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 大海捞针计划 (第1/1页)
彭亚军已经被陈大找到,并且把人送到了京都理工。 如果不是陈大过去接人,彭亚军恐怕还真来不了。 这家伙连最基本的身份证都没有,不要说初中毕业证,小学毕业证都未拿到。 姜余真的很纳闷,他到底是怎么破解世纪难题的? 他跟陆加羲的遭遇完全不同,但两人的心性和智慧却是一样的。 姜余甚至有些怀疑,彭亚军是不是陆加羲的转世。 彭亚军也算的是千年难遇的一个天才,这种人少之又少。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的成就并不会次于牛顿、爱因斯坦等人。 姜余建议杨校长给他一个教授的职称。 杨校长也很纳闷姜余的决定。 为此,姜余只能苦笑着说了一句话。 “此人的智慧在我之上,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杨校长一听,心里顿时乐滋滋的,但随即又眉毛一翘,装作很严肃的样子。 笑出来就不好了,免得被姜余误会是幸灾乐祸…… 彭亚军现在是个百万富翁,不愁吃穿喝,找一个好点的老婆问题应该不大。 这家伙从小到大的经历,锻炼出了一个超强的心脏,承受能力非比寻常。 虽然身体有点虚弱,左腿有点瘸,但他精神面貌非常好、非常阳光。 既有钱,又有超级智慧,这样都找不到老婆,天理难容啊! 另外一个传说中的“控分王”也来到了京都理工。 他的名字叫白东明,湘省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出生。 这小子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三岁就可以背诵乘法口诀。 五岁就自创一套心算法决。 说他聪明绝顶,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物极必反,这小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超强,语言和艺术却是一塌糊涂。 对语文和外语这两个科目基本上没有任何天赋。 就算死记硬背,他也搞不定。 今天背了,明天就忘记。 据说,他的语文成绩还是抄同桌的,否则最多二三十分。 同桌的英文也超烂,两人算是半斤八两。 如果高考,白东明坦承自己最多拿个500分。 这还是这套数理化满分的前提下。 他家里条件很普通,读书的学校也并不怎样。 班主任对他这种偏科生不看好,他也是失去了信心。 这家伙完全就是个极端。 姜余跟他见了一面,发现这小子居然是一个超越人类的存在。 这小子有一个超强天赋技能——大数据整理综合分析。 假如,一本公司的流水记录或者是一台机器的整体数据说明书。 他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判断出哪里有错误、遗漏。 也就是说,凡是有大量数据记载的物品,他可以做到查漏补缺。 就如他之前三年的考试分数,能够严格的把控在360分那样。 这和他从小培养出来的心性,以及他自创的心算法决有关。 姜余相信这更多的是天赋。 谁小时候愿意整天盯着那些冷冰冰的数据胡思乱想,最多就在树底下数蚂蚁。 可别小看这个技能哦。 在很多科研的领域,这可是堪比人形电脑。 比如说在复杂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AI等等。 他可以在应用程序的逻辑层面和数据方面找出详细的错误和遗漏。 简单来说,就是找系统漏洞。 当然,这也需要他熟悉相关的系统知识。 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等科研领域,这家伙的天赋技能是一个杀手锏。 它可以大大节约系统开发的时间,打造超强悍的杀毒软件。 当年,桦国原子弹的研究开发,如果有他的参与,至少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时间。 姜余打算在这一两年,先让白东明多学习一下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汉语言编程等相关知识。 当然,高等数学和逻辑方面也需要他多看看,都了解一下。 这样有助于更好的发挥优势,提升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实现和分析协同过滤算法、运行和学习分类算法、分布式Hadp集群的搭建和基准测试、……数据cao作等等。 最后才让他参与到航母和舰载机的制造工程中。 说他是人形AI,真的是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 彭亚军注重数学理论问题,白东明偏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两人都有超强的天赋能力,是一对鬼才。 “老杨,真是捡到宝了,就这两个家伙完全可以帮助咱们的学校短时间内打造成世界顶级理工名校。” 杨校长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激动之情,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老子果然没看错人,如果是换作其他人,这两个超级天才就被埋没了。” “你呀,就是现代版的伯乐,总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闪光点……” 姜余听这话的语气,怎么感觉这么别扭? 杨校长就好像是夸他自己一般。 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 其实,姜余发现的天才并不只有他们二人。 还有很多偏重理科的天才,就算全部满分的也有几个。 只不过他们没有这两个家伙那么突出而已。 这些人都是给了保送名额,下半年开学时候就会过来报道。 这些天才们,如果是换作京大或是华清,估计都是爱理不理的。 他们学校的状元都不少,偏科生估计没有那么容易进去。 尤其是彭亚军和白东明,倘若没有姜余,他们可能会自甘堕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今年的招生政策肯定不会再延续,但是“大海捞针”计划不会变。 杨校长通过召开校委会,把这条计划的实施政策和待遇方案写进了校规和招生条件中。 为了避免后来继任者胡乱更改,上面还特别注明:必须经过校委会和在校学生集体同意才能更改。 姜余总算是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卷毛哥打了电话给他,说是最新的整车总装线和发动机生产线已经全部安装完毕,还剩余的两条和工业机器人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 肯定是交给京都第三机床厂,让他们逆向工程处理。 有这个玩意的图纸,以后就不需要进口了。 姜余准备改造一番后,用在航空航天领域。 这也算是一个大买卖了,科技含量十足,垄断性质很明显。 京都第三机床厂有了这一套技术,可以慢慢摸索出更多的生产工业技术。 到时候,桦国的工业基础会更加扎实稳定,高新技术领域会更快的突飞猛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