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观影 (第1/2页)
本以为解决了春晚的事情,年前也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道在第二天,北影厂的文群找上门来。 “许厂长,咱们北影厂今年的的三部电影已经全部制作完成,这次我过来是想请您回去看看成片。” “都说了以后别叫我厂长,你先去外面等等我。”许大茂斜了文群一眼,让他出去等自己。 回去跟程小繁知会了一声,然后趁两个闺女不注意,许大茂直接闪人。 出了院门,文群推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规规矩矩的在门口等着自己。 “你骑这玩意来的?”许大茂伸手指了指文群的座驾。 也不知道这家伙想哪儿去了,被许大茂问的脸倒是红了一下。 毛病! 许大茂看着文群的样子,瞪了他一眼。 “把你这自行车先停放院儿里吧,咱们开车去,我可不想跟你骑自行车兜风。” “哎哎~” 文群这下脸也不红了,乐呵呵的答应两声,把自行车推进许大茂家的院子,然后麻溜的上了车。 他不是没坐过汽车,但是像许大茂这样的高档轿车,他还真就没坐过。 文群坐在副驾驶上,小心翼翼的四下打量。 许大茂可就不是滋味了。 这他妈的领导给手下当司机,这叫什么事儿啊。 “以后你得去车队学学开车,搞个驾驶证,总不能以后你跟领导出门让领导给你开车吧。” “是是是,我今年找个机会一定学学驾驶。”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唠着闲话,没过多久车子被许大茂开进了北影厂。 后世的电影在首映前往往会进行小规模点映,主要用来造势,通过请媒体、影评人提前观影,进行宣传;邀请观众观看电影,进行口碑发酵。 这种点映优势明显,缺陷也非常明显,如果电影质量不佳,那么发酵的就不是口碑,而是臭名。 在许大茂进北影厂之前,电影上映几乎没有宣传,什么炒绯闻啊,什么预告片啊,统统没有,唯一的宣传就是在电影院贴上电影的海报。 电影到底怎么样,电影最终能取得多少票房,完全靠观众喜不喜欢,这是真正靠口碑的时代。 可许大茂进北影厂之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他在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前的那一番saocao作,也让别的电影制片厂学去了几成,现在基本上所有电影厂在影片上映之前都会来点关于宣传的saocao作。 学习能力都贼鸡儿强大。 然而玩的最花花的,还是当属他们北影厂。 很多电影在送审的时候,会在京城放几场,邀请专家观看,请专家提提意见,还可以起宣传作用。 当然这一步许大茂是直接省下了,因为他不需要让什么专家、教授提意见,送审就更别提了。 只要他自己觉得能挣钱就行。 北影厂的任务就是外贸出口,只要不拍抹黑自己国家的影片,能搞到外汇就成。 可以说文化部对北影厂开了很多的绿灯了。 电影放映的地点定在了北影厂的标准放映厅。 这也是固定的放映地点。 许大茂和文群到了的时候,北影放映厅已经非常热闹了。 北影厂不少演员出现在观众席,包括刘晓庆、蔡名等等。 知名的导演同样来了不少,准备来瞻仰一下,被编剧张明和导演李少红吹到爆的成片。 这些北影厂的人大多是支持许大茂的,至少在明面上是不反对商业电影的。 用许大茂的话说,就是都特么给惯的毛病。 要是许大茂给上级提个“不受观众喜爱的影片,不得上映”的意见,保准这群人全体懵逼。 看特么谁还舔个大脸,装成正义的样子拍文艺片。 “许厂长。” “许厂长。” 许大茂冲着人群说道:“别叫厂长,以后都叫我许顾问。” 这么说完,许大茂迈着步子,走向放映厅的最前端。 “小许来啦,过来坐。” 王洋和于厂长看到许大茂之后,向他招了招手。 “王叔,于厂长。” 冲着两人打了声招呼,许大茂直接挨着老厂长王洋坐了下去。 “王叔,没必要这么大阵仗吧?好家伙,这放映厅都快坐满了。”看着后面依旧有人不断进入的门口,许大茂忍不住问道。 王洋:“都是自己人,你说你想拦着谁进来。” 许大茂说:“进不进来倒无所谓,关键我想知道,他们到底买没买票啊。” 两位老头顿时不说话了,一个个恨不得堵上许大茂的臭嘴。 让自己厂里的人,观看厂区内部拍摄的电影,且在厂内放映时买票。 亏他许大茂想的出来! 待放映厅被坐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