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3,拼民心 (第1/1页)
唐言命人把使臣队伍里的其他人关进大牢里,单独留下了卫耿羿。 她看着卫耿羿:“这回可以说真正的原因了吧。” 卫耿羿一脸复杂的看着唐言。 “我也不清楚我的选择对不对,皇帝对我很礼遇,说的种种也很好。 但我有眼睛,也有自己的判断力!皇帝虽然是个好人,但他的能力不够,治下百姓穷困潦倒,看得我好心痛! 而你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足安乐,我想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所以,我不能杀你。 那个惠阳王,不过是个不知疾苦的小白脸,凭什么坐在你上首?” 卫耿羿一脸认真的看着唐言。 “我知道你因为惠阳王姓刘,所以想拥立他为帝。但仗是你打的,水渠是你修的,百姓们的富足也是你给的。 所以我要杀了惠阳王,逼你上位。你才是我心目中最合适的皇帝!” 唐言:“……” 她一言难尽的看了看卫耿羿。 这孩子是不是练武练傻了,脑子不太好使? 哪有人会辛辛苦苦的打天下,最后把成果拱手让给他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岩安不过是傀儡罢了。 卫耿羿看唐言的表情不太好,眼中闪过愧疚。 “我知道,杀了惠阳王,会给你们万山军带来麻烦。但皇帝对我这么好,他让我杀了你,我不愿意杀,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杀了惠阳王。现在惠阳王一死,皇帝少了个敌人,算是我给他的交代了。能逼真正的明主上位,我无愧于心。你杀了我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吧!” 说完卫耿羿就闭起了双眼,一副等死的表情。 唐言:“……” 默默的给皇帝点个蜡,这倒霉皇帝,真是太可怜了。 好不容易忽悠了个高手,结果还是个憨货。 朝廷明目张胆的派人杀刘岩安,会给万山军带来的好处可不小。 估计皇帝知道自己派去的人,把刘岩安杀了,会气得吐血吧。 卫耿羿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都属于帮了她一个忙。再加上对方傻得有些让人心疼了,唐言可不准备杀了他。 不过对方毕竟杀了名义上的万山王,想要直接重用也是不可能的。 她拍了拍卫耿羿的肩膀,给对方松绑。 “你做的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我愿意原谅你,也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这样吧,不如换个姓名留在我身边,看看我的所作所为,是否能配得上你今天的用心?” 对方傻是傻了点,但这功夫确实没得说。 刚刚那一匕首的速度,无人能出其右。 留在身边,当个亲卫正好。 卫耿羿有些呆愣。 “你不杀我吗?我可杀了惠阳王啊!” 唐言忍住笑容,一本正经道。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远在京城的皇帝,我要报仇也只会找他,不会牵扯其他人。” 卫耿羿哀愁的叹了口气:“皇帝是个好人,只可惜不是个好皇帝。” 一个能觉得皇帝是好人的人,一定很好骗。 虽然对方的主意有些正,是个不稳定因素。 但唐言有信心,自己能获得对方的忠心。 她拍了拍卫耿羿的肩膀:“别想这么多了,你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好!行,休息休息,明天来找我报到,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卫了。我会让你看到,你今天的选择没有错,我会让天下百姓生活的平安富足。” 卫耿羿还没答应什么呢,唐言就直接让他明天去报到了。 卫耿羿确实也不太聪明,没反应过来自己中了套路,一脸感慨的就点头应了。 几句话解决了卫耿羿,唐言立刻开了个电话会议,召集各位军师,商量接下来的事宜。 于是,第2天唐言就捧着刘岩安的牌位,给大军做动员。 “朝廷竟假以求和的名义,杀了我万山军拥立的明主,简直欺人太甚!” “兄弟们,我们要攻进京城,为万山王报仇!” …… 慷慨激昂的发表了一段演讲,榨干了刘岩安最后的价值。激励了士兵的同时,又给万山大军找了个攻进京城最名正言顺的借口。 与此同时,在外征战的司慕愚等谋士,借刘岩安的死做文章,大力贬低现在的皇帝,同时抬高唐言。 于是,民间各种流传。 帝王不仁,是杀父上位的,现在还亲自派人杀了亲弟弟。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君王,才导致旱灾水患频发,这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不信可以来万山军统治的地方看看。 明明前年还有灾患的地方,只要被万山军收服覆,第二年就会风调雨顺,唐元帅绝对是天命之子啊! 其实有没有灾患全托了最近一年本来就没有大天灾和水利工程的福,但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唐言天命所归的最有力象征。 一时之间,唐言在百姓心中的名望大涨。 很多其他势力治下的老百姓,都盼望着万山军赶紧打过来。 很快就有两座城池,在万山军打过来的时候,百姓直接打开城门,兴高采烈的迎万山军入城。 不仅如此,曾经那位本来应该是第3批来攻打万山军,结果由于受到大太监压迫,中途反叛的那位将军。本身没多大野心,又深深觉得自己不是当皇帝那块料,只会打仗,根本不会治理天下。 于是,这人带着自己的15万大军,和三座城池,直接投降唐言。 唐言热情接纳了对方,还毫无芥蒂的重用了对方。 有了这位将军的先例在,来向唐言投诚的小势力就更多了。 很快,万山军就占据了大部分的江山。 皇帝急得团团转。 他现在在百姓心中的名声极差,必须要想办法扭转过来。 于是皇帝对外说,手机这一神物出现在他治理时期,就是上天对他的认可。 还派人对外传播谣言,说现在的旱灾水患,都是因为惠阳王是个灾星,专门克真龙天子。 看看等惠阳王死后,各地的旱灾水患就明显减轻了吧。 刘岩安死的时间赶在大天灾的尾巴上,这么说也确实没问题。 同时,皇帝还拿出一条琉璃做成,腹内有字的五爪金龙,说是天赐示警神物。 看琉璃金龙肚子里的字,确实预示着皇帝是真龙天子,而作为王爷的刘岩安在搅风搅雨。 百姓心中虽然还存着疑惑,但民心确实渐渐回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