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救市?别闹了 (第1/2页)
早饭吃完,许大茂这边准备出门一趟,许母在其身后给他叫住。 “晚上我大孙子还有小叶子他们要回来的,你早点回来。” 许大茂答应一声,然后点点头。 这次出门只是应陈友清和霍先生的邀请,一些事情他们还不知道呢,也是时候让他们知道一下了。 三人在一起聊了不少,除去最开始时陈友清对许大茂的恭维,大多数都是许大茂再说,而陈友清他们静静的听着。 当许大茂把不涉及或者让人能够对他有预测能力这种产生联想的事情外,其他算是正式给两人交了个底。 二人听后,嘴上愈加赞叹,心里也打定主意一定要和许大茂交好。 目前的关系确实相对来说很亲近,不过他们还是有可能更亲近一些的。 对陈友清的恭维,许大茂毫不客气的尽数笑纳了。 话说他帮陈友清和霍先生赚了这么多钱,听他们几句恭维话怎么了。 没在这里多留,许大茂把该说的告知二人之后,闲聊了一阵直接离开。 “霍先生,许大茂所言几分真几分假。”陈友清在许大茂走后看向霍鹰冬。 霍鹰冬慢条斯理的端起身前的茶杯,抿了一口之后开口说:“八分真,一分假!还有一分暂时看不出来。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倒是欠了小许一个大人情啊。 我可是听说高盛那边为了和小许合作竟然愿意给出3成收益,并且免除所有费用的代价。 三成收益有多少暂且不说,就是费用方面,如此大的金额,恐怕也要上亿美金。 跟高盛比起来我们倒是占了小许的便宜。” 陈友清闻言点了点头,心里琢磨自己是不是在其他地方还一还许大茂的人情。 10月25日,星期天。 今天也是香江宣布暂停休市的最后一天,港府及多家银行如汇丰、渣打及中银集团等,在今天迅速安排20亿港元现款借给香江期货保证公司备用。 港府召集期货交易所的官员,召开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会议,研究在周一市场重开的时候避免崩溃的一揽子措施。 但所有金融专家们全部一副悲观地态度,他们预测除非在本周末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危机的方法,否则香江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信用将会崩溃。 这种事情港府是绝对不可能让其发生的。 港府立刻向期货交易所提供二十亿港币的贷款救助。 其中的一半来自政府的直接拨款,香港期货交易所的股东以及股票经纪公司将负责支持另一半的资金支持。 有很多人不明白股市爆发危机,为何救助贷款主要给予了期货市场呢?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股市的崩盘造成了商品期货价格的全面下跌,尤其是股指期货的下跌让投资者们损失惨重。 “黑色星期一”当天,香港期货交易所的户头大量亏损,不少客户“走数”,无法追回的保证金数量很大。 这就涉及到需要“补仓”的问题。 此时期交所的资金储备,显然不足以应付大规模的金融风潮。 假如期货市场崩盘,那么期货经纪人就会大量出售股票套现,这会造成股市的进一步下跌和整个香江金融的崩溃。 联交所的委员们显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在香江发生,也不希望香江的“金融中心”地位受到动摇。 在采取了贷款救市、银行降息等措施的同时,港府又与企业家接洽,寻求救市之道。 那么地产大亨李公摊就进入了港府的视野。 此时的李公摊和长江实业,已经不是1973年刚刚上市的时候可以相比。 经过多年的并购和经营,现在的长江实业早已成为足以影响市场动向的标志性公司之一。 而在股市风波前一个月,长江实业集团宣布公司历史上最庞大的集资计划,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嘉宏国际共集资近百亿港币,抽取市场大量资金,完美的避过了股灾的发生。 果然,在10月26日这天,李公摊高调宣布救市,算是给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心中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他是得到政府的准许,计划斥资10亿港币回购长和集团的相关股票。 许大茂旗下的上市公司只有香江电灯公司一家,但是他想要回购香江电灯公司股票的话,不需要港府允许。 因为香江电灯公司是在娄晓娥名下的,跟他许大茂没有半点关系。 在26日一早,叶舟和香江电灯公司的高层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救市的消息。 这种面子工程如果他许大茂还不会搞,他就真的白混了。 股市开盘伊始,投资公司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