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一章大唐医学院 (第2/3页)
亲和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舒服了,妮妮就给爷爷和奶奶,父亲和母亲医治身体。” “妮妮学成以后,一定把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还有咱们一家人,都照顾的好好的。” 妮妮的话,惹得林府一片笑声。 “真是两个好孩子。” “佳佳和妮妮都是父亲的好女儿。” “这么说,父亲这是同意了。” 听到父亲的夸奖,佳佳和妮妮异口同声的开口说道。 “父亲,当然同意了。” “父亲,怎么能拒绝两个女儿,如此积极向上,为国为家的心思呢。” 林然的回答,让佳佳和妮妮都欢呼雀跃起来。 “哦,哦,哦。我们可以去医学院了。” “我们可以上医学院了·······” ······························ 首次招生,林然原本只打算招收一百名学生,进入医学院。 可是,报名的实在是太多了。 已经达到了上千名。 没有办法,面对孩子们如此高涨的热情,林然不得不临时改变主意。 将一百名招生名额,硬生生的调整为二百名。 即便是如此,也仍然难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和期望。 于是,只能通过考试,来择优录取了。 致于佳佳和妮妮吗。 自己作为医学院的创始人,还是有直接破格录取的特权的。 不然,这么多年下来,自己这点权利都没有的话。 那还混个屁啊。 一番考试下来,既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不是,这几日林府大门口,每日都停满了汽车,摩托车。 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这是朝廷的命官,过来林府说情的。 佳佳和妮妮,扮演起了,以前厚厚和果果,以及笑笑和胜男的角色。 见到礼物就往府里搬。 也不管父亲给不给人家办事。 先把东西收了为上。 这家伙,林然头大了啊。 正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人家带上礼物上门,无非就是想让子女进入医学院学医而已。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境界上,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 毕竟学成以后,都是为大唐,为百姓服务的。 甚至到了最后,太上皇和李治陛下都强烈要取多招生一些。 毕竟当年长乐学院一开课,就招收了五百名学生啊。 没办法,林然不得不再追加一百个招生名额。 这样医学院,首批招生确定为三百人。 其中一百人是内定的,也就是文武百官们的子女们。 林然也知道,现在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的,不代表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毕竟学医和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若是一个天生就晕血的人。 无论如何,也成不了一位合格的外科大夫的。 看到受伤流血的患者,他就晕倒了。 指望他来治病救人,还是省省吧。 学校有了,学生也有了。 最关键的当然是老师了。 经过与李治陛下协商,太医院抽调出五名太医,又从坊间报名的民间录取了五人。 这十人统一经过林然的培训合格以后,将会成为太医院的首批老师。 这段时间,林然确实是够忙的。 因为课程需要安排下来。 并且还要循序渐进的安排。 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不能丢。 而且还要增加后世先进的,科学且具有系统性的培训。 所以这就需要林然不断的摸索和编写教材。 一番努力之后,教材终于编写完成。 拓印成册以后,林然首先交给了李二和李治每人一份。 虽然二人不懂医术,可是看后也是惊为天人啊。 因为林然竟然将人体的构造图,都给绘制出来了。 每一个部位都描述的非常具体。 在这份构造图里,深刻的说出了一个道理。 人身就像一部机器,每一个零件都是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 对于百姓们经常会感染的几种病症,书里面都有详细的预防和救治措施。 更别说什么药物,主治什么病症了。 书中皆有详细的记载和描述。 ·················· “雉奴,此书必须珍藏起来,这可是宝贝啊。” “不用看别的,仅凭此书,医学院必定能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就绪。 在秋高气爽的时候。 林家村传来了好消息。 村里面种植的药材,获得了全面的大丰收。 林然那块良田,也是喜获丰收。 就连太极宫里面,李二和观音婢种下的药材,也是收获喜人。 为了引起百姓们种植药材的热情。 前往林家村收购药材的场面,是大张旗鼓而去的。 一马车一马车的铜钱,裸露在外。 从太极宫出发,晃悠悠的往林家村而去。 同时一条消息,风一般的在整个长安城传开。 “听说了吗,这些钱是前往林家村收购药材的。” “什么?药材这么值钱吗?” “林家村有这么多药材吗?” “······························” 百姓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的点燃起来。 “走啊,眼见为实,咱们骑车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反正也不远,骑自行车来回快的很。” “走,看看去,若是真的这样,明年那点地,坚决种上药材。” 于是乎,一副极其浩荡的队伍出现了。 拉着铜钱的马车,在前面晃晃悠悠的走。 后面跟随了十几里的自行车队伍。 赶车的士兵,见火候已到。 立即挥舞马鞭加快了速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