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5章:你不知道的博物馆常识 (第1/3页)
河宕遗址发掘成果展之后,苏亦的工作重心就变了。 这一次,不是整理河宕遗址的报告。 而是要他写国内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调查报告,试论一下河宕遗址建立广东陶都博物馆的可行性。 这样一来。 又有新活了。 但这个新活,苏亦还真拒绝不了。 因为这事就因他而起。 在苏亦提出建立广东陶都博物馆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的活,肯定不轻。 陶都博物馆跟遗址博物馆,似乎是两个不搭边的东西。 其实,是一样的。 因为陶都博物馆要建立,也是在河宕遗址的周边或者现场建立,本质上依旧是遗址博物馆,但功能并不局限于河宕遗址博物馆而已。 不管是要筹建的广东陶都博物馆或者是河宕遗址博物馆,都属于专题博物馆的范畴。 这样一来,试论广东陶都博物馆的可行性,还是要从国内已有的考古遗址博物馆方面去论证说明。 毕竟,王老对于建立河宕遗址持否定态度,但真要建立广东陶都博物馆,王老这个国家文物局大局长口风应该已经松动了。 不然,黄副馆长不会让他立马写调查报告。 这架势,都要立马上面主管部门申请经费。 苏亦答应下来要写遗址类博物馆调查报告,说是这么说,但这年头,在极短的时间内,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实地考察。 与其说他是在调查报告,还不如说他在收集整理资料,呈现出来的最多就是一篇论文综述。 这活,他肯定不是第一个人干的,必须要有帮手。 而,帮手就是沈明等人。 之所以有“等”字,那是因为除了沈明之外,还有其他人,不是广美附中的曹子均师兄,而是白槿三人。 他们本来就是四人组的。 结果,因为向左岸的鲁莽,等成果展结束之后,这家伙也没有脸皮留在考古工地,随同其他的中大学生离开。 白槿她们会留下来,就是这姑娘自己争取的结果。 对她自愿留下工地实习,不管是领队的商志谭教授、还是中大考古专业的负责人梁钊韬教授,都不会拒绝。 见识过苏亦的优秀之后,这两位教授都很容易把中大的学生留下给苏亦学习。 “苏队长,咱们这个调查报告咋写的啊?要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咱们国内还有三座遗址博物馆呢。” 当苏亦把沈明还有白槿三人小组聚在一起的时候,吴宗鳞这个家伙就忍不住发问。 按照惯例,他一说完,周雅琴忍不住开怼,“别说的那么好听,要不是苏队长,你估计连遗址博物馆是什么,都不知道。” 苏亦突然喜欢上这心直口快的姑娘,不是因为她喜欢怼吴宗鳞,而是,周雅琴在向左岸跟另外一个叫张乔的女生站起来质问他的时候,这姑娘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他,而不像白槿那样冷眼旁观。 所以当吴宗鳞跟周雅琴也想要留下来实习的时候,苏亦也没拒绝。 白槿就更不用说了。 之前,苏亦让她关注博物馆方向,可以作为她选择考古专业未来的研究方向,这姑娘是把这话放在心上的。 之前,苏亦在给王老他们讲解展览内容的时候,她也现场,全程听讲,只不过跟其他中大学生一样,都围在外面罢了。 苏亦说了什么她一清二楚,王老以及梁钊韬教授等人对苏亦的赞誉她也全都看在眼里。 所以关键时刻,她选择了留下来实习。 很果断。 苏亦也没有拒绝。 经历过这个大时代洪流的女人,哪里有那么多单纯美好,古道热肠。 苏亦不在意她的野心,也不介意她的心机。 只要能为自己所用,都是好同志。 一个好看,又能使唤,还不笨的姑娘,那么一点小心机无伤大雅。 但,苏亦使唤起她来,肯定不会有多怜香惜玉。 不过在用之前,要先挫一挫这姑娘骨子里的骄傲跟锐气。 所以等周雅琴说完,苏亦就转身问白槿,“知道中国第一座官办博物馆叫什么名字吗?” 白槿快问快答,“应该是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 看得出来,这段时间这功能也是做过功课了,就是不知道她的资料从哪里来。 却不曾想苏亦直接摇头,“错了,是京师同文馆博物馆。” 这个时候,白槿下意识望向沈明。 沈明有些尴尬问,“不会吧,这可是我查过资料才告诉小白的,而且,京师同文馆有博物馆吗?” 苏亦一下子就明白情况了。 敢情这姑娘的情报都是从自家学长沈明这里来的啊。 苏亦说,“京师同文馆是有博物馆的,全名就是京师同文馆博物馆,他是清政府的官办博物馆,比南通博物苑还早,算是中国第一座高校博物馆吧。至于南通博物馆,切确来说应该是中国民办的第一座博物馆,而且,也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南通博物苑跟同文馆博物馆一样,都是为了辅助教学的,南通博物苑建立之初也是为了满足南通师范学院的学生学习需要。” 沈明讪笑,“有必要扣那么细吗?” 苏亦点头,“普通人不需要,咱们搞学术的,确实是需要的。” 沈明为了在学妹面前表示学识,不想那么轻易认输,“那你这么一说,南通博物苑也算是占一个第一了,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也是第一嘛,不然,京师同文馆博物馆肯定也不是第一个官办的,肯定还有比它更早的,咱们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可能到清政府才有博物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