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那个年代,百团大战是禁词 (第2/2页)
了靠,望着绵延不断搬运物资的长龙,非常欣慰。 他高喊着给战士们鼓劲:“同志们,加把劲儿。再往前走就进山了,进了山就安全了。” 团长瞧着呢! 战士们望着那个身影,一个个似乎有了用不完的力气,走起路来也更有劲儿了。 今日,已经是九月二日。 解放了阳泉的各部队,已经开始陆续撤退进山。 而同样这一日,日军的两万援军已经抵达了正太路两段,企图东西夹击八路军。 这个时间点,比历史上还要快一天。 拿下阳泉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影响到整个华北日军。 …… 重庆曾家岩101府邸,结合了中西两种风格,十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一处别墅。 此处是委员长在重庆的四大府邸之一。轮流接受委员长的宠幸。 此时,委员长面前摆着几份新到的报纸,分别是《大公报》,《力报》和《新华日报》。 都在报道八路军搞的百团大战。 委员长早几天,听到八路军在敌后进行百团大战的胜利消息后很尴尬,也很无奈。 他认为这个消息的制造者,应该是他的正规军,而不应该是被他追缴了多年的共军。 但他也不能没有表示,只能捏着鼻子给八路军总部发了一份嘉奖电报。 其实也不能说这段时间,他挥下的中央军在敌后无所作为。 破坏据点多处,破坏公路多段,机会火车一辆并毙敌百余。 这些都是敌后作战的中央军,取得的胜利战果。 放在平时来看也是值得称道的,可要是跟八路军百团大战相比,所差几十倍上百倍。 有些事儿,捏着鼻子认了也就算了。 可还有人在委员长的伤口上撒盐。 大公报的一篇社论标题是:《瞻望北方胜利》。 “宜昌战役以后,三个月来各线无大战事。这战况的沉闷,在敌人方面,照例是在整理补充,以准备下一次的攻势; 在我们方面,也是在观察敌人的动向,针对敌人的企图,以从事新的部署。 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北线胜利的捷音。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尤以娘子关的克复为最。 据报,新井煤矿已被我军彻底破坏,所有矿井机器全部炸毁。 山西重镇阳泉被我军解放。 敌军发言人,曾承认我军此次出动规模之大,并承认平汉、同蒲、正太各路破坏之巨。 不但如此,我军前天更深入敌军心脏地之平津,在廊坊、落华之间将铁路破坏,使平津交通为之阻断。 这个攻势,方在发动,已凌厉无前,收获佳果;而三军用命,人人奋勇,攻势正猛,战果必仍将扩大。 北方的胜利方在开始,而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试略言之。” “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秋季会战的胜利前奏;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大河黑水的儿女们打回老家的先驱! 我们站在抗战司令台上,遥瞻故乡的胜利,这胜利与各战场的胜利汇合,将使疲战的敌军根本溃灭!” 其他报纸皆如大公报一般,全都为北方八路的胜利大肆宣传。 八路军主办的《新华日报》上所发的评论文章更是无所计。 这些报道鼓舞了全民的抗战士气。 可是在委员长眼里,这些文章简直就是对他的嘲讽。 “来人!” 立刻有值班的秘书推门进来。 委员长抓住那一堆报纸,刷的扔到秘书的身上:“我不想再听到百团大战这四个字。凡是写到百团大战的新闻,通通禁止登载。” 秘书稍稍一愣立即应是,将地上的报纸捡起退了出去。 次日,中央宣传部抄发了委员长电令,绝对查禁有关“百团大战”文字的密函。 “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此项名词及有关的新闻,以后绝对禁止登载,立即执行。” 委员长见不得八路军取得的成果,很小心眼的禁止报纸刊登。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是卓有成效。 很快,一道训练出台:《关于以18集团军百团大战为法则加强游击战的训令》。 “经总结查明,游击战术要旨即在准备充分、行动秘密与侦察周到; 而其基础则在对敌后各战区之民众参以组织与爱护,各战区应以18集团军, 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自本年9月起至12月止之持久计划,加强敌后游击战, 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汽车、汽油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 委员长是个聪明人,他也看到了“其基础则在对敌后各战区之民众参以组织与爱护”, 但他的悲哀也正在于此,即使看到了也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中,还要反其道而行之,则是悲哀中的悲哀。 改变要亡党,不改变要亡国。 也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查禁有关百团大战文字的密函,是解放战争中从果党的档案中查到的。 现存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写日记的能是好人吗?反正是够小心眼儿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