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穿越去古代_第十章 召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召唤 (第1/2页)

    回到家,我落寞地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我需要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

    忽然,听到了手机微信的声音。打开一看,是李毅臣添加我为好友。我通过了他的身份验证。然后,微信上传来了关于他的资料,并且附上了一句话:看你走的匆忙,我整理了下关于自己近些年来的项目成就和感受,希望能对你的工作有帮助。

    我回复:谢谢。

    没有其他的只字片语,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我不能留在现代,也更加不可能回应文轩任何,我无法再伤害他,他为我做的已经够多了。

    还是先工作吧,让自己忙碌些才能暂时忘却烦恼。打开了电脑,我将李毅臣给我的资料和我在交流会上拍的照片整理排版,配上图文后打包直接发给了张总。

    周一上班,我像往常一样到了公司。张总一早将我叫到了办公室。

    “戴颜,这次李毅臣的专访你做的很不错。李毅臣这次作为全国的建筑之星中最年轻和最受关注的人物,对于他生活中的另一面,我想普罗大众也有兴趣想知道。这次,你的专访都围绕着他的事业,所以我们联系了李先生,也征询了他的意见,他本人同意了我们的提议。只是李先生有一个要求,指名要你为他做这期特刊。”

    “张总,我想我因为私人原因,不能做这期特刊。要不,您再换其他人做吧。”我推辞道。

    “为什么?戴颜,这次机会得来不易,你可要好好珍惜。何况,李先生说,他的特刊非你不可。他既然这么欣赏你,你更要好好把握机会,把特刊做好。这是你升职的好机会啊。”张总好言相劝。

    “我…”我刚想说话,又被张总打断。

    “戴颜,你想清楚,如果你这次不做,这份工作你还要不要?”张总立马又换了副脸孔,真是老板翻起脸来,比翻书还快。

    没办法,我还有十年的房贷要还,在现实面前,只能低头。

    “好吧。”我无奈地答应。

    张总立马喜上眉梢地说:“真是一位好同志,今年年底红利,一定给你最丰厚!”

    我出了老板办公室,垂头丧气地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看到手机上有微信,打开一看,又是李毅臣。

    李毅臣:晚上有空吗?一起吃饭吧。

    我:好,正好有事找你。

    李毅臣:那晚上我接你下班。

    我:不用了,你告诉我地址,我自己去。

    …

    晚上18:15分,我从杂志社出来,驱车去了李毅臣约我的餐厅。

    那是一家法餐馆,环境和菜品都非常好,以前和同事也来过。

    李毅臣绅士地帮我拉开椅子,待我坐好,他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服务员为我们点单,所有菜品点好以后,李毅臣说:“再开一瓶红酒。”

    “我今天开车,不喝酒了。”我阻止道。

    “我会帮你叫代驾。还记得在天津的除夕吗?此情此景,不应该再重演一下吗?”李毅臣的话,让我只能妥协。毕竟他永远都是那个一直默默帮助我,而不求回报的人,最后还因为救我而被熊熊大火烧死。”

    冲着这点,我也必须答应他:“好吧,我酒量不好,就少喝一点吧。”我说道。

    服务员在我们的高脚杯中倒上了红酒。

    李毅臣举起酒杯:“为我们的劫后重生干杯!”

    我也举起了酒杯,与他干杯后,轻轻喝了一口。

    确实很久没有喝到现代的红酒了,在清代,一直喝老白酒,感觉自己都快成酒仙了。

    “这次,我没有问过你,就让你为我做专访,不会不高兴吧。”李毅臣微微笑着问我。

    “文轩…”

    “你可以叫我毅臣,我更喜欢现在的名字。”李毅臣自信地说道。

    文轩完全一改之前的性格,难道文轩与李毅臣合体后,性格改变了?如今的文轩,给人感觉更具侵略型,但是,我更欣赏之前内敛的文轩。

    “毅臣,这是我的工作。谈不上高兴与不高兴。只是,我今天答应你出来,是有话想对你说清楚。”我一本正经地说道。

    “先吃东西吧,我经常回上海探望我父母,这家餐厅我常常带他们来,菜品还是非常不错的。”李毅臣似乎察觉出我要说什么,他故意扯开着话题。

    我也知道他的用意,想着,那就边吃边说吧。

    “颜儿,我下周一要回北京,公司还有很多事。不如,你和我一起去吧,这样你也可以完成你的工作。”李毅臣说。

    我思考了一下,说:“这样不太好吧。”

    李毅臣切着盘中的香草羊排,微笑着说:“你不想重新回到北京去看看吗?”

    我明白他说的话了,是啊,北京。我想去故宫再看看,哪怕是两个时空,我也想与他站在同一个地方。

    “好,我明天就和老板请假,也算是为了工作。”

    李毅臣默默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天以后,我一直在暗自想着。这样的文轩,有点让人难以招架。那顿晚餐,他每一步都想好,知道怎么说,我不会拒绝。让我本想说的话题,也难以宣之于口。他所有的话题,都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或者围绕着工作。我开始有些害怕,怕他有一天不是我所认识的那个文轩。

    到了周一,我们出发去了北京。

    从上海坐高铁到北京是四个多小时,李毅臣知道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