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九章:囚碗借寿 (第2/2页)
和老板娘看着最少有七十岁开外了,他们的儿子不太可能只有十岁吧。” 我说到这里,陈雷却有些不正经的笑了笑,说道:“这话不能说的这么绝对,说不定那姚记面馆的老两口老来得子呢。” 陈雪居然也点点头,附和说道:“师兄说的也有道理,阴差肯定是不会出错,有可能是那个老刘记错了,把老板的孙子说成了儿子。” 我想了想,说道:“你们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那么这个奇怪的地方咱们暂且先不谈,再来说说第二个奇怪之处。 在面馆时,我发现碗底刻得有字,听那个老刘说面馆里每个碗的碗底都刻得有字,这点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刻的字是一个借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碗底刻的是这个字。” 我的话刚说到这里,陈雷却突然一摆手,问道:“等等,等等,小雨,你刚刚是说每个碗底都着一个借钱的借字,是吗?” 看陈雷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我急忙点头说道:“对,就是借钱的那个借字,雷哥,你是不是有了一些眉目了?” 陈雷没回答,反而是又开口问道:“小雨,你所说的那个刻有借字的碗有什么特征?或者说和我们平时用的碗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听陈雷这样问,我立刻明白陈雷确实是想到了什么。于是立刻说道:“那些碗比较破旧,看起来像是以前的人才会用的大碗,而且每个碗的碗口都有小口子。” 我刚说完,陈雷一下子便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现在的样子挺奇怪的,嘴里不停的在念叨着什么,但是我却听不清楚。 就在我忍不住准备发问之时,陈雷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如此啊!真没想到,现在还有人会用这种有伤天和的手段。” 陈雷的话听得我们是云里雾里,不待我们发问,陈雷问道:“你们听过诸葛亮点七星灯续命的故事吗?” 陈雷说的故事我倒是知道,三国时期,诸葛亮亲率蜀军伐魏,在六出祁山之后,诸葛亮因为费尽心力,再加上年事已高奔波劳碌,身体大不如从前,自知命不久矣。 于是诸葛亮便将众将士唤到中军大帐中,把自己归天之后的事情嘱托诸将。诸葛亮的弟子姜维深知诸葛丞相的重要性,明白如果没有了他,那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于是姜维便向诸葛亮提出建议,用祈寿之法,挽回天命,帮助诸葛亮续命借寿。于是诸葛亮在大帐之外设下七星灯大阵,终日步罡踏斗以借阳寿。 司马懿夜观星象,算到了诸葛亮即将不久人世。但司马懿为人太过小心谨慎,不敢深信,怕是诸葛亮的计谋,于是他便使夏侯霸领兵探查。 不料蜀将魏延误认为是魏军劫寨,便急匆匆的奔至帐中报信,岂料却刚好将诸葛亮的本命灯踏灭。诸葛亮见状,掷剑叹息说道:“生死有命,不可挽也。” 姜维欲斩了坏了大事的魏延,诸葛亮急忙制止,告诉姜维说道:“司马懿非是劫寨,而是探我生死耳。” 之后诸葛亮又嘱咐后事,便死于军中。司马懿听闻诸葛亮身死,蜀军撤退的消息,便立即起兵追赶。姜维等人将诸葛亮的人偶像推到阵前,吓退了司马懿,蜀军才得以退回西川。这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典故。 我看着陈雷好奇的问道:“雷哥,诸葛亮点天灯续命的故事和这些事情又有什么关系啊?” 陈雷笑了笑说道:“诸葛亮本身精通奇门遁甲的术数易理,奇门遁甲讲究的是八门九星,九星指的便是北斗七星与左辅右弼两颗暗星。诸葛亮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借七星续命灯,步罡踏斗借阳寿。 但天道注定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即使是诸葛亮也不例外,借阳寿一事本就有伤天和,借的命可都是活人的命,所以诸葛亮最终失败了。 不过我曾经在龙虎山的典籍之中看到过一个借阳寿的办法,这个办法来自于民间。不同于七星灯续命。这个法子叫做囚碗借寿。” “囚碗借寿?”我和陈雪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陈雷点了点头,就说道:“对,就是囚碗借寿,你们今天在姚记面馆里看到的那些碗,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就是囚碗。” 之后听陈雷不耐烦的解释了一番,我还是听懂了一个大概。所谓囚碗,也就是古代那些在大牢里即将行刑的犯人用过的碗。为了区分,才特意把囚碗的碗口磕出一个小口。 俗话说杀头也要给口饱饭吃,一般犯人在行刑之前,都会吃一顿好的,然后上路。所以囚碗一般要比正常使用的碗还要大一些,便于盛更多的饭菜。 犯人在行刑之前,多数人都不想死,都觉得自己还没活够,如此一来就会心怀怨念,囚碗沾染了这股怨念之后,再被有心人施展邪法,就可以向使用囚碗吃饭的人借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