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大包小裹回家去 (第2/2页)
……… 另一边,赵善河和赵善林两兄弟守在牛车周围,一动不敢动。 望着街道两边不断来来回回的人流,赵善河余光一瞄,恍惚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嗯? 赵善河猛的瞪大眼睛,想看的更加仔细一些儿,结果,那人影又不见了。 忍不住皱了皱眉,赵善河不安的到处乱看。 “老三,你乱看什么?” 赵善林见赵善河不安分,赶紧出声提醒。 赵善河回头,对赵善林说了一句,“哥,我好像看到小四了。” 不然,他也不会失去分寸。 “小四?”赵善林吃惊,他忙看向周围,语气不确定道,“老三,你确定?没看错吧。” “小四?他眼下应该和明威在私塾读书,怎么会有时间出来?” “你是说,他逃学?” 赵善林倒吸一口冷气,眼神又惊又怒。 赵善河被自家大哥的言论吓得够呛,他赶紧打岔,“大哥,你想哪里去了?我就说刚刚好像看到了小四,也不确定。” “照你这么说,那应该不是小四。” “是我没看清,看错了。” 不过是一闪而逝的背影,还不是正面,赵善河越发的不确定自己刚刚看到的是真是假,莫非,真的看错了? 应该错了,眼下明明是私塾开课的时间,小四咋能跑出来。 赵善河心里说服自己看错了。 而赵善林则是没看见,刚刚的话虽然说着吓人,不过也是那么一猜。 按理来说,小四比小五老实的多,应该不会惹是生非。 两人谁都没多想,又恢复了看车的常态。 很快,赵福祥和赵善川两人大包小裹回来了。 赵善林和赵善河动手,帮忙将买回来的布料放进牛车,四人停了一会儿,又赶着牛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就在四人走后不久,街道斜对面的巷口冒出来一个脑袋。 男人一身书生打扮,穿着浅蓝的纯布袍子,衬着身材修长,风流俊秀。 看了眼离开的牛车,男人漂亮的瞳孔一闪,转身进了隔壁的一家书铺。 若是此时赵善河还在,恐怕就能认不出,这个进了书铺的人,正是他认为看错了的人。 赵家小四赵善行。 ……… 去粮铺前,赵福祥又去了一趟rou铺。 李氏临出门前嘱咐过他,家里的快rou吃完了,该买些儿回去。 花了小八十文,买了五斤猪板油。 炼出来的油,够他们吃小半年了。 “走吧,去粮铺,买完粮,就回家。” 赵福祥大手一挥儿,带着三个儿子朝着粮铺前进。 粮铺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将牛车停在江氏粮铺跟前。 留下赵善川看车,这次赵福祥带着赵善林和赵善河进去。 粮铺里面摆了很多扣着草席的瓮子。 瓮子足有好几个人粗,瓶口开的大大的,以方便称装粮食。 赵福祥进来的时候,粮铺掌柜的就在铺子。 见有人进来,连忙招呼,“客官买粮?” 赵福祥点头,“嗯,粮食价钱如何?” 看起来有些儿胖胖的掌柜指着屋里的几个瓮子介绍,“粟米一斗三十五文,麦一斗三十文,豆一斗二十七文,稻一斗四十文,糙米一斗三十文。” “客官,您不要觉得我家粮食贵,可以看看,我家的粮食,那都是实干的新粮,比一般儿陈粮味好顶饿,买了一准赚到。” 说着,顺便掀开瓮子上面的草席,露出里面的粮食。 “不信,您瞧瞧。” 掌柜的抓出一把,放在赵福祥手里。 赵福祥低头捏了捏,又放进嘴里嚼了嚼。 一股新米的清香从他的口腔中蔓延。 掌柜的说的不错,这粮食却是新粮,且干的成度达标,不管用来吃还是用来赋税都行。 “糙米要两石,豆五斗,粟米三斗,麦四斗。” 估算了自己还剩的银钱,赵福祥定下了他想的数量。 掌柜的听他说完,赶紧招呼一旁的伙计赶紧称粮,而他则是走到柜台,低头算账。 赵福祥示意赵善林去跟着,省的缺斤少两。 很快,掌柜的将算出来的价格告知给了赵福祥。 一斗三斤五两,一石一百一十三斤。 糙米两石二百二十六斤,一斗三十文,共一吊九百三十七钱。 豆五斗,共一百三十五文。粟米三斗,共一百零五文。 麦四斗,共一百二十文。 共合计两吊两百九十七文。 赵福祥拿出钱袋子,将最后剩下的银钱付了出去,带过来的钱袋子也瘪了下来。 在粮铺伙计的帮助下将买来的粮食都搬进了牛车放好,四人依次坐好,赵善林一甩鞭子,赶着牛车朝城外走去。 这次进城,他们算得上满载而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