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_450 许秋人前显圣的一天(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0 许秋人前显圣的一天(求订阅) (第2/3页)

组里平常看的其他课题组发表的文章,如果是一般的二区文章,就用黑白打印,如果是高档次的一区文章,就会彩色打印。

    当然,前提是对应的文章是彩色出版的。

    不少期刊会向作者收取彩图费用,如果不交钱,出来的图片就是黑白的。

    就许秋的观察,像ACS、RSC公司旗下的期刊,大多数电子版的文献PDF文件都是彩图。

    而Wiley旗下的期刊,比如AM、AEM,电子版的文献PDF文件中的图片很多都是黑白的。

    大概是彩图费用比较贵的缘故,据说一张彩图要收费几百美刀,有的甚至接近1000美刀。

    是一张几百美刀,不是全部加起来几百美刀,这个费用说实话还是挺夸张的,称之为抢钱也不为过……

    因此,像发表在AM上综述类的文章,很少有人当冤大头,基本上图片都是黑白的。

    而综述类的文章都会有作者的个人介绍,于是,许秋每次看AM综述,几个黑白大头照挂在文章中,总会有一种不太好的联想……

    所幸,许秋发表的两篇综述,一篇ACSEL,一篇,都是彩色出版的,费用他不了解,但应该是免费的或者是相对较低。

    不过,这两个期刊的主色调都是绿色的,看起来绿油油的,同样会有一种不太好的联想……

    许秋讲完最后一篇文献,正打算离开,返回216待机。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

    魏兴思中气十足的说道:“请进!”

    房门被推开,两个陌生的妹子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年龄约莫三十五岁,个子有点矮,大概只有1米6,很有干练的气质。

    许秋对照他之前得知的访客名单,推测这位大概率是魏兴思的师妹,马薇薇。

    另外一个看起来年龄和许秋相仿,长相比较青涩,有些害羞的样子,估计是马薇薇的学生,被带出来一起见见世面。

    魏兴思热情的迎了上去,挥手招呼道:“马薇薇,你们来了啊,挺快的嘛。”

    “刚下高铁,就直接做地铁赶过来啦。”马薇薇笑了笑,随后落落大方的伸出手。

    两人握完手,魏兴思转身指了指许秋,主动向马薇薇介绍道:“这是我们组有机光伏团队的顶梁柱,许秋。”

    “年少有为啊,魏师兄之前经常和我提起你呢。”马薇薇上下打量了许秋一番,也主动向他伸出手,两人握了握。

    马薇薇的手感,并不是很柔软,和平常抓学妹小手时的触觉反馈很不一样。

    许秋内心不由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当然,也有可能是长时间做化学实验、接触有机溶剂导致的,这个年龄的青椒学者,大概率还是要在一线做实验的。

    “这是我的学生,胡瑶瑶,回国后我才只招到一个硕士生。”马薇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然后在魏兴思的指引下,她和胡瑶瑶一起在会客沙发上坐下。

    魏兴思主动问道:“现在发展的怎么样,回国还适应吗?”

    马薇薇“嗯”了一声:“还好,就是回国需要重新搭设实验室,启动资金也不多,条件有些艰苦。”

    魏兴思笑了笑:“慢慢来吧,我这边也是最近一年多,科研方面才有了起色。”

    马薇薇点点头:“是啊,万事开头难。”

    ……

    两人尬聊了几分钟,魏兴思从办公桌上拿起刚刚打印出来的,还热乎着的文章,向马薇薇递了过去,眉飞色舞的说道:

    “你还不知道吧,我们组最新的一篇,刚刚接收,许秋做的IDIC-4F体系,把器件效率做到了13.5%,同时还进行了非常缜密的理论分析……”

    “哇,厉害啊!”马薇薇惊叹一声,从魏兴思手中接过文献,一边翻阅,一边回应道:

    “魏师兄,你这回国后发展的是好啊,又是大子刊,又是综述的,AM、JACS、EES估计发了有十篇了吧。”

    魏兴思摆了摆手,说道:“你最近不也有一篇AEM嘛,刚才我们还在讨论你这篇文章呢。”

    马薇薇内心暗道好巧,随后好奇问道:“我的工作怎么样,还入得了你们两位的法眼?”

    魏兴思转头看了看许秋,示意他来回答。

    许秋只好硬着头皮,挤出一个礼貌性的笑脸,略作思考后回应:“马薇薇老师的文章写的非常不错,挺有启发性的,我们之后也打算用环保的非卤溶剂,取代传统的氯苯、氯仿溶剂。”

    虽然之前许秋在读文献的时候,吐槽过马薇薇她们把“氯苯”改为“甲苯”,就敢号称环保,但现在当着人家的面,还是给一些面子吧,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马薇薇笑着摇了摇头:“我自己的文章,心里还是有数的,和你们的工作一比,简直不值一提啊。”

    顿了顿,马薇薇又补充道:“噢,对了,这篇我感觉写的不错,可以带回去吗。”

    魏兴思做了个请便的手势:“当然可以。”

    马薇薇把文章卷起来,放到了她随身带着的包包中,然后说道:“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想找魏师兄请教一下,关于非富勒烯体系的选择。”

    魏兴思试探问道:“你是打算自己开发新的体系?”

    “没错。”马薇薇点点头。

    “这个想法是对的,想要有长足的发展,必须要自己做一个完备的体系,然后深入挖掘下去。”顿了顿,魏兴思随口问道:“嗯……你有没有什么初步的计划?”

    马薇薇快速回应道:“本来是打算做ITIC相关的ADA型受体分子,可后来发现这个方向的竞争太大了。”

    “你们这边就不说了,我看其他很多大组都开始跟进,尤其是徐正宏,都快放弃自己的IDTBR体系了,最近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是关于ITIC的。”

    “因此,我不太想往这个赛道上面挤。”

    “前段时间,我产生了一个实验想法,主要是基于之前在漂亮国NREL那边进行的PDI、NDI聚合物受体的研究,具体思路就是把ITIC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