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章 还没想好 (第1/1页)
简单洗了手脸,郝梦云一边喝着孟蓁递来的红糖姜水,一边从袖袋里掏出两张契书、几张银票递给孟蓁,“这是你们家那两间铺子的红契。” “买铺子一共花了四百五十两,打点那些小吏、差役以及牙人花了差不多十两,另外你严叔叔还拿了二十两去感谢他的一些朋友。” “这是剩下的七百八十两,我觉得你可以再买一些田地。” 孟蓁略一思忖,“那我改天去找一下里正爷爷。” 郝梦云喝着糖水微微点头,“有看中的就赶在衙门封笔之前买下来,你严叔叔也好尽早帮你换成红契。” 孟蓁点头,视线转向一直不太自在的严振武,“严叔叔是哪里不太舒服吗?我怎么感觉您有些心神不宁?” 严振武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没、没有,我就是、就是......” 就是了半天,严振武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孟蓁一头雾水,苏慎却是隐约猜到了一点端倪。 他不着痕迹的帮严振武解围,“对了,严叔叔,我让你们代买的墨条和纸张,您有帮我买回来吗?” 严振武如蒙大赦,“买了买了,我已经给放到东屋去了。” 东屋是孟蓁和孟启的住处,也是孟启平时练字、读书的地方。 孟蓁有些意外严振武的手忙脚乱,她总感觉,自己的这位叔叔有那么一丢丢的做贼心虚。 可她师傅却又一脸淡定,难道是她想得太多?过于多疑? 还没等孟蓁想出个所以然来,郝梦云就已经随手拿起了之前孟蓁和苏慎打的几根络子,“呦,几天不见,蓁蓁你打络子的手艺有长进啊。” 她准确地把苏慎后来打的三根络子全都挑了出来,“这几根你打的明显比之前那几根好。你这是突然开了窍了?” 孟蓁:...... 郝梦云见她神色复杂,心下不由多了几分好奇,她问孟蓁,“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还学会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了?” 孟蓁指着郝梦云特意挑出的三根络子,“您手里拿的那几根络子,是阿慎上午才跟我学着打的。” 郝梦云这下是真的被震撼到了,她忍不住惊呼,“什么?你说这些是阿慎打的?” 孟蓁微微颔首,“现在您知道我为什么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了?” 她已经彻底豁出去了,丢脸就丢脸呗,反正她也不是第一次知道自己不擅长女红。 跟着她娘学了这么多年,孟蓁迄今为止也还是只有裁剪缝补能够拿得出手。 其他诸如绣花儿、打络子,她就只能勉强做到不让自己出丑、丢人。 当然,跟郝梦云这个啥也不会的侠女相比,孟蓁的这点水平其实也不算太低。 郝梦云很是感叹了一番苏慎的心灵手巧,严振武却是关心起了苏慎的人生规划。 他问苏慎,“你以后应该是打算走科举入仕这条路的吧?那你还是不要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练武上面了。虽说你们还要守差不多两年的孝,你也不能因此就疏忽懈怠。” 苏慎不好跟他说自己其实还没打算的那么长远,他现在心心念念的,就唯有给自己娘亲报仇雪恨这一件大事。 略一沉吟,苏慎选择了使用拖字诀,他装着一副苦恼不已的模样对严振武道:“不瞒您说,我还没有想好。” 孟蓁深深看他一眼,但却没有在严振武面前揭穿他的这个谎言。 严振武挠头,“那行吧,那你先自己斟酌斟酌。” 说着严振武又将视线转向孟蓁,“县城的两间铺子你准备怎么处置?是租出去还是自己做买卖?” “租出去吧。”这事儿孟蓁早就已经考虑过了,她对严振武道:“我打算把我爹娘留下的产业全都落在阿启名下,所以我想打从现在开始就把账目彻底分开。” 孟庆泽两口子对她恩重如山,她有责任帮着他们把唯一的儿子教养成才。 至于孟庆泽两口子留下的那些财产,孟蓁也想全都帮着孟启拿回手里。 买回那些田产、铺面的钱孟蓁可以设法去挣,但是她却并不打算沾手那些田产、铺面带来的一应收益。 严振武虽然觉得她这样有些太过娇惯孟启,但他毕竟不是孟家的人,在孟家的财产分配上面,他也不好多提意见。 *** 吃过午饭,孟蓁把孟启交给严振武照看,她则由苏慎陪着,拎着一条猪rou、一只野鸡、一卷粗布、一坛白酒去了郭里正家。 跟郭里正说了他们想要买地的事儿,郭里正很快就给他们推荐了村子附近的几块田地。 “上田一共有三块,一块是三亩、一块是五亩,还有一块只有一亩半。中田一共有七块,一块......” 孟蓁听来听去,最后选定了面积较大的两块田地,让郭里正带她去看。 郭里正于是把她和苏慎带去了面积较大的两块中田那里。 孟蓁把两块田地来回走了个遍,“我想买那块三十亩的,你觉得呢?” 苏慎微微颔首,他也觉得那块三十亩的中田更合适些。 一来那块地离着村子相对较近,方便他们时时看顾,二来那块地离着清水河就只有一千多米的直线距离,用水非常方便,三来那块地乃是郭里正推荐给他们的所有地块里,面积最大的一块。 两人商量好了,孟蓁就去地头儿找正坐着歇脚的郭里正了。 郭里正倒也爽快,听到两人说已经选好了,就要那块三十亩的中等田地,郭里正立刻主动提出,可以明天陪着他们去一趟县里。 孟蓁跟他道了谢,两人又亲自把郭里正送回家里。 郭里正很是受用——他已经一把年纪了,虽说帮着村里人办事儿乃是职责所在,但小辈们懂得体贴他的辛苦和不易,郭里正当然更加开心。 比郭里正更加开心的,是他的老妻杨氏。 身为里正的妻子,杨氏没少跟村里某些四六不通的倒霉玩意儿打交道。 那些人三不五时就给郭里正找事儿不说,对郭里正的态度也充分体现出了什么叫作“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一有麻烦事儿,他们找郭里正找的比谁都快,事儿解决了,他们立刻就会把郭里正抛诸脑后。 别说是给郭里正送东西了,他们甚至都没有体谅过郭里正的老胳膊老腿儿。 哪像孟蓁和苏慎,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有事儿上门,人家这两个孩子就从来没有空手的时候。 而且人家还格外关照郭里正,知道他岁数大了,腿脚不好,平时进进出出的,人家这两个孩子总是会细心地扶上郭里正一把。 这样的好孩子,杨氏真想祈祷上苍给她来上一打。 至于那些四六不通的倒霉玩意儿,杨氏则是恨不能把他们全都赶出村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