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定下一个小目标 (第1/2页)
看到野笋,徐东灿突然眼前一亮。 老家这边的山上,长得最多的是各种灌木,以及野竹子,每年四五月份,开始长野笋,最多的一种本地人叫乌梢笋,只要你背着茶篮上山,一趟拔几十斤很轻松。 越是山林深处,野笋就越多,只是要爬很远的山路,想拿回家需要花些力气,去拔的人并不多。 这时候野笋的价格还不高,所以大家也没重视,加上跟采茶季叠在一起,大家抽不出时间。 最多在回来的路上,随手拔一把装在茶篮里,回家剥壳后切碎,蒸水蛋吃,非常鲜美。 反而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平时经常上山采中药,会抽空去一趟,背一篮野笋回来。 徐东灿前世非常喜欢做的一道美食,叫手剥笋。 它是余杭那边有名的小吃,用天目山的野笋加工而成。 既可以当休闲零食,又可用于餐桌当下酒小菜。 而虞城这边,也有大量类似的野笋,所以这个做法很快流行到这边。 现在大家还没重视这些野笋,如果自己进山一趟,拔几百斤甚至更多,加工成手剥笋,只要卖得便宜,应该有销路。 对了,还可以供应给虞城这边的高档饭店,只要售价低,味道好,比他们买回去自己加工还划算。 反正有空间在,多跑几趟山里,就算几千斤几万斤都带回来了。 定下这个小目标后,徐东灿原本有些焦虑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 以现在的物价,只要卖出去,几千块钱应该能赚到吧! 这样一来,就有了启动资金,可以考虑开自己擅长的美食小吃店了。 心里这样想着,手里的动作一点也不慢,很快把笋全部剥好了,然后放进脸盆里洗干净,去掉根部,开始斜刀切成薄片。 这几条野笋,应该是mama摘茶回来,在茶山附近拔的。 电视里经常看到各地的茶山景色,会把低矮的丘陵全部开垦成茶山,用航拍技术看过去,连绵不断,非常壮观。 村里的茶山不一样,大多开垦到半山腰就结束了,茶山上面依然是柴山,长了灌木和野竹。 而竹子最神奇的地方,就是竹鞭不断往外扩张,就算中间挖了条很深的沟,也无法完全挡住它们。 有时候茶树中间,会很突兀地长出几株粗壮的野笋,非常神奇。 徐东灿把切好的笋片放进水里氽一下,然后装在盆子里,又把酱rou切成薄片,准备一会儿一起炒。 至于韭菜,当然用来炒鸡蛋,加上中午吃剩的半碗油渣拌酱,一碗苋菜梗,足够四个人吃了。 “哥,你在炒什么?怎么这么香?”厨房里的香味让徐东莉坐不住了,探头往这边张望。 家里就那么几道菜,她每天也快吃腻了,没想到今天哥哥上灶,居然弄得这么香,可把她馋坏了。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徐东灿没有告诉她菜名,只是笑着答了一句。 材料没变,炒的方法换一换,效果就会不一样。 mama不管炒什么菜,都用同一种方法,就是把材料下油锅翻炒,然后放盐,最后加水煮熟,放点味精就算完事了。 徐东灿从灶上拿下一块老姜,切了一些姜丝,又拿了一片八角,一块桂皮,下油锅爆香后捞起,再放进酱rou爆炒,香味就浓了。 否则为什么大厨做的菜这么好吃,普通人只会糟蹋好材料? 他前世开了十年小吃店,做这些普通的家常菜,真的太简单了。 “这么神秘——”徐东莉见他不肯说,转头哼了一声,不理他了。 初二的课不算紧张,只是mama一直盯着她的学业,所以不敢放松。 等两盘菜出锅,爸爸也从田里回来了,洗脸后坐下来,等mama把最后一批茶叶做完,就可以吃晚饭了。 “你怎么回来了?今天不上班啊!”徐建根在家里没什么存在感,此时看到儿子,随口问了一句。 “嗯。”徐东灿点头应了一声。 父亲以前在乡办小厂当机修工,虽然一个月只有三十几块工资,不过他向来自我感觉良好。 每当有人叫他徐师傅,就会矜持地点点头。 家里还留了不少照片,都是他以前跟领导出差时拍的,穿了件中山装,人看起来很精神。 工厂倒闭后,不得不回家条农,一开始他还放不下面子,经常跟mama吵架。 五年过去了,现在已经跟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 只是依然好面子,因为懂些机械知识,村里有人家打稻机、拖拉机什么的坏了,就会请他去看看。 被人叫几声徐师傅后,就会飘飘然,修了大半天,误了农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