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后演唱会出道_第三百一十六章 《舌尖上的华夏》(11k,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舌尖上的华夏》(11k,求月票) (第1/5页)

    电话那边的林代表很惆怅。

    方澈可是个摇钱树,以往无论是什么情况,方澈这棵树都能摇下来几颗金果子。

    就拿《华夏好声音》来说,独家赞助费最后给了一个多亿,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季度里面,正宗好凉茶的销量提升了19%。

    赚大了。

    不过这一次这个《舌尖上的华夏》。

    他有点头大。

    你说你整纪录片干啥玩意,而且还是个美食纪录片。

    “方导,我们提前看看片子能行不?”林代表不太想驳了方澈的面子。毕竟以后还想合作呢。

    方澈笑了:“那肯定能行啊。”

    “好,那我这两天就来京城看看。”

    挂掉电话,方澈对上了许复利的目光。

    许复利的目光有点复杂,有点欲言又止。

    “许老师,您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方澈刚才从林代表的声音里也感觉到一些不对劲。

    就是林代表的情绪不怎么欢快,一点都不像是看到了钱的样子。

    许复利有些无奈地笑了下:“其实这个片子,早早就有人来咨询过。”

    这很正常,央视和方澈的合作,当初放出去风声的时候就有人来咨询,毕竟这两个都是金字招牌。

    方澈看着许复利的表情,再联想刚才林代表的表现,问道:“是不是结果不太理想?”

    许复利点了点头:“是的,一听说是纪录片,走了六成,再听说是美食纪录片,又走了两成。”

    这……这确实有点尴尬了。

    许复利解释道:“纪录片,很少有人投资的,美食性质的纪录片,更是闻所未闻。”

    说实话他也有点难顶,当时因为外界传言央视和方澈的关系紧张,所以紧急找了方澈做这么个事情。

    现在看来,当时还是有点欠考虑。

    方澈笑道:“那不还有两成呢嘛,不如我们开个招商会?”

    很多节目正式上线之前都会开招商会的。

    许复利想了想:“行,那我联系那些赞助商,你也联系一些。”

    随后他拍了拍方澈的肩膀:“没事,这个纪录片的投资一共才3000多万,就算是靠着央视的广告收入,也不会亏太多!”

    3000万,登峰出了两千多万,占股60%,方澈的策划,加上谢纹柯的工作,占股20%,其实央视就没拿多少钱出来。

    当时央视为了给方澈面子。

    因为多投就能多赚嘛。

    但是现在看来,央视感觉还逃过一劫了。

    这整的许复利还有点不好意思。

    “我去联系那些赞助商,定在后天开招商会如何?”许复利问道。

    方澈点点头:“可以。”

    许复利很快联系手下的人去通知其他的赞助商了。

    《舌尖上的华夏》工作室里,刚才的一幕,大家都看到了。

    此时所有的工作人员不免有些沮丧。

    谢纹柯把方澈拉到一边:“方导,咱这片子没有这么差吧?拉赞助这么难?”

    方澈笑了笑:“没事,要有信心。”

    然后他转身对大家说道:“各位,打起精神来,我们的作品是很好的,一定会有销路!”

    “动起来动起来,后天招商会,ppt什么的还需要做呢。忙完这两天我请大家吃饭。”

    方澈给大家打气。

    “好。”

    “嗯嗯,谢谢方导。”其他人强撑起笑脸来,开始工作。

    ……

    方澈走出了办公室,《舌尖上的华夏》的招商还真是个难题。

    这还真不是给赞助商们强行降智,因为在地球上,情况也差不多。

    地球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期的收视率是0.012,因为一般纪录片的收视率就是零点零几。

    没道理你拍个美食就比别人牛逼对吧?

    当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也召开了招商会,甚至也请大家看了成品,但是最后的成果并不怎么理想。

    对于赞助商来说,每一笔投资都是在赌,有的作品看上去有大火的苗头,那就抢着赞助,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的时候,大家摆明了知道这玩意能火了,所以这一季的赞助费直接过亿。

    而有的作品看不出来火的苗头,甚至是看不懂。

    这玩意谁会投啊。

    就好比吴京拍《战狼2》,拉不到投资,难道投资人们没看过剧本?

    就算没看过剧本,难道不知道吴京《战狼1》好歹也有5个多亿的票房?

    那肯定是知道,只不过是因为觉得这个题材不行,赚钱的概率不大,所以不跟嘛。

    《舌尖上的华夏》在这个世界,也是这样。

    此时正值下午六点多钟,方澈刚要出央视大厦,就看见两道人影嗖的一下从自己身边闪过。

    一黄一蓝,跟赛跑一样。

    “您好,美团外卖,您的外卖给您放到一楼大厅了,麻烦您给个五星好评。”

    “这里是饿了吗?先生您的外卖放到前台了啊,麻烦您给个好评。”

    两道人影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把手里的餐盒放在前台,出门的时候两个人还聊呢。

    “你什么时候开始干这个的?”身穿黄色马甲的美团外卖员问道。

    蓝色的饿了吗外卖员边走边说:“干了两个月了,这段时间比上班赚钱。”

    “说的是呢,对了,你们那边一单给多少补贴?”

    两人聊着就出了央视大厦,然后各自骑上自己的小电动车走了。

    方澈看着这两个人的身影,若有所思:“美团?饿了吗?”

    “外卖大战?”

    有一个问题问一下大家,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经常用手机软件点外卖的?

    15年?还是14年?

    方澈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是13年,那时候宿舍里还有东门各个饭店发的广告。

    点外卖需要给他们打电话。

    14年的时候,移动和联通大范围的在高校组织4G换卡工作。

    方澈在14年5月的时候换了自己第一张4G卡,然后手机流量开始快起来。

    无论是下软件,还是在软件上大量的浏览图片,都变得很迅速。

    而外卖软件,实际上是在4G网络铺设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因为这会儿可以很快的可以在手机上加载各种图片了呀。

    但是很可惜,方澈一毕业就天天回家吃饭了,压根没有啥点外卖的机会。

    这会儿看到两位外卖员,方澈才想起来。

    这都2015年了。

    外卖大战来了呀!

    然后方澈上网看了一下。

    果然,百度杀入了外卖领域,推出了百度外卖。

    美团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拿到了2500万美元。

    饿了么又拿下了一个城市的布局。

    三家打的那是相当热闹。

    想到这里,方澈拿出手机给王晨打了个电话。

    他们宿舍三个人都在秦城,所以联系一直没断。

    王晨的超级课程表可是做起来了,前段时间又完成了一轮融资。

    不过现在后劲不太足了,正在研究其他的软件呢。

    方澈想了想,给王晨打过去了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对面立刻传来王晨那嘎嘎的声音:“嘿,老方,咋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方澈也不绕弯子:“正事啊,美团这些软件在你那里投过广告吗?”

    因为王晨的超级课程表已经做起来了。

    并且主要的用户都是学生。

    而外卖软件是不会放过高校这个市场的。

    所以王晨的这个软件,是这几个外卖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