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1章:宅兹中国 (第2/5页)
因为修宗谱,天马有头有脸的人都回来,其中,就有前文提到的陈国笪教授。 似乎陈教授跟老爷子还是旧识,苏家在天马举办的升学宴,直接就把对方给邀请过来了。 实际上,不止陈教授被邀请,不少从天马走出去,有头有脸的人都被邀请过来。 出面邀请的是奶奶这一房辈分比较高的舅太爷。 一时之间,天马村好不热闹。 唯一遗憾的是,苏亦是外孙,不然这一次也应该要列入陈氏宗谱。 可就算如此,苏亦此行也不亏。 因为,陈国笪教授还明确跟他表示,“以后在考古上,有任何关于地层学方面知识的困惑都可以随时给写信。” 从这点来说,也确实不枉费苏亦喊的那几声舅老爷。 话虽如此,但让苏亦给对方通信,仅仅是因为求教地层学知识就杀鸡用牛刀。 要知道,陈教授今年已经是六十好几了,今年的时候,刚好升任中南矿院的副院长,差两年就被评为学部委员,这样一个大佬,人情用一次消耗一次,现在嘛,先攒着。 不仅如此,听到苏亦小小年纪考入北大研究生,陈国笪也就顺势跟他聊当年他的在北大读研求学的经历。 这个时候,苏亦才知道陈国笪教授在中大本科毕业之后,就获美国洛克菲勒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进北平研究院读研究生,从师地质学家翁文灏,并在北大随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学习。 妈呀,敢情逛了一圈,又是老学长。 有这层关系在,苏亦肯定比普通的天马学子跟让对方觉得亲近。 难怪,老爷子会特意安排他在陈国笪面前刷一波脸。 在外人看来,考古跟地质学肯能没啥关系,实则不然,比如大众熟悉的考古地层学,同样地质学出身然后研究考古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夏鼐先生的儿子夏正楷先生,就是国内环境考古的大牛,他学的就是地质学。 嗯,不过跟陈国笪不一样的是,他学的是地质地理系地貌专业,除此之外,苏亦当年在云大读研的时候,周琼教授也研究环境考古,不过周教授是从环境史的角度介入环境考古。 这些有点远,先说回当下吧。 认识陈国笪教授以后,苏亦也在天马名人圈刷了一波脸。 这些关系,谁知道未来什么时候会用到呢。 直到离开天马,苏亦才知道老爷子特意挑选今天回天马扫墓办升学宴是故意的。 因为老爷子早知道这段时间天马陈氏在修宗谱,执笔人,就有他这个天马女婿。 毕竟老爷子是新会有名的书画家,修宗谱是要找人来书写的,没有人比苏德章这个天马女婿最合适。 修宗谱是天马十年来的大事,只要还稍微有点宗族观念的天马人,这段时间基本要回乡一趟。 老爷子也是逮着机会给孙子铺路,可谓是用心良苦。 不过相比较天马村的热闹,苏亦跟随着老爷子返回棠下镇苏家村的时候,这边就冷清很多。 相比较历史底蕴,苏家村就没有天马这般悠久。 但新会这地方,读书人永远都不缺的,比如,整个村子就有两个中大的教授,大学老师还出了不少,其他领域方面的优秀人才也不缺。 比如,苏亦的大爷爷早年间也是弃笔从戎,在中大读书的时候,就去参军了,而且读的还是广东航校。 甚至还担任过航校的飞行教官。 只不过因为两广事变失败,陈济棠下台离粤,广东航校随之被国府接管,该校未毕业的第七、八期学生北上并入杭州笕桥中央航校,广东航校被撤销,他大爷爷苏德文也顺之进入笕桥航校当教官。 只不过最后在38年的时候,跟随航空大队驻防南雄的时候,途中跟前来轰炸粤汉铁路线的敌机遭遇,寡不敌众之下,为了掩护战友的撤离,机体受损,最后架机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壮烈,却默默无闻。 民国时期的空军是一个高危的军种,网上曾经流传一张关于笕桥航校十二期的学员照片,后面密密麻麻都是十字架,只剩下两个没有,其中47个学员仅剩两个都牺牲了。 后来虽然说是误传,实际上牺牲并没有那么多,有的飞行员坠机之后,生还,被捕,最后还是幸存着,然而,那个年代空军的牺牲率确实极高的。 不过相比较因为巨流河而出名的张大飞,他的大爷爷苏德文更显得默默无闻。 实际上,那个年代,流传的关于空军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远的不说,就说跟他有关系的,比如天马村隔壁茶坑村的梁启超先生,他儿子梁思成跟儿媳林徽因就有一个让人广为流传关于空军“名誉家长”的故事。 当年林徽因从北平南迁到长处,遭遇轰炸险些遇难,然后继续南迁到贵州晃县。 林徽因恰巧肺病复发高烧不止,急需找到客栈来养病,不过当时晃县逃难的人太多,一时之间,根本就找不到客栈。 也就在这个时候,梁思成突然听到悠扬的小提琴的声音传来,不善言谈的梁思成硬着头皮上前,才发现客栈里面住着八个从笕桥航校南迁到昆明新校区的空军学员,他们也在晃县等待交通赶往昆明,于是,他们就腾出房子跟林徽因养病了。 等林徽因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安家,这些学员在昆明受训的学院就经常跑梁家做客,又因为不久之后,林徽因的弟弟林恒也加入进入空军学校,那些学员与梁家的友谊因此更加密切了。 林徽因基本上都把这八个空军学院当成自己的弟弟看待。 每逢轮休,弟弟们就会结伴来到龙头村西南联大的驻地,看望林徽因一家,或者邀请林徽因与孩子们一起去滇池划船,大家一起唱歌、念诗、野餐。 当林徽因听到德国教官训练特别严厉,用皮鞭打他们,疼得吃饭都要呕吐,对他们更是爱惜。 又因为这些空军学员家人都在敌占区,无法联系,这八个“弟弟”航校毕业时,就邀请梁思永林徽因夫妇当了他们的“荣誉家长”。 梁思成坐在主席台上,就像真是他们的家长一样发表讲话,宛如看着自己的弟弟们一般。 如果故事仅仅到这里就结束,那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