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皇帝爱务农_第33章 大阴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大阴谋 (第2/3页)

低下头去。

    “多谢大小姐不杀之恩!为了感谢大小姐,可否赏光,与我等共赴晚宴?”刘病已做出了请的姿势邀请到。

    “哼!朱门酒rou臭,路有冻死骨,不是你作的诗歌吗?怎么了?你现在就要做酒rou臭的朱门了?”霍成君讥讽到。

    刘病已很是惊讶,因为昨日才大放的新厥词,没想到一夜之间就传到了这位大小姐耳朵里。

    刘病已不知道,他这几日所作诗歌与咏词早已传遍了整个杜县。

    不但那些公子摇头晃脑地反复吟诵,边自叹不如,边夸赞其对仗工整,意境之深远。

    那些爱好诗歌咏赋的女子纷纷弹唱起来。一时间,这新型诗歌体裁成为文人雅士席间的谈资。各种模仿文章也陆陆续续出来。

    他一个小小的少年正引领着这个朝代的最大规模的诗歌革命,甚至扭转了汉赋的统治地位,以及诗词歌赋本应拖后的萌芽。

    可怜的是,此时的刘病已对此懵懂地毫不知情。一心沉浸在大难之后的余庆里。

    霍成君知道自己搅了刘病已和那些大男人们的雅兴,非常知趣地高高扬脖,趾高气扬地踏上轿车,离去了。

    望着远去的马车,张敞他们还嘻嘻哈哈地来到刘病已身旁。

    “那位大小姐,莫非就是霍府的大小姐?”一位年轻的公子眼睛比较地毒。

    “呃,对!我在监狱里才知道是霍家的大小姐。”刘病已抹了抹鼻子,心里盘算着,这个少女,以后会跟自己有些血海深仇一样的瓜葛,真不知道到时候,两人该如何面对。

    “哎呀!小生拜过病已小弟啊。”那人突然对刘病已转了态度,十分恭维起来。

    “钱财兄,你为何这般盛情礼节啊?”刘病已赶忙抱拳回礼。

    “病已小弟,以后还要多照顾我这位兄长啊。”那人笑得十分瘆人。

    “照顾?钱财兄照顾小弟才是……”

    刘病已转了眼神,将目光锁定身旁的张敞和史游,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催促,离开这突然而来的恭维场景。

    “病已小友,以后还要多照顾一下老夫啊!”

    “病已小友,有飞黄腾达的那一日,也别忘了老夫啊!”

    “张老师,史老师,你们也……”

    刘病已的话还没说完,十几个人都一起排列着笑着冲刘病已作揖。

    “你们……”

    让刘病已欣慰的是,众人中唯有比自己还小的陈遵很是尴尬地站在最后面,恭维不是,不恭维也不是,一脸彷徨地束手无策。

    酒过三巡,那些原本对自己恭恭敬敬的文人才放浪形骸之外,开始了斗酒诗百篇的阵仗。

    子时时分,刘病已才将众人送出远门。

    是夜,月朗星稀。没有污染和过度灯光的渲染,这夜月的光线甚为明亮,如同白昼一般。

    老朱关了院门,刘病已便邀他在院子里一起转转。

    这座宅子真的不小,前院照壁后大厅院两边就是两排厢房,是家丁仆役住的地方。中堂会客大厅左右各是穿堂的两间房子。一间书房,一间是会见重要客人的小厅。

    穿过中堂是个花园,假山水池,曲廊亭台,处处有些荒草杂乱不堪。但那早先栽下去的桃儿李儿的花儿都次第开放了。风儿一吹,还有一股清新的花香,虽然园子不大,却极是精致,颇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味道。

    本来就盘算着如何将房屋修葺一番,换一下阴沉沉的晦暗气息。无奈这段时间发生的怪事连连,耽误了不少安排。

    望着墙头草在这暮春时节也茁壮成长了,刘病已下定决心要把这硕大的院落修葺一番。

    刘病已将修葺院落之事,事无巨细地跟老头儿说着。

    老朱一一答应着。

    最后的时候,刘病已才意识到老朱似乎有些为难。

    刘病已才想起来,娘亲为了救自己,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上午带给娘亲的百两纹银还是驸马爷赠予的。全家人要靠这百两度日了。眼下还不到粮食收获季节,一家老小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整个修葺工程下来,大约需要多少钱?”

    “少说也得百十两银子。”

    “百十两?”刘病已一听到这个就莫名地头疼。

    因为初到西汉初期,对于货币的换算还是依仗着21世纪的人民币。总是不经意地去思考“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但刘病已喜欢用编程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一两银子不能简单地换算成多少人民币。具体要看一两银子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购买力,而具体的购买力还是以粮食的多少最为靠谱,毕竟中国古代是农业大国,人靠粮食活着,货物的交换也是以粮食的价值为参考。

    “一两银子能买多少大米?够一口人吃多久?”刘病已问到。

    “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这些粮食够一人吃半年的。”

    刘病已估算着,当时的一石约为大米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物资丰盈,收入稳定的家庭,一年人均大约消耗780斤粮食。

    西汉时期,一个平民一个月生活费大约需要八九贯,士兵军饷一年不到十两银子,存个七八两可以买一亩良田。这样以来,如若过上温饱生活,一人一年需要二两银子,大米四石。百十两银子可以买十几亩良田,可以养活五十口左右的佃农。可以看出,在古代,这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