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伊阙诗会(中) (第1/2页)
蔡昭姬上前,忍不住拿起一张蔡侯纸看了起来。 五言四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小精悍。 但其中包含的意味,似乎有很多。 蔡昭姬只是第一眼看过去,便知道这是一首好诗。 再仔细一眼,其中的意境,似乎都已经在眼中,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了。 心中的一种寂寥之感,也随即被勾起来了。 她继续翻看下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好大的豪气! 蔡琰继续看下去。 一张接着一张。 这蔡侯纸上写的内容,仿佛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东西,最美味的东西一般。 蔡昭姬如同贪婪的小羊,不断地吸吮着**。 然后... 直到她看到了一首诗,她才停下来。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这一首诗... 却是勾起了她心中的愁思。 天色已晚,黄云城边的乌鸦就要归巢了,它们飞回来的时候,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内,看窗外的归鸟双双,好像是在与他人诉说着什么,但是事实上,不过是她在自言自语。这样的日子简直太寂寞了啊,想着远去的丈夫,她的织梭就不由得停了下来,独宿空房的滋味,真是太令人难以忍受了。 她现在不是独守空房。 当她现在就像是秦川女一般,烦闷与害怕。 “如何?这吕煜的诗?” 蔡昭姬一时有些失神,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滴,说道:“吕煜能够写出这样的诗赋来,女儿非常佩服,之前女儿只觉得吕煜是忠义之人,有浩然正气,不想也有如此逼人的才气。” 蔡邕轻轻点头。 “吕公明...当真不是凡人。” 说完,他也不再感叹了。 他今日叹气,感叹的次数,已经是快要超过这一个月的次数了。 “时间也不早了,还是快些抄写了为好,三日后准备诗会,还得知会一些那些大儒,如荀公,濮阳公他们。” “女儿明白。” 蔡昭姬马上过去研磨,而蔡邕手中拿着笔毫,已经是开始比划起来了。 朱儁看着蔡邕与蔡昭姬在弄吕煜诗赋的事情。 他不懂这些。 这就有些无聊了。 原本在这个时候,他可以去王允府邸的。 但是... 在明面上,他与王允已经是决裂了。 去司徒府,肯定是去不成的了。 闲来无事,朱儁也跟着抄诗了。 当然... 与蔡邕抄写的比起来,朱儁的字就像是甲骨文一般,非常有特色。 ..... 另外一边。 貂蝉已经穿好了一身薄衣,外面披着一件貂裘。 吕煜已经写了十二首诗了。 想了一下,吕煜便不再继续写五言诗了。 他伸了伸懒腰,说道:“十二首诗写完了,便先不写诗了,改写两篇文赋先。” 短诗能够传扬千古,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因为短诗朗朗上口。 但是... 短短的五言四句,只有二十个字,即便是一个字一个意境,那也只是二十个意境而已。 陈述内容深一点,五言诗就不行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文赋了。 第一篇。 吕煜之前便想好了。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这其中的内容,吕煜都是背得滚瓜烂熟的。 洋洋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