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都去消费,我买单 (第3/3页)
科技公司马上就要被搞。 再怎么找借口,而核心还是触动了人家的利益。 当年抖音就被脸书搞了。 如果抖音科技不打算在北美上市,还要应对其他的麻烦。 如何应对这些麻烦,得早做准备。 北美的冬天也很冷,其实不适合出来旅游。 硅谷待了一个星期,江帆飞去了纽约。 来了米国,不可能不去纽约。 参观了下几个地标建筑,江帆觉的真心不如魔都帝都。 记的出来之前还在网上看过一个贴子,有位网友是这么说的,魔都虽然是国内发展的最好的城市,可是来到纽约,你会发现这里比魔都更加繁荣,虽然高楼大厦没有魔都多,但城市的布局很好,还有很多上个世纪的建筑,非常有年代感,既有现代化的一面又不失韵味。 还拿GDP来对比证明魔都和纽约的差距不小。 仔细想想,江帆自己都不cao这个闲心。 纽约的GDP是魔都的几倍跟他有个鸟毛关系。 那些出来游的,肯定没他钱多,不知道怎么就能cao这么多心。 还能从那些老旧的建筑上欣赏到韵味。 反正江帆是欣赏不来的。 国内八十年代的农村也非常有年代感,那个也有韵味。 当然,这些想法也就心里想想。 不会说出来的,不然会被鄙视。 这年头不懂装懂的实在太多了。 刘晓艺也欣赏不来,还私下告诉江帆:“现在出来旅游的都是艺术家,这些西方建筑我都欣赏不来里面的文化,那些出来游的却能说的头头是道,说明咱们的教育进步很大,不但培养了国人的文化鉴赏能力和水平,而且还提高了国人的审美。” 江帆表示惊讶:“你欣赏不来?” 刘晓艺点着头:“欣赏不来,好多西方的建筑到了国内这后都会进行本土化,结合国人的审美重新去设计,所以看着漂亮,这些纯粹的西方建筑我是看不出来漂亮在哪。” 江帆顿时大起知音之感,说道:“你这话说出来会被人笑话的。” 刘晓艺道:“我又不给人说,谁知道,你能欣赏的来?” “我欣赏不来!” 江帆实话实说:“还是觉的绿城搞的那些中国风的四合院看着舒服,这些奇形怪状的西式建筑怎么看怎么别扭,你看那栋楼上那个窗子,圆圆的小小的那是个什么玩意。” 刘晓艺道:“我还以为你不会说呢!” 江帆无语:“我需要靠卖弄这点见识来满足虚荣心吗?” 刘晓艺就莞尔。 纽约待了五天,除了看看景点逛逛商场,江帆什么也没体会到。 不融入到一个城市,是不可能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内在的。 如果潜意识就觉的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那么这座城市处处都是优点。 如果客观中立的看,抛开GPD那些不应该是游客关心的东西,单纯从城市城建和繁华程度来比较,江帆个人觉的纽约其实不如魔都,当然这也只是表面。 但他过来就待几年,也就只能看个表面。 到是第三天逛完商场出来后,遇到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 一个黑人迎面撞了过来。 陆志军迎上去,小小的个子把高大的黑人撞个趔趄。 黑人扫了一眼,又四下望了一圈,吐了口口水骂骂咧咧走了。 这只是个插曲。 谁都没有生事,江帆一行很快离开了这地方。 出门在外,没人想惹事。 在第五大道转了转,去大帝大厦之前,江帆表个态:“干逛没啥意思,去了多少都买点东西,这样吧,今天我买单,限额一万美元以内,买什么你们自己看。” 大家纷纷说好,大方的老板人人喜欢。 虽说这次跟着出来福利不少,但还是舍不得买东西。 都是美刀,省下来不少钱呢! 除了刘晓艺和吕小米买了些包包之类,其他人都只看不买。 当然主要还是老陆和三个随行的保安。 薛涛和技术骨干留在了硅谷。 现在老板买单,不买也不会给钱,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能浪费了。 于是到了帝国大厦,老陆和几个保安也买了些东西。 江帆自然不可能亲自买单的,都是吕小米负责掏钱。 最后结账,老陆和几个保安都只买了一两千不等的东西,离一万限额还差的远呢,而且买的都是衣服手表画妆品之类的,还有相机之类的电子产品,明显给家人买的。 只有刘晓艺和吕小米花完了限额,一点没客气。 刘晓艺买了身衣服,九千多就进去了。 吕小米买了好几样,有衣服有包包还有一些画妆品之类。 最后全由老陆和三个保安帮忙给拎着。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消费观念的差异。 刘晓艺一身衣服买下来折成人民币就好几万块,买的都不带眨眼;吕小米买的衣服最贵的也没上千刀,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两个女人在消费上的差异。 一个是真的花过大钱的。 一个只能算是小资。 这是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造成的差异。 就像几个保安,买件几十块的耐克都觉的死贵。 第五天时,江帆一行去了波士顿。 刘晓艺则留在纽约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