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保鲜的最终秘密 (第1/1页)
姜余回来这段时间非常忙,就是给汤姆·希克斯发电子邮件,也是趁着晚上空闲的时间。 ip地址当然不是显示他这里的。 以他如今的水平,完全可以绑架世界绝大多数的“rou鸡”,然后再代理他们的邮箱发出去。 这些天,姜余基本都呆在实验室。 他在观察这些牛rou能够保鲜的基本原理。 通过碳14的鉴定,这块牛rou存在了1100多年,上面的初代细菌基本都不见踪影,只留有最近几天产生的细菌。 这就说明,这块牛rou在出厂之前经过特殊灭菌处理。 然后经过无菌封装,再放入罐头里面。 当然咯,即使没有微生物,许多食物也会腐败的,特别是rou类食物。 rou类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中有许多酶类,能够分解细胞中的各种成分。 细胞活着的时候,这些酶各司其职,受到细胞调节功能的控制,不会“瞎忙活”。 一旦细胞死亡,这些酶在短期内还死不了,还具有自身的功能。 但细胞死亡后,细胞的调控功能没有了,这些酶就失去控制了,细胞本身都会被这些酶类给分解了。 这就是“细胞自溶”。 也应该算是腐败吧。 有一些办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盐渍,就是用高盐分使酶失活,从而避免细胞“自溶”。 像咸鱼、咸rou就是如此。 据说,我们华夏的一个少数民族把猪rou全部塞满盐,放在一个阴凉通风的储物区,就可以保持上百年不腐烂。 还有脱水,如做成rou干,也可以使酶失活。 草原上的民族基本都会这种技能,尤其是在古代。 水分含量高的蔬菜类也容易发生“自溶”。 不过相对来说,植物类食物的保存相对容易一些。 特别是水分含量低的种子类食物,如小麦、水稻、豆类等。 但是这块牛rou却比较特殊。 它没有使用高浓度的盐,也没有脱水处理。 姜余通过高倍电子显微镜能够发现那些特殊的酶类,并没有完全失去功能。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观察。 他发现这些特殊的酶类正在还缓慢的一点点开始复苏。 没错! 他们正在开始缓缓复苏,恢复基本的功能——腐烂这块rou。 也就是说,它们正在复活。 这太特么惊悚了! 这完全违反了科学定律! 任何东西都不是永远的,保质期也是如此。 构成食物的主要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它们就算逃脱了被细菌分解命运,也不是可以永远保持稳定的。 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半衰期。 什么? 分子也有半衰期? 这不是用在放射性元素的特性么? 其实并非如此,只要是有固定概率发生的事件都可以计算半衰期。 何况这些rou类食物。 现在,就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摆在面前。 为什么它们会复活? 难道是因为它们一直没有死去? 它们一直处于冷冻休眠状态,一直到最近几天才开始苏醒? 就好像未来人类为了穿梭宇宙空间,会让自己一直处于深度休眠状态。 也或许,飞船在闯入时空隧道中,这罐头所在区域被黑雾中的未知生物释放了某种物质。 而这种物质恰好又有时间属性,让这些牛rou处于相对的时间静止状态。 那些所谓的分子半衰期,也就无从谈起了。 也只有这样的解释,才能够说明这些牛rou没腐败的原因。 姜余的这种推测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如果真是这样,想得到完整的保鲜技术就有些复杂了。 想要被解剖的生rou处于深度休眠状态,无异于有点痴人说梦,但事实如此。 首先,姜余要做的就是用排除法,确定这两种可能性的一种。 如果是时间静止状态,那就说明碳14的检测方法是错误的,是无效的。 换个说法,就是用碳14检测后,顶多就是百年左右的时间。 因为碳14也是通过半衰期,来检测有机物品的年代。 而刚才通过碳14的检测,牛rou确实是有1000多年的“年龄”。 这与菲菲的描述非常吻合,因此,可以排除时间静止这种猜测。 那么,牛rou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这种猜测是可以成立的。 姜余就要搞清楚,是什么玩意让牛rou这样的死物也可以进入深度休眠?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食品保鲜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只要这个技术能够被破解,那么全华夏,甚至是全球生物都会因此而受益。 那么,西方所谓的“诺亚方舟”拯救计划,就是一个笑话。 大规模生态危机爆发,亦或者大规模自然灾害,甚至是全球核武对攻。 而在此之前,华夏人只要在喜马拉雅山脉,或者其他高原等地储藏足够多的食物,华夏人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就算以后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 一连几天后,姜余手上剩余的牛rou已经开始腐烂,尽管,有些牛rou还是放在0度以下的环境中保存。 很明显,经过休眠技术处理过的食物,必须尽快食用,否则极易腐败。 就好像我们平常购买的食品一样,里面总是有一道警告语:开封后,请尽快食(饮)用。 这就说明,这些食物,一旦开封,就会受到细菌侵袭,容易变质腐败。 这些废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五星罐头里面的牛rou,没有经过化学防腐剂的处理。 凡是经过化学防腐剂处理的食物,使食物不受微生物感染,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腐败。 一般来说,这样产品很难把防腐剂清洗干净,除非用另外一种化学材料进行中和反应。 那这样东西谁还敢吃? 不要随便相信那些所谓带有“绝不含任何防腐剂”标签的食品,因为某些香料或者调味料也可以防腐。 姜余研究了许多天后,都一无所获。 接到学校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来到了京都理工大学的实验大楼。 从实验室主任手里,他拿到两份资料。 一份属于化学系专家教授的,一份属于生物系专家教授了。 经过仔细的查看,生物系给出的资料证实了他的猜测。 罐头牛rou确实跟一般的牛rou差别不大,只不过多了一点卤味调味品和少量的盐。 姜余并没有给这些专家教授们说明这份牛rou的来历。 所以这份实验后的生物数据资料,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 化学系给出的资料无疑就厚实了许多。 他们除了给出牛rou本身和附着调味品的化学成分外,还多出了一件特别奇怪的报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