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洪武武将陈兆先、韩政、毛骐等 (第3/4页)
庆、江州。跟随徐达攻下庐州。胡海骁勇,屡战屡伤,手足胸腹之间都是伤口,但斗志却越勇,跟从他的士兵无不受激励并效法。朱元璋为了激励他,授花枪上千户。后跟从大军攻克荆州等地,并胜任宝庆卫指挥佥事,守卫益阳。后跟从杨璟攻占湖南广西,从祁阳进攻永州,首先破城。后攻破四川,平定叛乱。 胡德济,字世美,籍贯不详,胡大海养子。胡大海帅以归太祖。从攻婺州,为诱兵,大破元兵于梅花门外,擒其将季弥章,由是知名。既下信州,明太祖以胡德济为行枢密院同佥,使守之。陈友谅将李明道来寇,胡德济与力战。胡大海来援,夹击之,擒明道及其宣慰王汉二。及胡大海为蒋英所害,处州降将李佑之亦杀院判耿再成以叛。张士诚闻浙东乱,遣其弟张士信寇诸全。胡德济自信州往救,乘懈得入城,与知州栾凤、院判谢再兴分门守。夜半,出敌不意,砍士信营,破走之。擢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移守新城。张士诚将李伯升帅步骑大入寇。胡德济固守,乞师于李文忠。文忠驰救,德济出兵夹击,大破之,详文忠传。胡时德济所部有潜移家入新城者,李文忠疑德济使然。诛其都事罗彦敬,欲微戒德济。将士皆怒,走告胡德济。胡德济怡然曰:“右丞杀彦敬,自为广信作战衣有弊耳,再言者斩!”于是明太祖召德济褒谕之,而责李文忠失将士心。且曰:“胡德济之量,汝不及也。”擢浙江行省右丞,赐骏马。未几,改左丞,移镇杭州。从大将军徐达出定西。胡德济军失利,徐达斩其部将数人,械至京师。帝念旧功,释之。复以为都指挥使,镇陕西,卒。 常茂,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他是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 朱文逊,朱元璋义子,陈友谅攻打太平城,陈军首先攻夺采石矶要隘,花云因兵力不足以敌陈军,主张坚守城池,待陈围城之军兵疲气衰,再出城击之,以少胜多,以逸待劳。无奈朱文逊不纳花云之策,力主花云出城迎战陈军,花云出战,却为陈兵所败。花云再谏朱文逊速速突围,朱文逊却贪恋家眷,再次贻误先机,与花云双双被陈军所擒。朱屈膝陈军反被斩杀。 朱文刚,朱元璋义子,朱文刚和真章随同耿再成镇守处州,后当地发生叛乱,文刚与再成均战死。 李贞,曹国公主朱佛女的丈夫,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夫,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之父。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称帝后,在所有亲戚中,对李贞一家最格外照顾。朱元璋不仅让李贞“敕免常朝,赞拜不名”,还特许他穿五爪金龙的龙袍。李贞年纪大了以后,朱元璋为了方便每天都能看到李贞,就把皇城内城的一套房子赐给了他。朱元璋不仅自己经常去李贞家,皇太子、诸王也经常去李贞家。李贞自己都说“衣冠焜燿于三世,恩泽滂沛于一门,揆今食禄之家未有过于臣者”。李贞对骤然而来的富贵,常不自安。他说:“一旦富贵而忘贫贱,君子不为也。”平时他穿衣服仅求适体,不求华丽,所食饭菜唯取适口,不求奢侈。朱元璋常常送给他衣服,但他穿坏了的一定要缝补好再穿。他还经常向子孙恳切地叙说那些他还是一个普通农民时的情况。在朱元璋的亲属中,李贞年最长,他认为应该给子孙们做个榜样。他说:“今上方以勤俭化天下,吾为戚里之长,苟为奢靡,何以劝率家人!”李贞是朱元璋称帝后唯一一个活着的同辈亲人。李贞病危的时候,朱元璋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李贞的家里,握住李贞的手说:“还认识我吗?”,李贞仰着面对着朱元璋哭,朱元璋也不禁哭泣。朱元璋回宫后,派去询问李贞病情的使臣络绎不绝。李贞去世后,朱元璋为李贞“辍朝三日”,并“车驾临奠”。 李新,濠州人。从渡江,数立功。战龙湾,授管军副千户。 郑遇春,濠州人,明初军事将领。荥阳侯。其与兄弟郑遇霖都以勇力而著名,后郑遇霖与乡人有矛盾,要杀对方,郑遇春出面调停才得以解决。后众人认为郑遇春为贤才。朱元璋攻下滁州时候,以其兄郑遇霖为先锋,攻下数寨,郑遇春也因功升任总管。后攻打芜湖时,郑遇霖战死,郑遇春则帅领其众,后累功获左翼元帅。之后平定陈友谅,身先士卒,却从不自己表彰功劳,朱元璋感到奇异。后攻下六安,担任六安卫指挥佥事。之后与徐达征战山东、河南、河北,后攻破朔州,改朔州卫指挥副使。因胡惟庸案被连坐而死。爵位废除。 郑用,明朝开国将领。曾作为先锋官随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攻克元大都。《皇明功臣传》载:“金坛郑用,官大兴左卫指挥,列功臣第三十八位。”当他年逾七旬,《功臣传》中云:郑用出身布衣,依附太祖起事,战功显赫。他深知太祖生性忮刻,很难容人,同朝日久,必有杀身之祸。所以他年达七旬,无意为仕,遂之请老退养,位让其子郑亨承袭。所以说,郑用功业显赫,自悖不骄,是一位恭谨持重,力保晚节,与功名终的大明将领。 武符,字殿章,安徽凤阳人,生卒年不详。身长九尺,文武双全,是远近闻名的赤马双钩神臂将。鄱阳湖激战,武殿章奉命留守应天府。平灭张士诚,占领金陵之后,武殿章与文武官员及众百姓出迎三十里,接朱元璋。于应天府新皇宫内为朱元璋举行了登基大典。以上按民间传说整理。其封爵史无记载,无从稽考。 文豫章,明朝开国将领。姓文,名颉,字豫章。汉族,秦淮人氏。朱元璋麾下红巾军被困濠州。文豫章受徐达之请,从临淮关带人出发,解了濠州之围,后事不详。 华云龙,定远人,明朝开国大将。元末聚众起兵,后率众归附朱元璋。以擅用故元宫中物,被召南还,死于途中。被追论为胡惟庸同党,除爵,后朱元璋让其子华中接替其侯爵位,为淮安侯。 牛海龙,湖北荆门人,朱元璋红巾军起义中一员部将。陈友谅攻打洪都时,朱文正派他驻守桥布,在帮助邓愈守城时不幸阵亡。 平安,其父平定官至济宁卫指挥佥事,在攻打元大都战役中牺牲。朱元璋于平定在世时就把平安收为养子,改姓朱。平定死后,让他去袭父职。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最初隶属俞通海,随军攻蛮子海牙于采石。因王铭骁勇,挑选为奇兵。交战伊始,他就率敢死队突击敌人,攻占了敌人的水寨,从此多次立功。在太湖和吴军交战,右臂中流矢,拔出佩刀割出箭镞,又投入战斗。得到了俞通海的嘉奖。又随军攻占通州的黄桥、鹅项诸寨。赐给白金文绮。龙湾之战,追赶敌人北至采石,王铭独自突入敌阵。敌兵cao槊刺伤他的脸。王铭三进三出,杀敌颇多。赐给文绮银碗,挑选为宿卫。随军攻取江州,激战康郎山和泾江口,又攻克英山诸寨,提升为管军百户。跟从副将军常遇春征战湖州的升山,再征战旧馆,随后又征战乌镇。前后十几战,功劳甚大,受命镇守松江。移守太仓,捕斩倭寇千余人,再赐给金币。 考察百户中各善用枪者,没有谁能与王铭抗衡。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