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四章 杨家秘辛 (第2/2页)
枪入石,李全使出全身力气竟无法拔出! 李全与杨妙真本是汉人抗金英雄,却被宋王朝视为毛贼,最终腹背受敌,主力尽失。杨妙真不得已投了蒙古阵营! 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盛赞杨妙真“族出名家,世传将种。无儿女之态,有大丈夫所为……” 此后杨妙真被重用,任山东河南两省总督,爵位世袭。 杨妙真生于腐败无能的宋朝廷,虽然是被迫投入蒙古军,终为汉人不耻。但其自创的杨家枪法却口口相传,于山东、河南一带专习。 杨家先祖杨怀九曾任杨妙真部下,因不耻与蒙古人为伍,愤而归隐杨家堡。 此后三代钻研不辍,终将杨家梨花枪法保存得相对完整。 传到杨武烈手上,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年轻时的杨武烈,行侠仗义,抱打不平,常在江湖游历。 五十多年前,在山中偶遇一位异族女子,美艳不可方物,一见钟情,其中欢爱难以言表。 杨武烈流连忘返,山中岁月匆匆,一年后得子。 那异族女子却不辞而别! 杨武烈多方寻找未果,如疯如魔,回到家中,竟大病一场,几乎丧命。 杨武烈见那女人来去如风,便给男婴取名杨啸风,百般呵护,以寄托相思之苦,却被族人不容。 杨啸风资质平平,却异常勤奋刻苦,尽得杨家枪精髓,又胸怀天下之志,嫉恶如仇。三十年前,看不惯恃强凌弱的内门子弟,愤而出手救下一个外门女子,便是此后杨小北的母亲。 杨武烈见那杨啸风敦厚正直,在家族里明枪暗箭过得憋屈,便借题发挥,明弃暗保,让杨啸风去中原自立门户,只待其多番历练,羽翼丰满时,凭杨家至宝继承家主之位。 十三年前,杨啸风送杨小北去崆峒派修习,却在一夜间被灭满门。这飞来横祸让杨武烈几乎痛绝,密派杨啸虎探查真相,并数次亲赴中原,得知杨小北幸免于难,稍感慰藉。 说到这一节,众人唏嘘不已。杨武烈老泪纵横…… 杨小北动容,却又见杨武烈悲愤不已,喝令杨啸天将杨庭骨灰洒于荒野,独自去宗祠悔过,等候发落。 当夜杨啸天自戗于杨家宗祠。杨武烈怜悯,保留了杨啸天的灵位。 至此,中原杨家的灭门惨案真相大白。 杨小北心结已去,祖孙二人抱头痛哭。 又住了三五日,杨家张灯结彩,杨小北认祖归宗! 杨武烈突然召唤杨小北密谈。 杨武烈道:“小北,你父亲去中原时带走的杨家至宝,可曾找到?” “不曾。家里有一间密室,我知道。” 杨武烈肃容道:“要打开!定是藏在里面!那盒子里有一块金色的石头,坚硬无比,杨家祖上代代相传,隐藏着杨家真正的秘辛!” “当时心灰意冷,只当是家中富贵,也未多想。” “你的枪一直是不离身的,却在哪里?” 杨小北心念一动,取出戗龙枪和斩龙刀。 杨武烈细细察看,赞道:“好枪!” 又取过斩龙,竟“噫”了一声! 杨小北笑道:“爷爷不用惊疑,这斩龙之所以制成砍柴刀的样子,前面弯钩正是为了打开密室!” “哦?你这孩子!能打开为什么不赶快打开?”杨武烈嗔道! 杨小北眨眨眼睛道:“这里面也有些曲折。一是当初并不想打开密室,毕竟没有心情。二是斩龙刀被我一个朋友保管多年,并不在手上。三是其中妙用也是因为最近找到了当年炼器之人,临行前才告诉我!” 杨武烈呆了呆,也不细究,却道:“那炼器之人倒是好手段!” 杨小北深以为然道:“那密室也是他用秘法所制,刀枪便是密钥,需同时插入玄机,才能打开。但有外力强来,密室自毁!” 杨武烈摆手道:“毁不掉的,那金石之坚硬,天下无双!你立刻动身吧,夜长梦多!取出来请那高人再炼一把神器,肯定比你手上的要强些!” “爷爷……留了这么多年,只是炼一把神兵啊?不是可惜了?”杨小北苦笑道。 “那怎么办?其中秘辛几代参查不透,不如实惠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