与当地政策冲突了,或许MassCommunication能帮助自己解开这个死结? 新的办公场所,新的会议室,新的工作制服。一切都是新的,包括Michael·涂本人也是新的:上任不到一个月。 有记者很快发现了一丝不寻常,想也没多想就问:“涂总,没想到贵公司这么新奇,我们以前去的不少外资公司都比较随意,甚至都没有要求穿西装带领带。” 这句话没来由地让Michael·涂很是不好意思。 其实来自湾湾的他也清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都比较随意,制服、标准化穿着等很少见,大家讲究轻松随意,穿着更是个人自由的一部分,越是后台越是随便。很多研发人员甚至穿着拖鞋、上衣纽扣也斜敞着、乱哄哄的发型也没人说。 恰恰是东方几个刚刚兴起的经济体,似乎非要与华国拉开距离一样,什么都要不一样,而且这些“什么”都被打上了“专业、标准化和现代管理”的标签。 Michael·涂本想在每个细节上打造出不同的姿态,没想到记者们见多识广,还能站在更高的视角进行一番评判,他只能干咳了一声才说:“我们是个跨国公司,涉及各个分公司的工作协调,所以要是标准化方面做得不太好,可能会有一些业务协同方面的困难。” 记者本就是随口一说,这些内容又不会播出,也就没有发挥。 不过,有的记者却感觉有些不对劲:燕京办事处不是单纯地销售和业务联系,难道还有研发任务? 刘本胜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通讯稿,基本上为此次采访定了性。不过,有些人却感觉缺了点儿什么:通篇都是MS公司认为,难道没有对小博士学习机公司的正面回应吗? 所以,话题就从这里开始了。 Michael·涂听到这里,微微一笑:“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小事,是一些竞争对手想要阻拦我们服务更多用户和消费者、阻止他们享用我们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是不会让他们得逞的,所以这次就是对此进行澄清。” 记者:“现在已经走向诉讼流程了,不知道贵公司该怎么应对——我是说除了澄清之外。” “我们当然会配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比如我们会提供一些书面材料,证明我们的资源、资金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要知道,没有这些基础,是不可能开发出这些产品的。” 记者:“您的意思是:您不打算去应诉?” “应诉的方式有很多种,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诉讼’这个词。毕竟那太OFFICAL了,应该是表达一下我们的态度,毕竟这是不对等的两方。YOUKNOW,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我们甚至不会看他们一眼。” Michael·涂的回答围绕着通讯稿,可是他却算漏了一件事:记者们可不会白白跑一趟,通讯稿代表着篮子里已有的菜,自己来一趟可不是做搬运工的。 除了政府部门的官方发文和授权发布,媒体必须一字不漏、原汁原味地刊登,其他商业机构对媒体可没有这种约束力。 记者:“那么请问小博士学习机用的是什么方法?” “这个···我们不是很清楚,我们也不会去研究他们。毕竟我们是一个跨国公司,有自己强大的研发力量,不需要去COPY华国···乡下···内陆的技术。” 没想到,这下子捅了马蜂窝。华国大陆该怎么称呼,湾湾和香江等地的人其实没有固定的说法,尤其是Michael,虽然号称“大师级公关能力”,可那些是针对有关部门,不是针对公众。 尤其是他那夹杂着洋文的“国语”,更是让内地的记者们倒了胃口。有记者当场就不满了:“也就是说,你们并不清楚对方究竟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吗?” 这个领域绝对是Michael的软肋,不过他并不惊慌,自己不懂,记者也是万金油啊:“我刚刚说过了,我们的技术是最先进的,即使在西方也是顶级的。” 记者:“你的意思是,大公司就是最先进的?” 听到这里,Michael心里有些不对劲,可是想想现在华国的导向,似乎没有错,整个国家都在参考南高丽的经验,不就是因为“大的就是美的”嘛:“只有大公司才有足够的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当然了···” 记者:“那请问一下:MS公司在起步的时候,是不是技术比IBM要差?” “我们只是在小众领域,有一些特色和专长。” 记者:“那么小博士学习机就不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了吗?” 用自己的矛,戳了自己的盾。这就麻烦了。 Michael忽然感到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这时候,那些媒体人士不再是来见证或者仰视一个跨国企业,而是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待一个人自圆其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