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果然是性情中人 (第1/2页)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被李峻工整地写在藤角纸上,送给了刚刚走下马车的裴璎。 望着纸面上的诗句,风尘仆仆的裴璎在惊叹之余,更是眼带水花地扑进了李峻的怀中。 “郎君,这诗好是好,可似乎写的不是郎君呀,倒更像是妾身呢?” 回府的马车中,裴璎躺着李峻的怀里,依旧不舍地看着手中的诗句,仰脸笑问着李峻。 “啊...?” 李峻一愣,随即低头在裴璎的额头亲了一下。 “还不是因为咱们夫妻同心,所以我就感同身受了呗!” 李峻对于诗词记得不多,就是这首更漏子也让他想了好久才写完整。 李峻并不在意诗词的格式是否超前,也不关心某个词牌符不符合这个朝代。他要的是一种情调,一种夫妻间的情调。 送名贵的珠宝首饰可不可以呢? 也行,而且做起来更容易,可李峻觉得过于敷衍,媳妇不缺那些东西。 哄女人要花心思,女人想看到的是你所花的心思。 才子佳人,这是经久不衰的浪漫桥段。 李峻不敢说自己是才子,但他知道的才子多,知道才子的佳句不少,装成才子也就不难了。 至少在裴璎这个佳人的面前,他已经是个才子了,还是个文武全能的大才子。 “那...就让妾身...摸摸看,看看郎君的心是否与妾身的一样呢...” “矜持...矜持一点...” “良人就想摸一下嘛...不想矜持嘛...” 裴璎娇羞地笑着,将手伸进了李峻的衣内,仰起的红唇也亲在了李峻的嘴唇上。 久别胜新婚,自古都是如此。 但终究是在马车上,周围还有好多人,小夫妻也只是欢喜地嬉闹罢了。 若真要做点什么,就算李峻敢,裴璎也是不敢的。 今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时,李府就已经忙碌了起来。 在李府大总管、丫鬟翠烟的安排下,下人们将府内的里里外外都重新清理了一遍。 翠烟与郑家姐妹分头检查,尤其是对老夫人李云氏将要住的园子,翠烟检查的格外仔细。 每一处摆设,每一张桌椅,她都要用手按一按,推一推,就怕有不结实的地方碰伤了老夫人。 一切都收拾妥当后,翠烟目送李峻等人离开,而她则一直站在府门外,等候着自家姑娘与老夫人的到来。 见到裴璎从车上下来,翠烟还是忍住想要冲到自家姑娘怀中的冲动,恭敬地向李云氏以及同行而来的李耹执礼问候。 随后,翠烟才来到裴璎的身前,哭着冲进了裴璎的怀中。 裴璎紧紧地搂住了翠烟,眼眶湿润地轻抚着翠烟。 丫鬟黛菱以及长高了的小茹则是喜极而泣,从两旁抱住了翠烟。 裴璎是丫鬟翠烟与黛菱的主人,但她一直把她们当做meimei看待,三人早就由主仆变成了姊妹情深。 这么长的分离,裴璎与黛菱念着翠烟,翠烟更是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家姑娘与黛菱。 另一边,李峻与郭方正在交谈。 两人同样是许久未见,彼此也有太多的话要说。吕青女则安静地站在一旁,悄悄地观察着李峻。 跟着郭方到中原,这个氐族的女子见了许多人,也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事。 对于其他的事情,吕青女并不太上心,她只在意自己会不会被郭家人接受,能不能嫁给郭方,这也是她此行的目的。 郭方在意父母,青女便博得了郭家家主郭然与主母李耹的好感,也获得了二姨娘、即郭方亲生母亲的认同。 郭方在意兄长,青女到荥阳后,第一时间就给郭诵执礼,轻声轻语地喊了一声“大哥”,并送了一副精致的鞍配给郭诵。 至于李峻,青女同样也知道郭方很在意,但她不清楚该如何与李峻相处? 青女知道李峻是郭诵的舅舅,按理郭方也该称其为舅父,那她就应该随着郭方叫舅父。 然而,郭方一直都称李峻为庄主,这让青女有些犯难,只好也跟着叫了李庄主。 另外,在坪乡时,青女觉得郭方的父亲郭然是庄主,裴家堡的松华大哥像庄主,那个李家庄的江霸也挺像庄主。 可李峻不像,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庄子的主人,分明就是一个稍显健硕的书生。 不过,青女也发现,李峻的眼中偶尔会有震慑的目光显现,那目光让她觉得有些畏惧。 因此,安静就成为了青女留给李峻的第一印象。 坪乡只是平阳郡下的一个村落,坪乡里的人再富贵也是大山中的庄户之人。 荥阳则不同,荥阳紧邻京师,又是商贸之都,其繁华程度远高于平阳郡,坪乡就更无法与之相比了。 李峻现在的府邸原是一家盐商的祖产,其建筑规模与景观设计都是花了大心思,更是花了大价钱。 裴家原本的庭院别致,但要与当下的李府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李家庄则要差得更多了。 在丫鬟翠烟的引领下,女眷们在府中走马观花地游玩了起来。 而李峻与郭诵、郭方等人则在一处凉亭中说话,青女依旧安静地跟在郭方的身边。 “郭方,你那边进展的非常好。尤其是青冈岭,很关键的位置,正好能将武都与阴平分隔开。” 李峻听了郭方的详细介绍后,赞许地点着头,同时望了吕青女一眼,笑了一下。 “另外,联络处要尽快健全起来,训练上嘛...就按照纵队的章程来做。要把老队员分下去,让他们将联络处建成小规模的据点。” 现如今,李家庄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