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南门立木重信义 (第2/2页)
匪事关重要,若在下一人,恐怕难成。” 韩雍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吕煜是要提要求了。 “孝廉郎有话,尽可直说,只是本府囊中羞涩,怕是没有多余钱财可助孝廉郎除贼。” 果然吝啬,名不虚传。 “县尊放心,我只需要县尊与我招募乡勇,张贴告示之权,并不耗费县尊半两钱铢。” “哦?” 居然真不要我出钱。 韩雍还准备象征性的给点资财,现在连这点象征性的钱财都免了。 韩雍心情大好,顺带着看吕煜都顺眼了不少。 “招募乡勇,张贴告示,本府允了你,若你有需要,本府也能让贼曹配合你。” “多谢县尊。” “不必言谢,你为我成皋除贼,全县百姓都该谢你才是。” “县尊知人善用,看来方才在下说得也不尽全对,百姓困苦,也不能全赖县尊,原本种地便是靠天吃饭...” “还是孝廉郎明事理...” “对了,还请县尊今日去见一见旋门都尉...” “小事一桩...”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不知道的以为两人的关系有多么密切呢! 敷衍的话说完,得到韩雍招募乡勇的文书之后,吕煜便也告退了。 看着吕煜的背影,韩雍眼神闪了闪。 “这吕煜不像少年郎,倒像是老狐狸,另外,他为我除山匪,真有如此好心?” 韩雍思来想去,确定吕煜所作所为不会有什么不利于他的地方之后,韩雍也是把悬着的心放下去了。 不管怎么说,牛头山匪确实是他的心腹大患,上计之前,若是能将山匪除去,他也就相当于剩下了一大笔钱。 而且... 除山匪,也算是政绩啊! 他为一县主官,虽然主要功劳不是他的,但这知人善用也算是大功劳了。 到时候说他为成皋县令期间除匪三千,说不定会被调到其他肥水多一些的郡县去... 想到此处,韩雍也是嘿嘿傻笑起来了。 吕煜与王宁出了内府,马上就去见了吕延,简单的说明情况之后,从吕延手底下借了三个小吏。 “公明,方才你知县君昏聩,为何不直接言明?成皋这几年一日不如一日,若县君能够体恤百姓,或许成皋尚可恢复当年样貌。” 王宁方才在内堂见县令的时候一直忍着不说话,到现在终于是忍不住了。 “你以为县君不知县中情况?他一心敛财而已,百姓是生是死,对他来说或许不值手上一串五铢钱,你要我做忠言逆耳之人,劝醒县君,但也要知晓有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你去劝无非是自找没趣、对牛弹琴而已。” 王宁虽然商旅出身,但毕竟年轻,看问题还是不够老辣。 “我明白了。” 吕煜轻轻点头,颇有些感叹的说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因果循环,善恶有报,韩雍愧为县君,百姓自然不会念他的好,说不定还有人恨他入骨,日后他便知名声的重要性了。” 王宁重重点头。 “受教了。” 难怪王恩要王宁跟着自己出来历练,原来只是纸上功夫足。 “对了,子静兄去王家提两箱五铢钱,另外再准备二十金,我之后有大用。” “两箱?箱子多大?” “越大越好。” “好。” 王宁重重点头。 两大箱五铢钱,恐怕合起来没有一金之数,虽然不明白吕煜的用意,但王宁这几天与吕煜的相处下来,也知道自己不懂的事情招办就行了。 五铢钱尚可在县中商铺取出,但马蹄金乃是上币,只得是到本家索取。 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王宁气喘吁吁的更过来了,身后拉了两辆马车,周围还有十几个侍卫护送。 “公明,钱都准备好了。” 二十金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于王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数目。 “辛苦子静兄了。” 王宁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笑着说道:“哪里辛苦了,做跑腿而已。” 城门口告示已经张贴完毕,不过王宁还在城门口看到了其他的东西。 临时搭建的高台,还有两根大腿粗细的小树桩。 “公明,这是作何?” “自然是招募乡勇了。” 王宁小小的眼睛里面却是有大大的迷惑。 “告示不就是来招募乡勇的?” “那我还要子静兄去取钱作何?” 看到王宁脸上还有迷惑之色,吕煜索性也是说开了。 “子静兄之前不是说牛头山匪很难信我吕煜?今日所做,便是让他们知晓我吕公明乃一言九鼎之人!” “商君南门立木的故事,你可有听说?” 没错,吕煜今日就是要复制商鞅的南门立木。 不过,这是改进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