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郑芝豹【二更(4k)】 (第1/2页)
开垦竹堑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朱琳泽既要管军又要官民,他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个人来用。他在南京防治瘟疫的时候都没感觉有现在这么累。 畜牧场养殖的猪羊数量大减,负责畜牧养殖的猪倌和羊倌找沈莹汇报了情况。 “羊和猪不能再继续宰杀了,要是缺少rou食,可以向番人买鹿,给兵丁们吃鹿rou。”沈莹找到正在造船厂视察造船进度的朱琳泽,向朱琳泽抗议。 朱琳泽给麾下士卒所制定的训练指标比较高,只有保证了士兵们有充足的营养摄入,才能完成日常的训练指标。 从成军之日起,这些士卒不仅米饭管饱,rou食也从来没有断过。 只是一千多号士卒的rou食消耗实在太过惊人,所携带到竹堑养殖的羊和猪不知不觉已经吃了一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ou食不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羊和猪是不能再杀了,剩下的猪羊要留着当种羊和种猪。但沈莹所提出的向番人购买鹿rou也不现实。 番人是通过打猎获取的鹿rou,这些鹿都不是养殖的,而是野生的。 鹿是这些番人重要的生活资料,朱琳泽注意到这些番人打猎都非常克制,就以竹堑番社的番人为例,每次出去打猎猎杀回来的鹿不会超过十只,而且不猎繁殖期的母鹿以及小鹿。 向番人买鹿并不能解决问题,朱琳泽只能另外想其他的办法。 猪羊肯定是要养的,但猪羊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出rou比较慢。 鸡鸭鹅的出rou时间倒是很快,还能下蛋。 朱琳泽打算扩大养殖规模,让徐佑去大陆多买一些猪羊以及鸡鸭鹅回来。 竹堑临海,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鲜也是一大稳定的rou食来源,除了扩大养殖规模外,朱琳泽还打算专门组织一些渔民出海打鱼。 正思虑间,耳畔传来几声炮响。 只见不远处五艘大福船横冲直撞地冲进港口,由于港口内的泊位有限,有些沙船只能暂时下锚停泊在港口外。 见有大船鸣炮而来,沙船上的水手们慌慌张张地将锚头拉起来,起帆闪避。 朱琳泽定睛一看,只见五艘大福船的桅杆上挂着郑字旗。 李国志慌忙跑到朱琳泽跟前,说道:“王爷,郑家的船,只怕他们来者不善。” 他来竹堑已经三月有余,郑芝龙那边也是时候来拜会拜会他了。 “王爷是否准备应战?属下已经准备好誓死包围竹堑,保护王爷!”李国志抱拳请命。 “郑芝龙也不是糊涂人,要灭咱们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来。”朱琳泽摆摆手,说道,“咱们就会会这位不友善的邻居。” 朱琳泽现在名义上是在给崇祯办事,为朝廷开台开港开财源。 现在大明北廷还没完,郑芝龙还不至于鲁莽到明目张胆地灭了他,郑芝龙虽然是盘踞一方的军阀,但他当的还是明朝的官,儿子已经进了南京的国子监,和朝廷撕破脸对郑芝龙没好处。 朱琳泽让人叫来杨文杨虎两个一起会见郑家的人,特地嘱咐他们兹事体大,务必穿上锦衣卫的官服配上绣春刀和腰牌。 来人并不是郑芝龙,而是他的弟弟水师副总编郑芝豹。 “百闻不如一见,南阳王,幸会幸会。”郑芝豹上岸后,故作热情地同朱琳泽打了个照面。 “郑副总兵,久仰久仰。”伸手不打笑脸人,朱琳泽也装出一副非常热情的模样。 “兄长遣郑某前来拜会南阳王,台湾乃是荒蛮之地,开台不易,郑某带来了粮米一千石,以资南阳王开台之用。”郑芝豹说明了来意,同时他的目光也瞥向朱琳泽身边的两名锦衣卫百户,问道,“这两位是南京锦衣卫的差爷?” 朱琳泽笑了笑,说道:“不是南京锦衣卫,这两位是京师的锦衣卫百户,圣上念本王开台不易,特遣这两位锦衣卫的兄弟襄助本王。” 郑芝豹此番前来当然不可能是专门给他送这一千石粮米的,朱琳泽猜想这是郑家兄弟前来打探他的虚实。 “原来是京师锦衣卫的差爷,幸会幸会。”郑芝豹向杨文杨虎唱了歌喏,反客为主,带着朱琳泽在港口附近走动,其意图再明显不过。 鲨鱼号还没建造完毕,竹堑港附近只有三艘福船装了炮,船上的水手们正在cao练。这些水手在船上如履平地,掌风控帆非常娴熟,必然是常年跑海的老水手。 郑芝豹暗暗记住这三艘福船,见前方有造船厂,便向造船厂走去。 “王爷,郑芝豹这厮未免也太过无礼。”李国志凑近朱琳泽,在朱琳泽耳边说道,“这厮是来打探咱们虚实的,咱们是不是应该送客?” 送客?这李国志未免想的也太简单了,朱琳泽怎么看不出郑芝豹是来打探他们虚实的,只是郑芝豹五艘大船的火炮正对着竹堑港口,这是对朱琳泽赤裸裸的威胁。 郑芝豹此行要是没有打探出什么情报来,自然是不会轻易离开。 “这是王爷的造船厂?郑某可否一观?”郑芝豹已经踏入造船厂的大门,回头笑眯眯地问朱琳泽道。 “郑副总兵请便。”朱琳泽皮笑rou不笑地做了个请的姿势,虽然脸上还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但心里早已对郑芝豹起了杀心。 这郑芝豹未免也太目中无人了,今日之耻,日后比加倍奉还。朱琳泽暗暗下定决心。 这个南阳王,果然是个外行,不足为虑。 对于造船,郑芝豹也是个行家,见朱琳泽拿未阴干的木头造船,不由得心生轻蔑,这是在糟蹋这些木头。 郑芝豹查看了一番这些木头,这些木头最多也就阴了一个月,这样的木头造出来的船,最多在海上跑各三五年就废了。 而且朱琳泽所建造的这船,外形实在是太过怪异。旁边摆放着软帆,但船上只有三根光秃秃的桅杆。 这南阳王不仅外行还眼高手低,郑芝豹也是海寇出身,常年在海上走动,西洋帆船的好处,郑芝豹心里当然清楚。 他们郑家在南安的造船厂也曾想过仿造西洋帆船使用软帆,但由于软帆的技术太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