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世家暴动 (第1/1页)
杜骥匆匆赶来刘义真,这回他的心态和上次全然不同。 “将军,上次都怪我不识礼数,切莫怪罪。” 刘义真此时正在看着一卷图书,听到杜骥此言,微笑道:“杜家主可想好了?” “嗯。” “那便好。” 刘义真合上竹简:“杜氏助我王师夺取城门时,我便知道杜家主不是鼠目寸光之人。” 杜骥闻言有些尴尬。 毕竟他当时主要是想投资刘裕,而非刘义真。 刘义真也没多纠结以前的事:“杜君,敢问杜氏能得到多少家族的支持?” 杜骥沉思了一会:“扶风马氏、平陵窦氏、京兆苏氏...这三家是我有把握拉过来的。其他人的话吾也不要确定,还要再去拉拢。” 算上杜氏,也就是说刘义真这边只有四个世家的支持。 “够了。” 不过刘义真要的也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不世之才,只要能识字,会算术,可以解决一些最基本的矛盾的人就行了。 可杜骥却有些欲言又止。 “尽管说,杜家主莫不是不满意我的条件?” 杜骥连忙摇头:“将军所赐已是厚礼,杜某岂敢恬不知耻的再加条件。” “杜某只是有些忧虑我杜氏族人的安全。” 原来是这个! 刘义真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 “我会在关中各郡、各州的治所、县衙派出士卒保护他们的安全,若杜家主还不放心,可以搬到这皇宫来住。” 反正长安皇宫空荡的很,住进来几千人都不是事,刘义真不介意给予杜氏等家族这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多谢将军!” 杜骥见刘义真愿意出动士卒保护自己世家的人,也放下了心。 —————— 杜骥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回到家中立刻挑出家中的俊才,前往关中各地开始勉强恢复当地的行政。 杜氏的行动让以韦氏为代表的其他世家直接暴走! 原本他们还想派人去暗杀。 可是这次每一个任官的周围都时刻簇拥着五到十名晋军士卒。 世家暗自培养的刺客单打独斗还行,可要是让他们对上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老卒,就只有送人头的份了。 连续折了好几波人手,这些世家才停下动作。 韦阆这几天被弄得心力憔悴,他又恨刘义真,又恨杜氏。 “没想到杜氏真的彻底背叛我等,还有其他几个世家...哼!” 韦阆的小眼睛露出凶狠的光芒。 “既然如此,那就拼个鱼死网破!” 就这样。 一伙匪盗出现在了长安附近。 这伙人人数不多,只有数百人。 可是他们对关中的地形似乎很了解。 他们只挑人少的村落下手,抢掠一番后就以最快的速度逃走,让官军每次都扑了个空。 “该死!” 这次得到消息前来剿匪的是傅弘之。 本来这种事情轮不到他一个将军亲自出马,可是对方最近越来越猖獗,这让傅弘之心中的怒气已经达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眼前的一个小村庄看起来只有一百来户人家。 不少家庭门外放着的都是腌菜的大缸,里面尽是些野菜草根,看得出来这个小村庄的村民过的很拮据。 傅弘之还注意到不少村民家中其实已经备足了来年春耕的种子,就等着分好田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殷实自己的家庭。 可现在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烈火摧残着房屋。 马蹄践踏了器物。 有几个女子表情木讷,紧紧抓住自己散落的衣裳,坐在角落。 几个孩童被摔在地上,只留下一摊血rou模糊的rou球。 傅弘之不复以往儒雅的形象,他双目赤红:“便是羌人也不会对手无寸铁的村民、孩童下手!这帮人真的是禽兽不如!” “留下几个人帮村民重建屋舍,其他人和我回长安!我要禀明公子,带兵抄了韦氏!” 傅弘之自己也出身于北地世家,所以对关中世家的手段简直不要太熟悉。 可是任何事都是有底线的! 韦氏很显然已经触动了傅弘之的底线。 没多久,在长安的刘义真便收到了这条消息。 刘义真叹了口气:“吾本以为吾拉拢杜氏,可以让关中世家明白...我高估他们了!” 这些日子死的村民,刘义真自觉要负责全部责任。 如果说傅弘之只感觉到愤怒,刘义真心中则是愤怒和愧疚。 傅弘之在旁边跪在地上,用近乎嘶吼的声音说道:“末将冒死求公子虎符,等灭了韦氏后任凭公子发落!” 刘义真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语气有些无奈:“我又何尝不想派大军将韦氏等世家夷平。” “但如此以来,关中势必会陷入混乱,到时候凭借杜氏那几个家族的人根本控制不了局势。” 傅弘之有些不甘心:“公子!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在城外屠戮村民吗?” “自然不是。” “他们用阴招,我们就不会用吗?” 刘义真的话让傅弘之有些疑惑。 “明天你带着三千骑兵,去长安城外韦氏的田地上逛一圈,再把其中的佃户都带出来。” 刘义真本来不想用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计策,但是关中世家做的属实过分了些。 接着,刘义真又命令郑鲜之书写了一则告示—— 《天策府兵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