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119章 官家相召,入宫觐见 (第2/2页)
几分无奈。 这事儿徐章也从长柏口中听说了,说起这事儿,这根由还在徐章这儿,正是因为火器在陇西乃至整个西北战场之上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才引出了这件事儿。 虽说这几年来朝廷的开支极大,可要是依着朝廷每年的岁入的话,这些开支完全是顶的住的。 可耐不住政策上的弊病,朝廷之中,冗兵、冗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而且从中中饱私囊,吃空饷,往自己兜里捞钱的更是不胜枚举。 是以才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徐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赵宗祥反问起来:“大娘娘和几位大相公们压下此事,陛下难道不知其中因由?” “哎!” 赵宗祥叹了口气,无奈的道:“说来说起,还不是钱闹的!” “不过前几日韩大相公倒是提过一嘴,说是这几年出海经商日渐兴起,朝廷可以在出海的城镇增设关卡,收取一定的关税,或许能为朝廷增加不少收入呢!” 徐章确实被这消息震的愣了一下。 “设立海关?收取关税?” 其实早在大宋立朝之处,便设有了相应的机构,全名是提举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 简单来说,就是负责对外贸易的部堂。 可惜的是出海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远洋航行,更是危险。 直至仁宗皇帝大行之前,大宋主要还是和高丽、东英、琉球、安南、天竺等地有贸易往来。 “嗯嗯,前几日朕去母后宫中请安之时,正巧听到韩大相公和母后提起此事,母后已经同意了,让韩大相公全权负责此事。” 徐章道:“天下之大,可不止五湖四海,九州关外之地,此举于国朝有益无害,若是当真推行下来,说不准什么时候,光是靠着收取关税,一年的岁入,就能赶上盐课酒课了呢!” “若是如此,那就太好了!” 赵宗祥开心的道。 “对了!还有一事,不知先生知不知晓?”赵宗祥忽然神情略有几分凝重的凑到徐章身边,小声的道。 徐章哑然,忙拱手躬身问道:“恕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小皇帝仍旧小声说道:“前些时日,有臣子上奏,欲替先夏王和朕的生母,还有夏王妃请封!此事虽然因为和西夏和谈之事暂时耽搁了下来,可终究还是要摆到明面上来的,不知先生何以教朕?” 徐章心底不由得泛起了苦水,瞧着小皇帝那悸动的眼神,便不难猜出,其实小皇帝是很想促成此事的。 可这事儿并不是那么简单,说办成就能办成的。 徐章去陕西之前,可是刚刚才因为在小皇帝面前‘失言’而被曹太后狠狠斥责了一顿,还罚了半年的俸禄,在家禁足一月,闭门思过。 徐章抬眼扫视了一圈周围,发现御书房里头伺候的内侍宫女们都在外间,如今里头就他和小皇帝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当即也压低了声音,对着小皇帝道:“那就要看陛下的期望和决心了!” 赵宗祥面色凝重的看着俆章,再度问道:“请先生明示!” 俆章却并未明言,反而卖起了关子,说道:“官家若欲促成此事,首先要说服一个人!” “若是能够说服此人,得其助力,那此事便算成功一半了!” 赵宗祥目光微凝,略略思索片刻,眼睛忽然一亮,略有些激动的道:“先生说的可是韩大相公?” 徐章嘴角微扬,“陛下心如明镜,微臣佩服。” “韩大相公并非古板迂腐之人,只要陛下能够说服韩大相公,以韩大相公在朝中的影响力,那这事儿就成功了一大半。” “不过若是此事一出,不论结果如何,陛下和大娘娘母子之间,必然会生出嫌隙,而且关系怕是再难回到从前了。” 在这之前,小皇帝和曹太后母慈子孝,关系处的异常融洽,曹太后对小皇帝也一直视如己出。 赵宗祥神情严肃,可目光却异常坚定,眼中的犹豫一闪即逝,没有片刻停留。 当初被徐章待到汴京时,赵宗祥已经十周岁了,虽说对于那位早早便没了的父亲先夏王没什么感情,可夏王妃,却是真正把赵宗祥这个记到自己名下的嫡子从小养育长大,母子之间,早已积累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 “朕想把母妃接到宫中来!请先生助朕一臂之力!” 小皇帝直接和徐章挑明了。 徐章虽然在方才小皇帝提起这事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几分猜测,可还是没想到,赵宗祥真正的目的竟然是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