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文武之争 (第2/2页)
半个时辰能聊完的事,硬生生拖到饭点。 但今日毕自严云里雾里绕了一堆,目的却不是为了混个饭辙的。 毕自严今日长篇大论一番,其一是想向朱由检敲竹杠的,此次对满蒙用兵,军饷、犒赏、抚恤,前前后后花了近一百万两银子,这对户部是一个沉重打击。 其二则是要顺带着劝劝朱由检以后没事不要大动干戈。 ‘你受得了,户部受不了啊。’ 而且这不是毕自严一个人的意思,这是李国普、薛凤祥、刘宗周、郭允厚等几个朝廷重臣的一致呼声。 另外,劝谏也只是引子,大臣们的根本目的是借机聊聊朱由检亲征的事,重点打击朱由检要拔高武人地位的举动。 自那场凯旋仪式上,朱由检发表那篇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以五军都督府为根据地的勋贵与武将们迅速勾结起来,频频动作,英国公张维贤家的大门都快被人踏破了。 土木堡之变以后,被严重打压的武人勋贵集团似有复辟之意。 于是,整个文官集团对此高度警惕,纷纷表示不能忍受,最近光弹劾武人的奏疏,朱由检都收了一箩筐。 听着毕自严的不知所云,再看看众位大臣一脸凝重的表情,结合最近的弹章,朱由检心里便猜了个七七八八。 大明的财政政策有着很大的问题,朱由检也确实考虑过财政改革的问题,但却不是现在。 当然,毕自严看似说了一大堆财政的问题,目的也不是想引起朱由检的重视,继而进行改革。 若真是要改革财政,肯定是小范围三五人先通个气,拿出个差不多的章程来,然后再倾听众臣的意见。 像这样贸然抛出改革之计,八成会还未开始,便已经被批的体无完肤。 而至于文武相争之事,朱由检自然也不会给这些文官们提供话引子。 “老毕,有事说事,别扯那些远的近的,有的没的,你说是不是户部又没银子了。” 于是,朱由检硬生生的打断毕自严的铺垫,直截了当的转移了话题。 毕自严闻言一脸懵逼,心道:‘这话不该我说吗?陛下你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毕自严尤自惊讶之中,朱由检又来了一句。 “说吧,多少银子?” 毕自严让朱由检问的有些懵,张口便道:“回陛下,一百万两银子。” “嗯,朕知道了,老规矩,一百万两白银,十年期,打欠条,午后送到户部。” 面对众臣面面相觑的表情,朱由检随后又吐出俩字。 “散会!” 留下一群徒自惊讶的大臣,朱由检挥袖而去。 看着朱由检潇洒的离去,半响李国普才追着黄立极问道。 “元辅,难道我等就这么看着武人再一次兴起,土木堡之变和武宗薨没的事也才一百年前而已,我等难道要做大明的罪人吗?” 其实对于文武之争的事,朱由检提前跟黄立极通过气。 ‘现在正是九边用人之际,谁要是敢挑起文武之争,那就等着好看吧。’ 对于朱由检的意思,黄立极也与韩爌、施凤来、张瑞图孙承宗等商议过。 韩爌和孙承宗皆是识大体之人,自然知道朱由检的用意。 而施凤来和张瑞图两个亦不是能为了文官大义,甘愿牺牲自己政治前途之人,对此皆表示默然。 但对于李国普这个夯货,黄立极一脸无奈,无论谈了多少次。 李国普都是梗着脖子一脸正气表示,决不能让英宗武宗朝的惨剧再次上演。 于是李国普跟六部九卿的几个老顽固一拍即合,便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看了看李国普那张看似正派实则愚昧的老脸,黄立极一甩袖子,率先出了乾清宫。 随后韩爌、孙承宗、施凤来、张瑞图、袁可立、徐光启等人亦随黄立极而去。 大殿中只剩下以李国普为首的顽固派犹自叹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