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最后一站 (第1/2页)
,许大茂的妖孽人生 黄勇有正事要去处理,许大茂和叶舟也不再此处多做逗留。 简单的聊了几句之后,黄勇送许大茂和叶舟离开了证券公司。 “黄总,刚刚那两位是?”不知道何时来到黄勇身边的管今生开口问道。 “年轻一点那个是叶总,我们的顶头上司,另一位是许先生。”黄勇回了一句,没有过多介绍许大茂的意思。 管今生点点头,心里对许大茂这个看起来有些眼熟的人,更为好奇了。 5月底的时候,浦江的天气变得宜人了不少。 掐着时间算计着去苏连骑着的许大茂,终于准备要动身了。 如今浦江的各个投资项目下面的人都已经谈的七七八八,所需资金也开始分批次的到位。 本就像打了激素一样飞速发展的浦东地区,现在有了大规模资金的支持,简直就是坐上了火箭。 整个浦东地区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 长城地产的崔巍被许大茂调回到浦江,惠州的工程则全部交给程小东。 置地公司旗下同样有建筑和路桥公司,一样全部调入浦江。 其中香江人很多,但一些外国人同样不少。 而还有许多搞不过来的工程,置地公司作为业主,直接让建工集团做总包。 主动上门毛遂自荐的小RB的鹿岛集团,许大茂直接让他们滚的远远的。 华夏人自主建不了高楼大厦的话,这并不是对其苛刻和轻视,而确实是历史现状。 但这种时候已经过去了。 国际饭店,83.8米,24层楼在浦江人心中的第一高度,保持了近半个世纪。 而1983年开工兴建的浦江宾馆,是当时“黄浦江畔第一高楼”,以91.5米的高度打破了国际饭店“浦江最高酒店”的纪录。 要知道浦江宾馆是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现代豪华宾馆并在宾馆,以城市为名,最初是专为接待外国旅游者、港澳同胞和华侨来上海旅游。 而接下来的里面浦江这块地方就仿佛较上了劲一样。 1987年上海希尔顿酒店开业,由此,希尔顿品牌进入华夏。 同时,也以143米的高度,成为浦江酒店的新高度。 可这家酒店还没嘚瑟上一年,88年新锦江大酒店是中国第一幢全钢结构建筑,高度为153.6米,超越希尔顿把上海最高酒店的名号收到国资酒店名下。 而目前在建的最高的由美国人投资的164米高的波特曼大酒店,就是由RB鹿岛总承包,而建工集团只承担了土建和安装的分包。 这些历史形成了一个概念定势:凡五星级酒店和超高层建筑的总承包只能由发达国家的著名总承包公司来承担。 建工局改制而来的建工集团依然急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 所以置地公司的做法,反手给了小RB一嘴巴之外,对建工无疑也是雪中送炭! 毕竟置地公司想要建造的置地广场的高度,可是远远在164米之上的。 临离开之前,许大茂各个公司都跑了一趟,转了一圈大家都在忙碌,许大茂满意的点点头。 打工人不忙起来,他这个老板难不成亲自下场? 叶舟就算了,他只是看起来不忙,而实际上这家伙每天的电话基本都不停。 做空RB期货市场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过些日子他肯定要回香江一趟的。 而且在RB收购的地产公司和一众地产也是要缓缓出手的。 所以说除了许大茂整个一闲人之外,其他人都一副忙的不可开交的状态。 浦江的最后一站,许大茂决定去国士银行去瞧一瞧。 如今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也不知道银行被左军搞得怎么样。 驱车来到国士银行,银行大厅里人头攒头,有来存款的,有来贷款的,但是存款的很少,更多的是来贷款的。 因为置地公司的投资资金走的都是国士银行,所以国士银行获得人民币业务的牌照很顺利。 但是作为一家外资银行,想取得储户的信任,也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 另外,就是国内银行想揽储户也不容易,更别说国士银行这个外来的和尚了。 此时许多老百姓都有着老观念,觉得钱和物品才是宝贝,要放在自己身边才安全,一般是自己找地方藏起来,很少人会拿去存银行。 当然存银行的也不是没有,一些万元户把一两万存到银行,以为一辈子都够养老了。 按照现在这个消费水平万元户养老确实不成问题,可再过些年他们就会发现,这一两万扔水里连点声响都出不了。 除非换成钢镚儿~ 除了这些存款和贷款的客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